APP下载

可溶性CD40L 、MMP-2 、MMP-9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2011-02-24康治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硬化斑块

王 宁,康治臣

(1.长春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吉林 长春 13006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引起冠心病患者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各种致炎因素导致的炎症反应破坏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的稳定性,使斑块发生破裂、出血,继而血栓形成是ACS发生的主要原因[1]。CD40 L属于TNF超家族成员,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9×103的Ⅱ型跨膜蛋白,由2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三维结构类似于TNF2α。sCD40L由膜结合型CD40L水解而成。其质量浓度可反映体内CD40 L水平[1]。sCD40 L水平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sCD40 L水平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相关。提示sCD40L有可能成为识别不稳定斑块、评估预后的指标MMPs是作用强大的蛋白酶系,可降解几乎所有的细胞外基质(ECM),其在斑块内的活性增高使基质成分降解增多,从而降低斑块的稳定性,促使易损斑块的形成,进而导致ACS的发生。MMP2特异性地降解胶原蛋白和基底膜,在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中发挥主要作用。MMP-2、MMP-9,在冠脉斑块破裂区域表达的增强,主要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而削弱纤维帽促进斑块破裂[2],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探讨血清sCD40L、MMP-2和MMP-9的水平在ACS中的致病作用,旨在为探讨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心内科ACS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 42-83(58.1±9.3)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18例。入选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WHO标准:持续典型的胸痛30 min以上;典型心电图动态变化:心肌酶谱或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具有以上任何两项可确诊。②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心绞痛症状伴有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和或肌钙蛋白的阳性,但无心肌坏死的EKG及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凡有下列情况者予以剔除:①脑卒中;②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③感染性疾病;④近期使用炎症抑制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类固醇类药物等。另选择与ACS组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其中男 28例,女 12例,年龄 45-79(59.1±11.2)岁。

1.2 方法 分别在入院24 h内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2m l,常温下1 500 rpm离心15m in,取血清,标本-70℃冰箱保存待测。血清MMP2、sCD40L、MMP-9测定︰采用 ELISA检测血清中 sCD40L、MMP2、MMP-9浓度,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由北京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随诊:随访期为住院期及出院后其一个月时间。观察心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指在充分应用各种药物等情况下,每天仍胸痛发作1次以上)AM I,心源性猝死。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 sCD40L、MMP-2、MMP-9水平的比较 EL ISA 法检测显示,血清sCD40L、MMP-2、MMP-9的水平比较,UA组、AM I组患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sCD40L、MMP-2、MMP-9水平比较

2.2 SCD40L、MMP-2、MMP-9水平与 ACS近期预后的关系 随访期平均30d,共出现心血管事件10例,其中顽固性心绞痛7例,心源性猝死1例,AM I 3例,22例sCD40L、MMP-2、MMP-9增高组共出现心血管事件8例,31例正常组为3例,P<0.01。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AS是一种多种免疫因素参与的慢性炎性疾病,免疫和炎性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40/CD40L是免疫和炎性反应中的重要信号转导系统,存在于AS相关的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T细胞)及血小板中[3,4]。CD40L是一种跨膜蛋白,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存在于T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表面。CD40L分为可溶性及膜结合性两种,sCD40L由膜结合型CD40L水解而成。95%以上的sCD40L来源于血小板,其质量浓度可反映体内CD40L水平,二者均可与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上的CD40相结合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目前认为,CD40L是各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的信号通路[5,6],与动脉斑块的形成有密切关系。CD40L能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炎症介质,而导致炎症反应,众多研究发现sCD40L可激活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分泌产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稳定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如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因此,CD40-sCD40L激活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触发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导致ACS的发生[7]。因此,该研究从另一侧面进一步支持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在AC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可导致ACS的发生,而斑块纤维帽中SMC合成ECM减少和蛋白溶解酶降解ECM的增加,是斑块破裂的内在主要原因。MMPs是一组同源的以元活性酶原形成分泌的Zn2+依赖性肽链切酶。需在中性PH条件下Ca2+参与,酶切断N末端,被激活来发挥作用。在体内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或重构,动脉硬化(AS)、炎症反应,肿瘤的扩散转移,缺血、缺氧损伤等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2]。MMPs可降解所有ECM成分,削弱纤维帽的机械强度。研究发现,在不稳定斑块,特别是易发生破裂的斑块肩部区域及脂核边缘,MMP2、MMP-9的含量较高,活性增加,是造成斑块不稳定并引发ACS发生的主要降解酶[3]。MMP-2、MMP-9参与AS斑块局部炎性细胞的浸润。在此过程中,MMPs对AS斑块内皮细胞基底膜的降解,可导致内皮细胞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血管壁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ACS患者sCD40、MMP-2、MMP-9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sCD40L、MMP-2、MMP-9可能参ACS的发生,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研究一致[8,9]。在ACS患者中,AM I患者sCD40L、MMP-2、MMP-9 水平较UA 患者水平高,其机制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粥样斑块相对更不稳定 ,炎症更活跃的缘故。sCD40L、MMP-2、MMP-9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CS病情的严重性[9,10]。在1个月的近期随访中,观察到ACS患者,sCD40L、MMP-2、MMP-9增高组在住院后1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sCD40L、MMP-2、MMP--9正常组高,说明 sCD40L、MMP-2、MMP-9与 ACS的严重性及预后有关,并可将其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因此,检测 sCD40L、MMP-2、MMP-9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判断或预后估计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1]AndréP,Nannizzi-Alaimo L,Prasad SK,et al.Platelet-derivedCD40L:the switch-hittingp layer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02,106(8):896.

[2]Ikeda U,Shimada K.Matrixmetallop roteinses and coronary arterydiseases[J].Clin Cardiol,2003,26(2):55.

[3]Davies MJ.Reactive oxygen species,metalloproteinases,and plaque stability[J].Circulation,1998,97(24):2382.

[4]Hou G,Mulholland D,GronskaMA,etal.Type VIII collagen stimulatessmoothmusclecellmigration andmatrixmetalloproteinase synthesisafterarterial injury[J].Am JPathol,2000,156(2):467.

[5]龚非力,贾思东.医学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0.

[6]Mach F,Schondeck U,Sukhowa GK,et al.Functional CD40 ligandisexp ressed on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smoothmusc le cellsand macrophages imp lication for CD40 ligand signaling in athero-sclerosis[J].Proc N atlAcad Sci USA,1997,94(5):1931.

[7]Lee Y,LeeWH,Lee SC,et al.CD40L activation in circulating p late-lets in patients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ardiology1999,92(1):11.

[8]彭道泉,赵水平,李毅夫,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病患者血浆CD40L变化及其与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141.

[9]Aukrust P,MullerF,Ueland T,et al.Enhanced levels of solubleandMembrane-Bound CD40L Ligand in PatientsWith UnstableAngina[J].Circulation,1999,100:614.

[10]严重川,吴宗贵,张玲珍,等.CD40L高表达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关系.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5):409.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