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2011-02-24刘春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孕产性疾病亚群

刘春玲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1]。该类疾病严重时可蔓延至盆腔腹膜、子宫及子宫颈旁组织,最终导致器官组织变硬,活动不灵,特别是输卵管失去柔软蠕动的生理功能,变得僵硬、扭曲,管腔完全阻塞,终将无法医治。临床研究发现,盆腔炎性疾病除与上述病原体直接侵害有关,还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T淋巴细胞是正常机体免疫功能最重要的一大细胞群,各亚群的功能和数量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病理变化,诱发盆腔炎性疾病2]。为此,我院对85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为临床有效治疗该病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盆腔炎性相关疾病患者84例为观察组,其中门诊54例,住院30例;年龄 22-47岁,平均(33.80±6.45)岁;病程1-8年,平均(4.67±1.51)年;所有患者均有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及发热病史,阴道内有灼热感及脓性白带,宫颈或者宫体举痛,且白细胞计数>11×109/L,中性粒细胞>80%。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3]第7版进行诊断,①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者子宫压痛或者附件区压痛;②附加标准:发热,体温超过38.3℃,宫颈或者阴道存在异常脓性分泌物,对其进行阴道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且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升高,血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实验室检查证实其为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者衣原体阳性;③非特异性标准: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其为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显示出输卵管增粗或者存在积液。

1.3 治疗方法 常规应用光谱抗生素,考虑厌氧菌感染的情况,或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涂片查病原体,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以7d为一个疗效。同时辅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为原则的中药。

1.4 观测指标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进行测定(APAAP),其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评价指标: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发生率、治疗效果和孕产次与T淋巴细胞失衡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对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的分布特征 在所研究的8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62例,所占百分比为73.81%。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的62例患者中,48例患者出现CD4+/CD8+值异常,所占百分比为57.14%。说明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以CD4+/CD8+值异常常见。

2.2 孕产次与T淋巴细胞失衡的关系 异常组患者孕产≤1次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组患者,异常组患者孕产=2次及孕产≥3次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孕产次与T淋巴细胞失衡的关系 (例,%)

2.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异常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患者经7 d治疗后,患者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 (%)

2.4 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患者总体临床疗效 治疗的总体疗效参照曹泽毅编写的《中华妇产科学》[4]进行判断,痊愈:腹痛消失,白带、体温恢复正常,妇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盆腔包快消失;有效:腹痛消失或者减轻,体温、白带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妇科检查机B超检测盆腔包快缩小;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无任何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本组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9例,有效19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3.55%。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的常见病、难治病,有缠绵不愈、易于复发的特点,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是国内外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5]。为此本文对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同时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3.1 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 部分盆腔炎性疾病感染者处于亚临床表现或者隐匿状态,使诊断困难,并且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增加不孕的危险性[6]。首先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致使输卵管内膜肿胀、间质充血、水肿及大量多核白细胞浸润,终将引起输卵管管腔粘连闭塞或者伞端闭塞,导致不孕[7];其次盆腔炎症可破坏卵巢功能,使激素分泌紊乱,影响排卵,使卵泡不能正常发育成熟或者破裂也可造成不孕;再次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其阴道分泌物增多,使阴道内酸碱失去平衡,同时稀释精液,影响精子活力导致不孕。

3.2 盆腔炎性疾病诊断 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其诊断通常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而定,是一个综合评定的过程。本文通过采用最低标准、附加标准及特异性标准来对盆腔炎性疾病进行综合的评定。同时有条件的医院对患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积极寻找致病微生物,以期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

3.3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盆腔炎性疾病关系

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主要表达于辅助T(Th)细胞,是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供受体,与MHCⅡ类分子的非多肽区结合,参与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信号转导。CD8+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着识别和呈递抗原的重要作用,其表面含有两种特异性分子,一类为T细胞受体,一类为MHCⅡ类分子,该类分子与CD4+等其他免疫细胞的MHCⅠ分子结合,从而识别其他免疫细胞表面结合的抗原物质。当机体内CD4+细胞减少,CD4+/CD8+细胞比值下降,表明淋巴细胞增殖合成能力下降,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失去平衡;细胞因子和T细胞数量功能恢复后,使机体免疫达到平衡,使CD4+细胞增多,CD4+/CD8+细胞比值上升[8]。本文研究证实,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时,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对患者进行治疗后T细胞数量功能得以恢复,使机体重新达到平衡。

3.4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西医的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症状、体征,防止后遗症发生。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及时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消除病原体,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后遗症,所以一经诊断,应立即治疗。中医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属“带下病”、“小腹痛” 、“瘕”、“不孕”的范畴,为外邪入侵,瘀积胞中,以致冲任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利,经络受阻而导致腰膝腹痛、带下、痛经等[9]。为此本文辅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为原则的中药对盆腔炎性疾病进行治疗,其总有效率为93.55%,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密切相关,临床治疗该病时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廖秦平.重视盆腔炎疾病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49.

[2]章 勤,何嘉琳,何少山,等.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四川中医,2003,21(4):53.

[3]张丽洁.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795.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1.

[5]冯光荣,杨志强,李翠萍,等.妇乐伟康胶囊对大肠杆菌所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医研究,2004,17(4):6.

[6]罗 欣,漆洪波.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6.

[7]王东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4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4):255.

[8]子建文,赵黎明.急性盆腔炎患者CRP、IL-2及T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2):226.

[9]宁 艳,马宪丽,叶燕萍,等.丹芍活血行气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72.

猜你喜欢

孕产性疾病亚群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孕产·书吧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