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2011-02-24李琴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组织学细胞学鳞状

李琴艳,付 雯,邹 鹏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细胞室,江西南昌 330006)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日趋年轻,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 liacvl neoplasia,CIN)发展为宫颈癌要较长过程,及时发现CIN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手段,TBS描述性诊断报告方式和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特别是我科建立了室内质量控制体系以来,加强了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的阳性结果对照,在宫颈病变诊断中,更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2009年1月-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行宫颈LPT检查者 5000例,年龄18-75岁,平均30岁。

1.2 标本采集 用无菌干棉球轻轻擦去宫颈表面上的黏液,再将标本采集装置Rovers CervexTM刷插入宫颈管内约1厘米,保持适当的压力,使细胞刷呈现扇形,顺时针旋转5-8圈,采集标本后,将刷头除下并放入Liqui-PRERTM收集瓶中摇动10-15次,使细胞从毛刷上分离备检。最少防腐保存时间为1 h。

1.3 标本制备 美国LPT液基薄层细胞试剂盒。

1.3.1 标本清洁和浓缩 用涡流机将标本混匀5-20 s;如果标本有黏液或其他残渣,用加样器加入4ml Liqui-PREPTM清洁液于干净的15m l离心管中;仔细将标本收集瓶中的全部内容物倒入已准备好的离心管中;离心10min(2 000-2 500 r/min);去除上清洁液,轻轻吸干离心管边缘的残液,剩余的细胞团可备包裹黏附处理。

1.3.2 标本包裹及黏附处理过程 根据离心后细胞团的大小,加入相应的细胞基液(细胞基质稀释表略);用涡流机混匀标本,立即用加样器吸取50μl滴在洁净的显微镜载玻片上;将玻片在50℃温箱中干燥;常规巴氏染色、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读片。

1.4 报告方式 按照国际通行的TBS(2001版)分类标准[1],采用2001年TBS诊断标准,即正常范围内(WNL)、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和腺癌(AC)。

1.5 阴道活检 应用阴道镜蓝光下仔细观察有无异常血管,再以3%冰醋酸棉球涂于宫颈2-3 min,检查鳞状上皮、柱状上皮、转化区的颜色、形态及血管变化,最后进行碘染色试验,于宫颈异常部位多点取材活检。

1.6 统计学方法 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指定ASCUS及以上病变为细胞学阳性,采用SPSS 12.0版统计软件进行Spearman的秩相关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LPT检查结果 5000例LP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中,正常范围(包括感染及炎症反应)4679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164(3.7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共30例(0.6%),宫颈鳞状细胞癌(SCC)9例(0.18%);ASC118例(2.36%)(表1)。

2.2 LP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 LPT阳性321例,阳性率为6.42%(321/5000);321例均取宫颈活检,行组织病理检查,阳性194例,阳性率为60.44%(194/321),LPT结果与活检符合率较高,与病理组织学对照,LPT的阳性符合率:LSIL为127/164(77.43%)、HSIL为 27/30(90.00%)、SCC 为 9/9(100.00%)。LPT检出的118例ASC中,经组织学证实87例为炎症或其他,而余下的31例为CIN和SCC(表2)。

表1 LPT细胞学异常结果

由表1可见,细胞学阳性高峰在26-55岁之间,宫颈病变发病日趋年轻,并且随年龄的增加阳性率增加。

表2 细胞学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3.1 本研究提示LPT与组织病理学结果不完全一致,但有一定的相关性。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漏诊率较高(15%-40%)。其原因是涂片质量差,诊断细胞80%以上随取材器被丢失[2],加上粘液、血细胞影响染色背景,导致漏诊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涂片质量,背景清晰干净,诊断细胞分布均匀,阳性结果符合率明显提高。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改变了传统操作方法,标本取出后立即洗入细胞保存液中,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制备成高质量超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从而降低了假阴性率。本文LPT检测宫颈病变阳性者其阴道镜活检为阳性的符合率LSIL为127/164(77.43%);HSIL为27/30(90.00%);SCC为9/9(100.00%)。表明LPT是检测宫颈癌的有效筛查方法。

3.2 LPT与组织学诊断差异的原因分析

3.2.1 细胞学阳性与组织学阳性一致 在日常工作中,随着TBS系统和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宫颈、阴道细胞学筛查后,细胞学阳性符合率有较大提高,特别是SCC与AC符合率达90%以上,有的达100%。而ASC-US和LSIL符合率较低,且常有漏诊和误诊,主要由于取材的不确定性,病理细胞医师对结果的判读水平不一,且一些病毒感染改变了细胞的正常形态,引起判读偏差。

3.2.2 细胞学疑似肿瘤而组织学阴性(假阳性)

这种情况由于炎性、物理、化学、机械刺激,细胞损伤,化生、修复等因素,均可引起细胞肿胀、空泡性变、核异型,核质比失常,染色质深染,核畸变等。细胞学涂片检查时,由于细胞形态极似肿瘤细胞,因细胞学医师经验不足或不了解病史的情况下,可能误诊为癌,经治疗后或刺激因素消除后,病变可消退。

3.2.3 细胞学阴性而组织学阳性(假阴性) 细胞学阴性而组织学阳性的肿瘤,主要见于小细胞癌、原位癌不典型改变的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等,主要是检查医师经验不足,观察不仔细或取材少,制片不当,涂色不佳等技术原因造成。

3.2.4 细胞学阳性疑为阳性时而组织活检为阴性

细胞学取材面积大,区域广,而阴道镜下的病理活检一般行鳞柱交界处常规四点活检,个别情况下才行宫颈多点咬取活检,取材范围窄,而咬取下的“活肉”切成几微米的薄片,切割面不同,看到的组织就不同,组织活检检查因取材部位少,病理学却难覆盖整个宫颈,特别是微小浸润癌的诊断或除外浸润癌,不能以点活检为依据[3]。因此细胞学看到的阳性,而病理活检可能观察不到。

3.3 ASC检测的不确定性,ASC意为鳞状细胞异常,它的含义有二,其一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其二为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对这组人群的组织学诊断可有多种不同,如炎症、HPV感染,HSV感染,CIN、甚至癌,所以ASC具有不确定性,具有垃圾桶之称。在5000例LPT检测中ASC有118例,占2.36%,而118例活检结果,炎症及其他占有87例,占73.73%,CIN和SCC占31例。因此对于细胞学诊断为ASC的病例,应进一步行阴道镜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综上所述,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仍是防癌的重要措施。液基细胞学检查可提高筛查的阳性率,细胞学异常者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对宫颈癌的早预、早诊有积极的作用,使宫颈癌的病死率极大程度的下降,晚期癌数量也随之减少,其作用和意义之重大已是不争的共识。

[1]刘树范.浅析巴氏五级分类法与TBS描述性诊断报告方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5.

[2]Hutchinson ML.isenstsin LM,Goodmun A,et al..Homogeneous sampling accounts for the increased diagnostic accuracy using the ThinPrep[J].Am J chin pathol,1994,101:215.

[3]浓 铿.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4.

猜你喜欢

组织学细胞学鳞状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