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1-02-24晔,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糖耐量回归系数患病率

金 晔,王 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50)

糖尿病因其患病率高、患者数多,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l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估计,2003年成人(20-79岁)糖尿病粗患病率为5.1%,2007年为 4.0%-6.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1%;2003年我国成人(20-79岁)糖尿病粗患病率为3.0%,2007年为4.0%-6.0%。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增长迅速,1980年仅有糖尿病患者480万,2003年则达2 300万,2007年达到3 980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 600万;我国糖尿病患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 2位[1-3]。本文对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08-2009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且未诊断过糖尿病的人群,填写一份糖尿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并做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剔除调查对象中资料不全者,根据是否血脂异常将人群分为两组,共7,270人,正常人群为A组3,680人,血脂异常人群为B组3,590人;此次筛查共发现糖尿病人1,238人,A组230人,B组1,008人。糖耐量异常者共有2 035人,A组349人,B组1,686人。

1.2 诊断标准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IFG(空腹血糖受损):6.1mmol/L≤FPG<7.0 mmo/L且2 hPG<7.8 mmo/L。IGT(糖耐量减低):FPG<7.0 mmo/L且7.8 mmol/L≤2 hPG<11.1 mmol/L。DM(糖尿病):FPG≥7.0 mmol/L或 2 hPG≥11.1 mmol/L。

超重和肥胖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诊断:体重指数(BMI)24-27.9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腰围男≥85 cm,女≥80 cm,腰臀比(WHR)男≥0.9,女≥0.85为中心性肥胖。

1.3 问卷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否吸烟,是否每天进食蔬菜或水果,是否进行体育锻炼,职业,学历等。

1.4 危险因素的筛选及评分法的建立 以原始资料为基础,对不同的变量进行编码,以是否是未诊断的糖尿病病人作为因变量,所有其他因素作为自变量对A、B两组分别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筛选危险因素的显著性界限。Logistic回归分析输出结果中,回归系数β的意义为自变量每增加一个等级个体即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度。根据这一原理,确定以各变量10倍的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取小数点后一位)作为各变量积分的分值,分值越高,该因素的危险性越大。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研究对象7,270人,其中A组3,680人,确诊糖尿病230人,占6.25%,糖耐量异常(包括IFG及IGT)349人,占 9.48%;B组3,590人,确诊糖尿病1,008人,占28.08%,糖耐量异常(包括IFG及IGT)1,686人,占46.96%。两组糖尿病患病率及糖耐量异常患病率 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较

危险因素的筛选及评分对A组,以是否是未诊断糖尿病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P<0.05的4个变量作为危险因素评分的依据,包括年龄、BM I、WHR、家族史等。以各变量10倍的回归系数β(回归系数取小数点后一位)作为各变量积分的分值。见表2。

表2 A组危险因素及其积分

对B组,以是否是未诊断糖尿病病人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 P<0.05的变量作为危险因素评分的依据,包括年龄、BMI、WHR、家族史、血压、体育锻炼等 6项指标入选。以各变量10倍的回归系数β(回归系数取小数点后一位)作为各变量积分的分值。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变快人们日常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过多,而人们的体力劳动、能量消耗越来越少,血脂异常和肥胖已经成为了伴随当今人们的普遍现象。已有较多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常多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即所谓的代谢综合征,最新的临床荟萃分析结果表示,代谢综合症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的危险因素。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的代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中包括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大部分文献认为代谢综合症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环节,脂肪组织增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4]。肥胖时脂肪组织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产生增多,形成”脂毒性”,使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葡萄糖代谢障碍,导致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脂肪组织还是一个分泌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分泌一些生物肽类及慢性炎症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纤溶酶原激活物-1、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前列腺素等50余种。这些因子间的作用失衡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发生[5]。另外,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体积肥大、增生,组织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活性减低,致使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也是糖尿病发病的一方面因素[6]。正常人的血液中出现血脂异常,血液中甘油三酯(TG)或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过高超过肝脏正常代谢能力时,就会出现甘油三酯大量聚集在体内,使脂肪细胞变大、变多,造成人体的肥胖。

表3 B组危险因素及其积分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血脂异常对糖尿病的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组的危险因素的危害度也明显增加,大部分人在体重超重后才会去注意控制饮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但是体重正常人群的血脂异常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糖尿病的人群筛查是实施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关键步骤,在我们研究的危险因素中,除了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无法改变,其余危险因素如BMI、WHR、收缩压、舒张压、体育锻炼等均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减肥运动、控制血压等途径对其进行早期干预,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M].second edition,2003.

[2]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DiabetesAtlas[M].third edition,2006.

[3]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

[4]蒋雯巍,蒋雨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神经病变[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9):708.

[5]Krysiak R,Okopien B.Adipose tissue:a new endocrine organ[J].Przegl-Lek,2005,62(9):919.

[6]Goodpaster B Kelly D.Significance ofhigh adipose tissue compartmentalization in insulin resistance[J].Diabetes,1998,47:1220.

猜你喜欢

糖耐量回归系数患病率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