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面肥的分类及使用技术

2011-02-20肖佩刚师建华

中国农业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叶面肥调节剂叶面

肖佩刚,师建华

(1.中国人民解放军66267部队农副业基地,石家庄 050021;2.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 050021)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科技的日益发展,农业生产中各种叶面肥、农药、植物调节剂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也为我国农业生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作物受洪涝灾害之后以及生长的中后期进行追施,能起到促早熟、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等作用。具有养分全、活性高、成本低、见效快、效果明显等好处。

1 叶面肥的概念及分类

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片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的统称,它分为材料营养叶面肥和功能营养叶面肥。材料营养叶面肥就是提供微量元素肥料和激素的叶面肥,功能营养叶面肥就是为作物提供生命本源营养的叶面肥。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

叶面肥产品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很难统一。在农业部的叶面肥生产标准里面,按照叶面肥所含具体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农林保水剂以及其他,总共5类。目前国内叶面肥产品元素类最多 (50%以上),其次为氨基酸类 (约26%),再次为腐殖酸类 (约15%)、海藻氨基酸类 (近5%),同时有少量有机可溶性肥料 (近5%),而腐殖酸类、海藻氨基酸类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在这个标准里,之所以是 “水溶性肥料”而不直接称为 “叶面肥”,是因为其将滴灌用肥也包括在内,统一在一起以区别于常规肥料)。实际生产中也有按照其功能原理分两大类:营养型和调节型。调节型的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即生长调节剂,俗称激素叶面肥。

2 叶面肥的功效及使用特点

2.1 根部施肥的补充

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时,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比如冬季温室蔬菜生产,遇见低温天气等可以采取叶面施肥,减少根部施肥带来的降低温度的矛盾。

2.2 快速植株补充营养效果高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已经表现出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症,由于采用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时间养分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时缓解作物的缺素症状。这时采用叶面施肥,则能使养分迅速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解决缺素的问题。土壤施肥,由于肥料挥发、流失、渗漏等原因,肥料利用率低,同时还有部分养分被田间杂草吸收。叶面施肥则减少了肥料的吸收和运输过程,减少了肥料浪费损失,肥料利用率高。

2.3 肥效快、效果好,还能提高植物抗逆性

某些肥料,如磷、铁、锰、铜、锌肥等,如果作根施,易被土壤固定,影响施用效果,而采用叶面喷施就不会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又如,一些深根系作物某些营养元素吸收量比较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难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也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而叶面喷施则可直接被吸收。叶面肥由于养分直接由叶片进入作物体,吸收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满足植物对特定营养元素的需求,迅速缓解作物的缺肥状况,发挥肥料最大的效益。

2.4 用量少、经济合算

各种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施用量很少。叶面施肥一般用量较少,正好满足这个特点。特别是对于硼、锰、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叶面施肥集中喷施在作物叶片上,通常用土壤施肥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满足需求。例如钼肥,每667m2施用量仅几十克,如果以根施方法则不易施匀。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达到经济有效。比如硼肥,据研究测算,一般作物在叶面喷施硼肥,对硼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18倍。

3 叶面肥在施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3.1 适宜喷施时期

叶面追肥,一是在遭受洪涝灾害后作物根系长势不好的地块,底肥不足后期明显脱肥的地块;二是在农作物易出现或已经出现某种缺素症的地块;三是在欲求获取高产量、高效益的地块,如药材、苗圃、花卉、大棚菜、玉米、油菜制种等。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最佳喷肥时期,根据多年的经验以采收籽粒为对象的作物,如大豆、玉米、油菜等以始花期至灌浆期为宜,因此期植株生长旺盛,需肥量大,叶片吸收能力强,喷肥效果较好;以茎叶为采收对象的如白菜,应在开盘期;芹菜、大蒜等应在上市前25~30天为好;瓜、荚果类作物以膨大期效果为佳。在最佳期内喷肥,能协调营养元素的利用,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3.2 确定合适的用量和浓度

据生产试验对比,籽粒类作物喷施浓度1%~2%,茎叶类浓度0.2%~1%,喷施次数为2~3次,叶片茸毛多的作物在喷施时还可加入一些黏着剂,如洗衣粉、肥皂液等,以增强液肥在叶面上黏着力,延长叶片的吸肥时间。果菜类喷施浓度在0.2%~0.5%,在生长期每次喷施最少间隔10天以上,如果是添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在蔬菜采收前20天停止使用。

3.3 选择好喷施的天气与时间

叶面施肥的时期要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选择作物营养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时进行喷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叶面追肥的效果与当时的温度、风速、时段有一定关系。作物叶片吸肥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喷肥天气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9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以后,避免强光照射。喷肥时的气温应达25℃左右,气温过低也会影响喷肥效果。在风速过大的天气叶面追肥效果也不理想,另外在喷肥后两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3.4 叶面喷肥方法

叶面喷肥时以叶片正面反面喷透喷匀为标准。生产操作上一般是叶片下面喷肥多而吸收较慢,背面喷肥少则吸肥多。因此,叶片喷肥时应尽量喷在背面效果较好。配制溶液要均匀,喷洒雾点要匀细,喷施次数看需要。

3.5 添助剂

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黏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3.6 选择适宜的种类

叶面追肥应根据作物的需求来确定肥料种类,对症下肥,速效速补。一般以易溶于水的化学肥料 (氮、磷、钾、微肥)、生物菌肥等为主,随配随用。肥料可单施或几种混施,有些肥料叶喷时可同农药混用;有些则不能混用,如生物菌肥与杀菌剂、酸性肥料和碱性肥料或农药不能同时混用。

3.7 与土壤施肥相结合

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对量大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叶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叶面施用更有独到之处。但同时,叶面施肥工作花费劳动力也比较多,同时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也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叶面施肥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叶面施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

3.8 激素类叶面肥的特点

特点就是见效快,但是只能单一的促营养生长或者是生殖生长中的某部分,不能有机地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同时激素类叶面肥还不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激素类叶面肥和合成农药一样有毒副作用,不规范的使用会产生残留和毒害。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激素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要谨慎使用。

4 叶面肥与调节剂如何区别

市场上被称做灵、宝、菌、素、剂、王、霸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商品种类很多,也有这样起名的叶面肥,下面从两者的作用上分析区别。

4.1 叶面肥

营养型叶面肥又不同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也称为植物营养剂、植物复合液肥等,它是把氮、磷、钾、铁、锌、锰、硼、铜等大量或微量元素集中在一起制成的一类营养物质,大多是作物根系吸收水肥不良时作叶面喷肥以补充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但是对土壤肥力高的地区以及不缺这些元素的地区或作物上,其增产效果不太明显。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药,在使用技术上有严格的要求,如使用时期、用量、使用方法等,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一般明显,且稳定,较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推广应用快,易被用户接受。它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天然激素活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根据其对作物的不同调节作用,可分两类:一是促生长的,如920、802、乙烯利等;二是控制生长的,如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等。由于各类植物调节剂的性质不同,其毒理机制,残留量安全期以及所带来的人畜安全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关注、重视。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慎用激素类产品,关系到每个人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叶面肥调节剂叶面
不同叶面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怎样施用叶面肥
怎样施用叶面肥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瑞丰隆叶面肥等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初报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应用技术研究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用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