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2011-02-19中国矿业大学罗希李瑞军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辅导员政治

□中国矿业大学罗希 李瑞军

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罗希 李瑞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认真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从而寻求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对策和新方法。

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主体已经向“90后”大学生全面过渡。“90后”大学生在他们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有了不同于前辈们的生活环境,他们从小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与“90后”大学生不断成长相伴随的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发展对“90后”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1.个性独立,接受能力强

“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时期。此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的解放,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由此,使得这一代人从一出生就有了明显的时代烙印。他们有着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加广阔,在看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自信往往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对于特定领域的知识,甚至要比他们的师长了解得还多。基于此,使得他们的创造力也大大提高,在实际生活中渴望成熟独立的愿望更加强烈,希望能够打破过去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单向的学习为主动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在探讨问题时,喜欢拓展自己的思维角度,思路清晰、逻辑准确,能够明确表达自身的意见和想法。可见,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90后”大学生,各种信息能够相对轻松便利地获取,这对他们独立自信气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时代氛围也赋予“90后”大学生张扬的个性、活跃的思维,使他们的个性意识增强,在性格上往往会表出现多变、不稳定等特点。

2.个性张扬,有清晰的个人规划

“90后”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最年轻的一群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对于未来生活,也有着强烈的自信,从不怀疑未来的成功。透过平时校内外举办的很多活动,都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这种气质。他们经常会在大型社区、QQ、微博、博客、MSN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上展示他们自己的生活、心情、状态,从不吝惜张扬自我。同时,对于个人以后职业发展的前景,也有着极强的计划性。在学校读书期间,大多数的学生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确定今后的个人发展规划。

3.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但容易迷失自己

由于“90后”大学生生存在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加之网络的普及、获取信息的便捷和成本的低廉,使得他们对网络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拥有很强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很多时候,不少“90后”大学生喜欢通过“百度”,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试图从中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但网络毕竟是一个纷繁芜杂的虚拟世界,长期通过上网来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容易造成内心的一种空虚,从而在精神的世界里迷失自己。

二、新媒体环境中“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环境容易造成对“90后”大学生消极的影响

第一,在新媒体环境中,“90后”大学生十分热衷于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人交流和沟通,这种虚拟化、数字化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都会给“90后”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新的震撼,对他们的身心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各种媒体上相继报道的大学生由于沉迷于虚幻的网络而不能自拔,导致心理和行为扭曲的事件越来越多,不仅对个人、家庭,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第二,现实社会是建立在道德规范基础上的,而网上行为完全处于“绝对自由”状态,道德规范无法对其进行约束,相关的网络法规尚未健全,在思想上极易导致“90后”大学生依然故我,有的甚至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底线,置法律于不顾,触犯了法律,从而酿成苦果。

第三,“90后”大学生出现的人格异常和人际交往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新媒体交流平台的虚拟性和现实矛盾的影响。因为他们生活在现实与虚拟之间,要时常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里进行角色转换,一旦角色转换失效或偏差,便会分不清什么是现实的生活、什么是虚拟的生活,使得一些“90后”大学生发生了异化,变成了非人性化倾向的“数字化人”。

2.新媒体环境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诸多负面影响

第一,价值观的偏离。国内外的一些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要对我国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上的渗透,而网络则是他们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为主要和便捷的方式。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凭借其掌握的高技术网络手段,想方设法利用网络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甚至公然提出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主张。而“90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逐渐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对新奇事物总会感到好奇,因此,很容易受资本主义影响,致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模糊,从而背离了正确价值观的轨道。

第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扭曲和偏离。网络的出现和高速发展,使得全球化的理念更加深远。全球化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逐渐显现。而“90后”大学生正在形成的思想、价值和文化观念,很容易受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放松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引导,势必容易导致“90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和偏离。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新媒体的兴起并广泛应用,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结构已经老化,如若习惯于抱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变,缺乏对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规律的了解,甚至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面前完全是门外汉,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要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观念。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以求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

1.主动沟通,树立博爱关怀的教育理念

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利用网络拓展沟通平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在高校里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由于网络成了当下大学生彼此交流最重要的平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可以在平时工作中多多利用网络工具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帮助他们成长。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多关爱学生,从学生朋友的角度出发,实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特别是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飞信、QQ、博客、微博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危机干预,使师生之间能够打开彼此的心门,敞开心扉,解决好问题。

2.创新形式,构建新颖有趣的思政课堂

如今,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大学校园中最具有个性和创造力的“90后”大学生,因此,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也必须要与时俱进,而各种新媒体的应用,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在课堂上,既要满足“90后”大学生对于海量信息的获取欲望,又要善于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种知识的传授之中。

3.要适时引导和监督,创设以新媒体为纽带的主题教育平台

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应切实加强对“9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引导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应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的形式建立起一个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在平台创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形式与“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结合,要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例如,在爱国主体教育活动月期间,可以通过QQ、飞信、博客、论坛、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使同学们得到相关方面的教育,而这个平台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管理,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只要做好引导、监督工作即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觉、守则的虚拟活动行为。

4.人性化管理,使思政工作有的放矢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不应是以往只会板着面孔教育学生的人,而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导航者”,引导、帮助他们在成才的路上不断前进。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应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有效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探究新观念、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90后”大学生能够早日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费文晓.试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人才观的影响[J].高教参考,2005(7).

[3]彭榕.论手机短信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基于202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7).

G641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修“外功”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