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化的劳动观

2011-02-19又易

浙江经济 2011年8期
关键词:彩民打工者彩票

文/又易

异化的劳动观

文/又易

劳动观异化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劳动价值观朝着积极的方向变迁。个体不断异化的劳动价值观,造成的是整个社会对于劳动内涵的理解偏颇

读大学的时候,宿舍旁边是一家经营杂货的小店,兼营彩票。每次认为运气“霉”到家的时候,总会去买上几注,至今却是一次也没中过。和我同时光顾彩票站的,除了些空想主义的同校学生,还有不少是附近工地的打工者。

如今想来,这些打工者们对于彩票的态度大概是极为认真的。社会的变迁,让“劳动”这个词的内涵发生了深刻转移,单纯的劳动不再是人们获得财富的第一手段,甚至连第二手段都不是。

某日,和几个朋友闲扯,得出的结论是,若想生出资本,除了资本、人脉、创意,别无二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只能是养家糊口、保证温饱的生存工具,有时甚至连生存工具都算不上。这些道理,连农民工们都明白得很,他们不再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每日流线式的重复劳动,也不再将进入大城市打工当作是谋求出路的唯一手段。即便是那些穿梭于大城市的打工者们,也习惯于在结束日常劳动之后,奔向附近的彩票站挥斥方遒。也许,只有那里才能让这些普通的劳动者无所忌惮地憧憬未来。

彩票的诞生,原是与支持福利事业、体育事业相关联的。中国发展彩票业,初衷是为政府提供一种选择性筹资手段,使政府在必要时可以有效地筹集分散在广大居民手中的“闲散社会资金”,专款专用,发展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以扶贫济困、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从而实现促进社会公正,提高全民体育保健水平,从经济学上实现增进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最终目的。

只是,经过几十年的落地实践,无论是福利彩票,抑或是体育彩票,都已偏离了设立时的美好愿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多数买彩票的人都算不上有钱,甚至是只有社会最底层的那些人才会隔三岔五地光顾彩票发售点。他们买彩票的目的当然也很自我,只是为了圆一个发财梦,而并不如中国彩票预设的“扶贫济困”等等目的那样崇高。

中国彩票人均年消费额不到100元人民币,新加坡是300美元,欧美国家的数字更高。然而,从观念变迁或者价值观的角度考察,中国彩民身上背负的社会学意义,则要大得多。

相比赌博那样的不正当博彩方式,买彩票显然是更利国利民的举措,打工者们的举动不仅不会被唾弃,还会被大力提倡。然而,每次踌躇于彩票站旁,看到打工者们尘土满面,挥汗如雨,毫不吝啬地连连下注,笔者总有着一种很深的同情或者说是感同身受。

几乎所有彩民都想入非非地做过发财梦:买房、买车、炒老板……而这些,是他们中大多数人仅凭双手难以实现的愿望。他们是最朴实、最本分的一群劳动者,也并非对财富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很无力。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彩票更像是一种寄托,一种追逐“财富”的精神鸦片。

社会的变迁,让劳动者的劳动观随之产生异化,这兴许是一种必然。只是,异化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劳动价值观朝着积极的方向变迁。彩票、股票……诸如此类的“求富”途径,并不能给劳动者带来真正的财富。相反,个体不断异化的劳动价值观,造成的是整个社会对于劳动内涵的理解偏颇。

这或许是政府在大力发展彩票事业的同时,必须兼顾的一个事实。正如许多社会学家所倡导的那般,政府有引导彩民消费心理的责任,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也有劝阻彩民上瘾的责任。或许,表面的引导和劝阻,的确能够打破底层彩民们不切实际的发财梦。然而,对于劳动者们如何改变自身命运,如何追逐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谁又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答案?

猜你喜欢

彩民打工者彩票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冬瓜谣
丢失的中奖彩票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噜噜猪买彩票
江苏省老年体育彩民消费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守号加机选购七星彩 漯河彩民中得500万
彩票摊
黑帮收购中奖彩票洗钱
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