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加强地质勘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2011-02-19张荣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单位企业

■ 张荣洛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温州 325006)

谈如何加强地质勘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 张荣洛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温州 325006)

地勘单位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改善公司治理能力,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应结合内部控制基本原理,针对地勘单位事企混合体制下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发展战略、全面预算、资金调控、控股公司控制、三重一大事项、投资和担保等关键部位,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公司治理;地勘单位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财政部等5部委分别于2008年5月份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首先在相关上市公司实施,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据上海证券报《中国上市公司2010年内部控制白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水平偏低,内部控制高水平的上市公司仅占1.47%,而低水平比例高达46.57%。应该说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整体水平亟需提高。

对地质勘查单位而言,谈公司治理也好、风险防范也好,都离不开内部控制这个具体抓手,同样也面临着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问题。

1 内部控制主要理论内容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的含义,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我们可以用“555”来加以概括:即5目标、5原则和5要素。

内部控制5目标是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目标理论包括发展战略、合规性、资产、财务和经营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各个方面,而不再仅仅包括财务和合规性方面的单薄规定。

内部控制5原则是指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5要素是指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所发布的18个内部控制准则中,有5个是关于控制环境类的指引,9个是关于控制活动类的指引,4个是关于控制手段类的指引。其实也是对内部控制5要素的具体细化规定。

2 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2.1大力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地勘单位如何才能避免流于形式,从而使内部控制形神兼备,真正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呢?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做好控制环境的建设。

什么是控制环境?《规范》和《指引》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就是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发展战略、内部审计和企业文化等上层结构和软性的文化和制度基础。比如地勘单位行政和党委、公司制企业董、监、高等治理层形成了合理分工有效制衡的关系,对于形成良性的企业运行和治理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有推动作用。如果地勘单位治理层能够以身作则,自我约束,自觉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和程序办事,不搞特权主义,内部控制必能真正发挥作用。

2.2 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

地勘单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评估水平,不仅是增强企业经营能力的手段,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风险评估可以说是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各环节均需要大力加强。地勘单位在评估矿业权风险投资、对外股权和债权投资、对外担保、重大资产购置和租赁等重要方面的风险时,不仅要考虑各项常规性的要素要求,也要特别考虑地勘单位事业体制和企业化经营的特殊问题,制定合理的风险承受度。

2.3 灵活运用控制原则,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内部控制只能合理保证而不是完全保证实现控制目标,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并非越全面越好、越严越有效。地勘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着重关注和解决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建设,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比如矿业权投资业务是高风险的经济业务,对其决策和管理过程设计内控制度,必须体现地质找矿业务技术特点,而不能照抄照搬一般的规定。鉴于地勘单位的集团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今后对控股子公司和二级单位的监控应成为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领域。

2.4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和会计部门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和会计部门在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诸多环节中,比如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全面预算控制、资金控制、对控股公司的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等方面,都是直接参与者,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内部控制体系中其他的主体也是绝对不能缺位的,比如地勘单位的行政班子、党委、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等。过分强调内部审计和会计部门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忽视其他主体,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严重地降低了内部控制应受到的重视程度,也根本不可能完全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3 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部位

3.1 发展战略控制

发展战略属于控制环境的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最基础的内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问题正日益突出,加强资源保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地勘单位在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要坚定信心,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和矿业权投资主业发展,这是地勘单位持续健康发展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具备条件的地勘单位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开展与主业关联的资本运作,比如将现有的矿业资源上市、开展资源和矿业权业务的收购兼并和重组业务等。

3.2 全面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是落实发展战略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同时也是地勘单位比较薄弱的管理环节。地勘单位应当根据发展战略要求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其中可量化的部分,具体化为年度财务收支预算、资金收支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等。等逐渐成熟后,逐步扩大预算的种类、涵盖的单位和参与的部门,将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工作常态化,使全面预算工具真正成为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的蓝图,充分发挥其战略管理工具的作用。

3.3 控股子公司和二级单位控制

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定位基础上,针对地勘单位国有资产购置处置、对外投资、出租、担保等行为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可以预见,今后越来越多的市场经营行为将选择在地勘单位控制的子公司中实施。所以今后对控股子公司和二级单位的监管将成为内部控制的重点领域和难点问题。

地勘单位派出适当人选,担任控股子公司董、监、高和二级单位的领导班子,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小环境,从而实现对控股子公司和二级单位的整体控制。对控股子公司和二级单位的资金和银行账户采取统一集中管理制度,收回控股子公司的对外融资和担保权限。地勘单位在编制全面预算时,要涵盖所有的控股子公司和二级单位。对控股公司和二级单位应实行统一的会计委派制度和定期的内部审计制度,从而实现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督。

3.4 三重一大事项控制

三重一大事项是指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必须履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在三重一大事项控制的问题上,地勘单位其实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基础,比如重要的人事任免都由党委集体决策。我们现在更需要做的是,从数量上和性质上系统梳理日常经营管理决策事项,界定三重一大事项的具体范围,只要达到重要性程度,就要按照程序进行审批和控制。

3.5 投资控制

地勘单位投资控制,包括对外投资控制和内部投资控制。对外投资事项比如和外单位合作,组建联营单位,内部投资事项比如地质勘查项目和自主矿业权项目的投资。

地勘单位在投资控制上,首先应该立足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集中优势资源,抓好主业投资,以构建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在内部投资上,地勘单位必须建立地质勘查项目和矿业权投资决策程序。在对外投资上,强化风险意识,“不熟不做”,采取审慎多元化策略,回避金融性资产投资等高风险业务。在投资程序控制上,要做好常规性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3.6 资金调控控制

资金活动是高风险领域,也是最容易发生舞弊甚至违法问题的环节。地勘单位应该制定全面预算来统筹规划筹资投资和日常经营活动。各单位必须建立大队层面的资金集中控制制度和实施主体,统一管控二级单位和控股公司的账户和资金调拨,杜绝资金体外循环。资金收付业务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规定,严禁办理资金收付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在资金支付控制上,贯彻自下而上的签字审批程序,对于异常的支付业务,不论签字与否,财务部门均可以行使付款否决权。

3.7 对外担保控制

实际工作中地勘单位很少会披露对外担保的信息,有的在单位内部也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和沟通制度,因此对外担保的风险常常会被忽视。每隔一段时间,特别是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都会爆出若干知名企业因担保管理不善而深受牵连甚至托管清算的案例。

在现行的金融管理制度下,地勘单位由于融资的需要,客观上无法回避担保问题,但是必须充分重视担保风险的管理。地勘单位应建立和资产以及净资产挂钩的担保额度控制制度,融资问题应以内部资产自我抵押为优先解决方案。抵押资产不足的,应以内部单位和系统内兄弟单位互相保证为主。尽量避免对外部单位提供担保,必须和外部单位发生担保业务的,要做好严格的调查评估工作,企业自身无法独立完成的,可以委托金融机构进行调查。对外担保尽量回避签署最高额担保合同,贯彻一单一审和对等互保的原则。同时担保单位应该做好担保合同的台账管理和后续跟踪调查工作。

3.8 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在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均设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为董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人由独立董事担任。在内部审计控制上,地勘单位首先应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健全,人员到位,活动能够正常开展。其次在机构设置上要体现一定的独立性,回避财务科包办审计业务的现象,在体制上应尽量做到会计部门和审计部门由不同的单位领导分管。

3.9 重大合同控制

地勘单位在签订重大合同时,必须贯彻先评审后审批,先签字后盖章的审批程序,回避先实质履行后签订合同的不合理现象。重大合同评审时,应该征求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地勘单位应指定合同管理部门,做好合同的编号、登记、收集和保管工作。财务部门必须做好合同的会计核算控制,协同业务部门做好收付款核算登记工作,并督促业务部门做好合同执行过程中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作为主张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2]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0年内部控制白皮书[N].上海证券报,2010-09-02(10).

F407.1;F275

C

1672-6995(2011)04-0051-03

2010-11-29

张荣洛(1976-),男,安徽省当涂县人,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副总会计师,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主要从事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和内部风险控制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猜你喜欢

单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鸣谢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