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2011-02-18王建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广州5108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6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电教学模式

王建春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广州 510800

独立学院《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王建春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广州 510800

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理论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及目前学生的特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重点讨论了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给出实践教学模式及改革思路,以期能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实践

前言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高校机电系的重要学科。高等教育应结合实际,培养适应目前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实干型人才满足现有经济趋势下高新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全面综合的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广泛了解专业应用并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对《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这门专业课就其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1.教学理论内容及涉及方面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现有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普及常用专业基础知识。对于现有的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的方法、理论给予介绍性讲解;就生产应用环节常用机械的组成机构,分析讲解为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设计常用机械机构,为自主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机械控制中的电控方面的内容,回顾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具体事例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将机械和电控联系起来,可结合现有实例及实验室现有配套设备,对整体机构进行分析、理解、学习。通过讲解、学习、联系实际这一系列的理论教学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的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知识的巩固与加深提供了前提。

2.多方位授课方式的采用

目前90后的大学学生,就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2)个性独立,他们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较为淡薄。

3)责任意识强,他们更为注重实际、实用,轻视形式,有他们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

4)思想较为成熟,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让他们更务实,很早就明白应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

结合学生现有的特点,如果只是采用以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接受及能力培养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结合实际对授课方式进行以下改进:

2.1 现场观摩教学

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设备进行参观、学习、讲解等一体化教学。以目前实验室现有多套PLC生产线为例,可在上课时间带领同学们进行参观,了解其主要功能及如何操控,使学生直观理解其使用性。可让学生调研分析生产线的适用领域及现有情况,使他们对整体装配产加深理解并产生兴趣。多套PLC生产线整体功能相近的情况下,选定其中的一套对整体生产线的装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学生能直观感受整体装置的组装及具体功能的设计实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相近或相关的设备,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其关键内容。

2.2 结合工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结合工厂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校方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已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该资源。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1~2名小组负责人,带领“负责人”去实际工厂车间考察学习。指出目前工厂车间存在问题及需要解决的方面。要求学生深入观察厂间需改进的机构、环境情况,并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学生通过工厂的实际考察,已对机构或需设计的内容产生了直观实用性的意识。要求各小组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进行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细化具体方案,提供完备的解决思路及相应的图纸。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为所用”,提高学生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为其今后在机电一体化领略发展奠定一定的实践能力及自信度。

3.结束语

通过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课程中展开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使学生围绕着工程应用这个中心,注重应用和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自主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设计。

[1]王晓晶,董翠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8年第7期.pp.158-159

[2]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韩向可,李菲.《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9期,pp.262,275.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6.067

王建春,山东枣庄人,女,1980.3,助教,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机电一体化机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