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源对新型人民军队创建的历史贡献

2011-02-18□黄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安源萍乡工农

□黄 仂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萍乡 337000)

安源对新型人民军队创建的历史贡献

□黄 仂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江西萍乡 337000)

安源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以安源工人为主力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在秋收起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安源是毛泽东最早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地,安源和安源工人在创建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和发展壮大这支新型军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源和安源工人;秋收起义;创建新型军队;历史贡献

1927年9月中旬,在中共湖南省委和毛泽东的策划、领导和指挥下,湘赣边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部队是我党第一次以全新的旗帜创建的新型武装力量,安源和安源工人对这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管是安源张家湾军事会议的召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的组建,还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扩充改造,里面都有安源和安源工人的影响和作用。

一、安源为毛泽东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提供了坚实的革命基础

安源是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陈潭秋等党的早期领袖们开展革命活动的重点地区,是当时具有全国意义的党和工会工作的重要示范区,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大革命失败后湘赣两省仅存不多的重要革命区域。

1921年秋至1930年秋的近10年期间,安源相继在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陈潭秋、毛泽民等领导、发动和组织下,开展工人教育,创建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团组织,成立组织严密、战斗力极强的工人团体,创办工人经济组织和发展工人的教育、文化事业等,取得了1922年9月大罢工“绝无而仅有”的胜利,使安源工运迅速兴起,蓬勃发展,成为党的“四大”召开前,全国党员人数最多、党组织规模最大的基层党组织。因安源党团和工会工作卓越,从党的“三大”到“六大”,均有一名安源工人身份的党代表出席全国党代会,有的还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即使是“二七”惨案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员仍然有13000多名,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和“无产阶级的大本营”。

壮大成熟起来的安源工人不仅立足安源、萍乡开展革命运动,而且自1925年10月后,经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选派,大批优秀工人分赴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组织、领导开展工运和农运。“当时萍乡安源党务及工农运动极形发达,素称江西之冠。”[1]P124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马日事变后,湖南“全省总工会及各产业工会等于消灭,水口山、锡矿山工人组织等于消灭。……仅安源工会存在,并颇有基础。”[2]P26共青团湖南省委曾这样评价安源工人:“安源工人在湖南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要,不仅在工人阶级本身说,就是许多地方的农民运动也是安源工人做起来的,远的岳北农民暴动,近的农村斗争,最发展的醴陵与挨近的萍乡,都是很多安源工人在那里的影响。”[2]P63安源成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湘赣鄂粤四省的一个重要革命中心区域,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点燃秋收起义的熊熊火焰,积蓄了革命的薪柴、火种和力量。

二、安源工人为毛泽东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储备了基本力量

安源工人有着武装反抗反动派的光荣传统,有着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武装斗争历史经验。自1898年萍乡煤矿开办和1905年株萍铁路通车运营以来,安源工人在身受多重压迫与剥削中,养成了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坚强品格。面对路矿当局设立的警局、监狱和法庭,面对多达900多名矿警的欺压,安源工人从未间断过开展武力反抗的斗争,特别是1906年,安源工人参加和响应了著名的萍浏醴起义。1921年前,安源工人各种有影响的反抗斗争有8次之多。鉴于过去血的教训,1922年5月1日成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时,安源工人就有意识地成立了工人监察队。在同年9月中旬爆发的大罢工斗争中,俱乐部为了有力对抗和预防反动派的武装镇压,扩大了工人纠察队,成立了工人侦察队,这是我党领导下最早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工人武装组织和武装力量。

“二七”惨案后,安源工人纠察队和侦察队继续得以保存和发展,一直坚持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武装斗争。在斗争中“个人工人无不拼命保护工会,常自动的做侦探,把口子,四处逡巡,日夜不息……所有各军警及重要机关,与邮政、电报、电话等交通机关有工人暗中把守”,“资本家稍有动作,工人即刻知道。”[3]P447

1926年8月间的北伐战争中,安源工人英勇参战。在10月份攻克武昌城的战斗中,北伐军久攻不下,中共湘区委应北伐军请求,组织安源工人运用土木工程技术前往挖地道爆破,协助攻城成功。1927年2月8日,萍乡县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同年5月下旬,湖南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萍乡工人与农民,为自己起见,曾组织工农义勇队三万余人,联合浏醴等县,与忤逆军队血战三昼夜,直追大托铺,几将长沙城包围。”[1]P1243

同时,安源党、团、工会组织采取措施巧妙地分化和转化矿警队。1926年9月,乘矿警队中北方士兵因惧怕北伐军到来而纷纷逃离之机,安源党、团组织陆续将党员、团员派入矿警队中,一次加入人数一百多人,其中大队长和两个排长是共产党员,原来留下的一个排长也倾向革命,这样党组织实际掌握和控制了这支武装队伍。

大革命失败后,安源工人坚决贯彻执行中共湖南省委“我们表面虽极端灰色,内部则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安可造炸弹及机关枪),以图到时一用”[3]P626的正确斗争策略,在秋收起义前夕,安源党组织已实际组成一支人数众多且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武装力量。1927年8月下旬的安源,1700多名的安源工人武装中有党员600余人,团员400余人,工人纠察队500余人,加之醴陵县委书记罗学瓒率领的200余名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王新亚率领的安福农民自卫军以及萍乡、莲花、衡山五县的工农武装,共计2000余人在安源汇合,安源已成为湘赣边界各地多支工农革命武装力量的中心集结地。武装起来的安源工人有1300余人,成为集结在安源全部工农武装力量的主体和主力。起义前安源工人还坚决清除了内部的叛变分子,保证了起义部队的纯洁性。因此,当时安源的革命势力“比马变以前还大”[3]P625,“湖南秋收暴动,安源在事实上已经是发动者”。[2]P74因而秋收起义会议上毛泽东决定:“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萍安,使敌人断绝我们的退路。”[2]P116安源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党发动和指挥整个秋收起义的依托地、支撑地和大本营。

起义前夕,以安源工人为主力的工农革命第一师第二团,成立了工农红军工兵连的前身爆破队,组成了梭标队、宣传队、看护队等,初显出新型军队组织结构的雏形。战斗中他们最无畏、最坚决,攻萍乡、克老关,打醴陵、战浏阳、会师文家市,始终以领导者和战斗者的身份冲锋陷阵在最前列。任弼时在写给中央的两份关于秋收起义的报告中,对安源工人的表现都用了“极勇敢”的赞誉。谢觉哉曾这样评价安源工人:“虽然一次一次失败,革命情绪却一次一次的高涨。”[2]P1091927年12月,中共中央在致湖南省委信中这样高度评价秋收起义中的安源工人:“秋暴的事实已告诉我们,攻打萍乡、醴陵、浏阳,血战几百里的领导者和先锋,就是素有训练的安源工人。……秋暴期间,因为党的整个忽略群众的原故,仅仅只有安源工人起来,可以说秋暴颇具声色,还是安源工人的作用。”[2]P45

三、安源为毛泽东印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提供了实践场地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会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改组了中共湖南省委,参加了湖南省委会议,于1927年9月初来到江西萍乡安源张家湾,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他代表中央和湖南省委宣布了举行秋收起义的决定,成立了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全面负责军事指挥工作,同时向安源、修水、铜鼓三地发出了举行秋收起义的命令,还具体部署和研究了秋收起义的计划、路线、口号等事项。

历史表明,缔造一支新型的军队,仅靠一两次起义是不可能实现和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历史过程和若干个事关建军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才能解决和回答建设一支新型军队的建军思想、指导原则、组织要求,特别是党与军队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安源,正是毛泽东同志将他初步的建军思想付诸实践的第一站。在这里,他高擎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武装大旗,开始了缔造一支党领导和指挥下的新型人民武装的伟大实践。

张家湾军事会议对于毛泽东革命生涯,有着异乎寻常的转折意义。一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的深刻思考付诸具体实践的开始。从此毛泽东坚定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变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实践;二是毛泽东伟大革命生涯中一次重大转折的开始。如果说在张家湾军事会议前,毛泽东还只是一个优秀的革命家的话,那么这次会议和此后毛泽东实现了向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军队统帅的重大转变,安源是他组织和缔造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三是毛泽东第一次将这支革命的武装力量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安源成为工农红军最早的部队的诞生地。

在安源张家湾军事会议上,毛泽东把这支在工人、农民、革命兵士和知识分子联合举行的暴动中诞生的部队,命名为“工农革命军”;将修水、铜鼓、浏阳、平江的武装,卢德铭所部警卫团,安福、莲花等五县农军和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合编为一个师,下辖三个团,并命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第一支公开用共产党的旗帜命名组建的,完全由党独立领导的工、农、兵相结合组成的新型革命军队。对此,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谈起这段历史时,仍记忆犹新地说到:“(1927年)九月间,我们通过湖南的农会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广泛的起义,工农红军的最早的部队建立起来了。新战士有三个主要来源:农民本身,汉冶萍矿工,起义的国民党部队。这支早期的革命军事力量被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来自反叛了汪精卫的一部分武汉警备部队。第二团由汉冶萍矿工等组成。第三团由浏阳等县的农民武装组成。”[4]P51-52安源是我军伟大的缔造者毛泽东最早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地方,安源工人的武装力量是毛泽东领导和指挥下最早的一支坚强而有战斗力的武装部队之一。

四、安源为实现新型军队的工农化输送了大批优秀工人

要创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人民军队,确立不可动摇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改造旧式军队,切实提高军队的工农化程度,扩大和增加工农分子在军队的数量和比例,打牢保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阶级基础。当时在红军中土匪溃兵、会党等成分的士兵占有一定数量,使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指挥作用受到限制。要建立一支真正新型的人民军队,必须着手改造,增大工农成分。1928年5月中共湖南省委致信毛泽东、朱德:“安源是无产阶级最多的地方,党极有基础。目前安源工人痛苦异常,每日得一角工资,都万分困难,三餐不饱。兄处如向萍乡推进,可短期的占领安源,吸收大批的工人加入军队,使红军的组织逐渐工农化。”[5]P104针对安源工人参军后的培训问题,湖南省委还专门指示毛泽东、朱德:“省委决定兄处立即为安源工人开一教导队,训练红军干部。”[3]P695要求高度重视对安源工人的使用,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毛泽东深知,改造军队必须吸纳更多工人加入到红军队伍中来,他多次写信请求湖南省委组织大批安源工人来红四军当兵或担任下级干部。同年8月,他在信中写到:“请派大批安源矿工来此当兵。”[6]P53他在同年 11 月的信中写到:“湖南省委答应送安源工人来此,亟盼实行。”[6]P63湖南省委于同年7月中旬,在给红四军的通告中指出:“红军取得安源,可以立即武装安源工人万余,彻底进行红军改造。”[3]P689因此,一大批安源工人参加红军。

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在总结创建新型军队的基本经验时强调:要“争取有斗争经验的工农积极分子加入红军队伍,改变红军的成分,”“从斗争的工农群众中创造出新的红军部队。”[6]P94因而,在1930 年 5 月至 10 月期间,有数支红军部队来到安源扩军筹款。首先是黄公略和陈毅率领红六军于5月中旬来到安源;6月下旬彭德怀和滕代远也率领红三军团一部来到安源;9月下旬毛泽东和朱德又率领红四军来到安源,他们在安源筹款扩军,扩大革命影响,数千名安源工人从此参加红军走上了革命的征程。10月间,安源市苏维埃政府主席袁德喜率领几百名安源工人参加红军,参军总人数达3700多人。这些参加工农红军的安源工人,迅速成长为红军队伍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浴血奋战,屡建功勋,其中有12名安源工人于1955年被分别授予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形成了人民军队中工人出身的独有将军群体。

[1]中共萍乡市委《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编纂组.安源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2]江西省文化厅文物处等.秋收起义在江西[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3]中共萍乡市委《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编纂组.安源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4]〔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Anyuan to the Creation of the People’s New Army

HUANG Le
(Memorial Hall of Railway Workers’and Coal Miners’Movement in Anyuan,Pingxiang,Jiangxi 337000,China)

Anyuan is the source and one of the main sites of the Autumn Harvest Uprising in the Hunan-Jiangxi border area.The Second Regiment,First Division of the Workers’and Peasants’Revolutionary Army,the main force of which was composed of the railway workers and coal miners in Anyuan,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uprising.Anyuan was the base of Mao Zedong’s practice in creating the people’s new army.Anyuan and the workers in Anyua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ng and expanding this new army.

Anyuan and the workers in Anyuan;the Autumn Harvest Uprising;creation of new army;historical contribution

D231

A

1674-0599(2011)03-0058-04

2011-03-22

黄仂(1962—),男,江西丰城人,江西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安源工运史、经济学。

(责任编辑:贺文赞)

猜你喜欢

安源萍乡工农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李安源作品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