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

2011-02-17张广周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7期
关键词:续建菏泽市节水

张广周

菏泽市刘庄引黄灌区管理处,山东菏泽 274000

浅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

张广周

菏泽市刘庄引黄灌区管理处,山东菏泽 274000

刘庄灌区工程老化,设施不配套,输水损失大,建筑物带病运行,调控能力低,灌溉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落后,灌溉效益不能极大的发挥,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逐渐使灌区内的骨干渠道配套完善,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和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防渗、节水要求,推动灌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刘庄灌区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从而保障工程按计划实施,促进了灌区良性发展。

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管理

一、灌区概况

菏泽市牡丹区刘庄灌区属菏泽市牡丹区管辖,包括16个乡、镇、办事处,1159个自然村,总人口8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16万人,土地总面积112.7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60万亩,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引黄灌溉工程。灌区始建于1956年,渠首刘庄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80m3/ s,它为牡丹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成为灌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命脉,在牡丹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灌区内现有总干渠、干渠、支渠42条,总长221.84km,干支级建筑物301座。

灌区内的骨干渠道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前均为土渠,渠系水利用系数低,输水损失较大,建筑物多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运行期多数已超过三十年,建筑物老化失修,带病运行,调控能力较差,给运行管理造成困难,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由于灌区工程老化,工程不配套,输水损失大,建筑物带病运行,调控能力低,灌溉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落后,使灌区的灌溉效益不能极大的发挥。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逐渐使灌区内的骨干渠道配套完善,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和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防渗、节水要求,改善整个灌区灌溉方式,推动灌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2002年,刘庄灌区被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号文《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的批复》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刘庄灌区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加强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理、建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灌区建设的规范化。

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刘庄灌区非常重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成立灌区建设领导机构,积极组织人员收集灌区基本资料,从灌区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按照《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菏泽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一、二、三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查批复后,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委托菏泽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经山东省水利厅批复后进行项目实施,目前灌区已经实施完成了2006年、2007年、2008年3个年度的投资计划,2010年度项目投资正在实施过程中。

三、项目资金筹措与管理

刘庄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投资来源为中央投资、省级配套以及地方自筹。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牡丹区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到位,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并做到资金专款专用,集中管理。

在资金使用上,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处从一开始就实行单独开立账户,独立核算,严格按照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专款专用,经费基本上按照上级批复的工程总投资进行控制。

四、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一期可行性报告批复后,菏泽市水务局组建了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处为项目法人,经山东省水利厅批准后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质量管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工程招标等手续,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总责,承担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责任,督促参建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严格合同管理,依法与工程参建单位签订合同,并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实查备案,做到诚信履行合同,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根据规定,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种岗位目标责任制、奖惩等多项制度,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轨道。在建设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单独设账,严格按计划和进度拨款,并加强审计监督。在强化质量管理方面,层层落实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并加大质量检查力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2、落实招标投标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年度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法人依据上级部门对招标方案的批复意见及拟建工程内容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实施方案设计公开招标,选择设计单位,实施方案经省水利厅批复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处即进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公开招标,在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公开进行,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

3、委托建设监理

为了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前,通过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并签订监理委托合同,赋予监理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高智能服务功能,全面履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4、政府监督

建设项目开工前按照有关规定到山东省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中心站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为加强质量监督,中心站不定期对本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

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处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根据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为了保证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专门设立了质量管理小组,选派一定技术人员配合监理部进行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和协调,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个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严格把好质量关。

5、严格合同管理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处在招标投标的基础上,按规定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均严格执行,使工程造价、质量、工期、付款等有据可查。

五、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项目实施后,要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良好的建后管理必不可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灌区管理处为项目配备了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又懂技术的管理人员,积极采用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含量。

灌区在工程管理中重视运用参与式方法,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切实保护用水户的利益,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灌区综合效益。

六、结束语

刘庄引黄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后,在粮食增产、生态环境、供水保障等方面,已发挥出较好的效益。随着灌区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灌区建设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继续实现灌区建设与管理的科学、规范化,使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走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1]宋志强,赵琳.山东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水利.2002年05期

[2]国家计委,水利部.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0年3月21日

[3]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 T50326-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7.033

张广周 男,山东菏泽 本科 工程师 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工作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刘庄引黄灌区管理处。

猜你喜欢

续建菏泽市节水
小村的呼噜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节水公益广告
捉迷藏
汲东干渠续建配套施工过程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对策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