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畜共患病预防

2011-02-1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6期
关键词:人畜病原体禽流感

李 娜

(辽宁省喀左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喀左 122300)

近几年来,人畜共患病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如前几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仍在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呈地方流行的寄生虫病和狂犬病几乎都呈现上升的趋势。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引起,流行病学相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目前,全世界已证实250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其中危害较大的有89种。新出现的各种传染性疾病,越来越呈现出“人畜共患”的关系。

在目前已知的人类1 415种病原体中,有868种病源于动物。据WHO报道,过去10年,大约75%的新发公共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

1 发病特点

1.1 传统人畜共患病呈现流行趋势

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鼠疫、结核病、血吸虫病等,因为动物宿主不能根除,时而死灰复燃;在拉丁美洲,猪体内寄生的囊虫、绦虫寄生虫导致每10万人中就有100人感染,引起癫痫症、头痛等症状;每年全世界估计有55 000人感染狂犬病死亡。

1.2 老病原体出现新变化,人畜共患病威胁越来越大

由于病原毒力变异和组织嗜性变化,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原本只感染家禽,对水禽和哺乳动物并不致病,但由于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发生变化,不仅能使水禽感染、发病死亡,而且祸及人类。

1.3 环境及生态变化,增加了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风险

生态环境改变、动物经济的发展、食用野生动物,大大的增加了人畜共患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

2 病因

2.1 经济活动范围

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旅游业的兴盛、全群经济贸易的增加、交通条件的改善,都是人畜共患病增多的因素。特别是经济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剧烈改变,加剧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

2.2 生活范围

生活范围不断扩展,不断破坏和入侵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增加了受病毒感染机会;森林大面积砍伐,迫使野生动物离开原先的生存领地,将病原体直接或间接的带到人类社会。全球气候变暖激活了许多病原体,导致蚊虫等传播媒介大量滋生。

2.3 动物经济

动物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人类对肉、蛋、奶的需求猛增,畜禽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集中饲养和一家一户散养并存,疾病传播的机会就更多了。

2.4 食物范围

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丧生在人类的口中,一旦误食有病毒的“野味”,很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流行。即使野味不带病毒,也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有些寄生虫“蒸不熟煮不烂”,很容易寄生在人类体内。

2.5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极其复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然病原库。许多病毒在动物体内相安无事,一旦与人接触、发生变异后,就容易引起疾病。野生动物贸易以及野生动物肉食消费出现增长的趋势,已对人类的健康和动物卫生造成巨大的风险。

3 防制措施

3.1 政府要重视人畜共患病防治

各级政府真正重视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在年度预算中投入专款用于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党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人畜共患病发展工作中。

3.2 以防为主,人病畜防

要坚持以防为主,人病畜防,把关口前移,强化兽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保障源头防控。比如,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机构和专业队伍,加强动物疫病预测、预报、预警与诊断能力建设,建立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协作及联防联控机制等。

3.3 疾病调查

定期开展人畜共患病调查工作,持续开展重要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监测,建立重要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数据库并实现信息共享,实行重要人畜共患病流行病监测预警。

3.4 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推动畜禽养殖方式改进,提升畜禽生产的生物安全水平。普及科学饲养管理知识,推广良好饲养规范以及大型集约养殖企业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隔离人、畜、禽的居住环境,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引导和教育生产者加强饲养环境卫生的治理,减少畜禽发病率。有效减少容易传播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典型生物如跳蚤、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的数量。让它们远离人们生活的空间。

3.5 减少餐厨垃圾

教育人们不要把剩餐倒入垃圾中,减少老鼠繁殖的条件;保护水体生态,适宜鱼、蛙类、蜻蜓生存的水体能有效的减少蚊子的数量;保持厕所无臭味,盖好便池的下水口;厨房台面、柜板和餐具保持清洁干净、干燥,避免吸引蟑螂。此外,通过加热、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等方法,有效杀灭活畜禽、食物、餐具、衣物中的病原体。

3.6 防止引种引进疾病

加强在物种引进过程中的疾病风险评估,把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不要以人的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对于动物性产品,一定要严格检验检疫,把可能带来的病原体挡在国门之外。

3.7 保证养殖过程用药安全

把好畜禽养殖的关键环节,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杜绝在饲料中违禁添加抗生素的行为,否则动物和病原体都会产生耐药性,传染病发生后就将无药可治。

预防为主、人病畜防、建立健全人畜共患病防控体系、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把人畜共患病的危害降到最低,必须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畜共患病防控体制和机制。

猜你喜欢

人畜病原体禽流感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禽流感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美国7月禽流感频发复关或延迟至明年二季度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发现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