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霉素处理对陈豌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1-02-10申承环

长江蔬菜 2011年10期
关键词:水浸发芽势豌豆

申承环

(青海省海东地区扶贫局,平安,810600)

豌豆(Pisum sativumLinn)属豆科(Fabaceae),以叶柄和叶片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在青海省海东浅山地区广泛种植,豌豆的豆苗萌发出2~4个子叶的幼苗,鲜嫩清香,最适宜做汤。而且由于它富含芥子油,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其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大量氨基酸,故经济效益较高。种子是植物所特有的贮存器官,若贮存过久,其生命力会逐渐丧失[1]。而人们研究发现,青霉素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对促进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效果。青霉素是由几种腐生真菌青霉素产生的,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各种螺旋体和某些放线菌具有强烈杀菌作用[2]。研究发现,青霉素可诱导植物α-淀粉酶的生成,提高高等植物体内SOD、POD酶活性,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别是对陈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具有极显著的作用。为此,研究了青霉素对豌豆陈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拓宽青霉素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并寻找新的提高陈种子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在青海省海东地区农业实验室、试验田进行。试验材料为充分成熟、籽粒饱满、活力正常的草原25号豌豆种子,由平安县种子公司提供。青霉素为华北制药股份公司生产的人体注射青霉素钠盐 (医药商店购买)。

1.2 试验方法

①青霉素溶液不同处理浓度对陈豌豆种子萌发 的 影 响 将 供 试 种 子 在 0,100,200,300,400,500 mg/L的青霉素溶液中浸泡12 h后,取出风干,直到种子含水量接近种子最初阶段的水分含量。以未浸泡青霉素的干种子(CK1)和水浸12 h的种子(CK2)为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100粒种子。

②青霉素溶液不同浸种时间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供试种子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内浸泡 6,12,24,48 h 后,取出风干,以水浸 12 h 后风干的种子为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100粒种子。

③不同浸种时间组合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共设 5个处理:A:用清水浸 6 h后再置入300 mg/L青霉素溶液中浸2 h;B:用清水浸2 h后再置入300 mg/L青霉素素溶液中浸6 h;C:用清水浸48 h后再置入300 mg/L青霉素溶液中浸2 h;D:用清水浸2 h后再置入300 mg/L青霉素溶液中浸48 h;E(CK):直接置入青霉素 300 mg/L溶液中浸泡6 h。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100粒种子。

将以上各处理和对照豌豆种子播于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于25℃恒温箱中催芽。每天统计发芽的种子数,以10 d内发芽数计算发芽率,以前7 d的发芽率作为发芽势,并计算萌发系数。

萌发系数GI=∑(Gt/Dt),式中Gt是第t天的发芽数,Dt相应于Gt的发芽天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青霉素处理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青霉素处理均可促进豌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增加。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系数均有所提高。 和 CK1、CK2相比,300,400,500 mg/L 3个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系数均有较大提高,差异极显著,但是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CK2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系数比CK1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7.82%,32.85%,10.42%。为了节省用药,建议批量种子以300 mg/L青霉素处理为宜。

2.2 青霉素不同处理时间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相同青霉素浓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均可提高豌豆种子的萌发速度、发芽率和发芽势。经300 mg/L青霉素溶液浸种处理48,24,12,6 h后,豌豆种子发芽率达到50%以上需历时3 d左右,对照则需7 d。用300 mg/L青霉素溶液处理48,24,12,6 h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46.46%,44.84%,43.84%,47.62%。各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12 h和2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处理6 h和48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处理48,24,12,6 h的萌发系数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300 mg/L青霉素溶液浸种时间以6 h和48 h为宜。从节省时间角度考虑,建议采用300 mg/L青霉素溶液处理6 h。

表1 不同浓度青霉素处理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2 300 mg/L青霉素不同处理时间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3 不同浸种时间组合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4 不同浓度青霉素处理对陈豌豆种子出苗状况的影响

2.3 不同浸种时间组合对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发芽势、发芽率、萌发系数以处理B和处理D优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表明先将种子浸于水中2 h后再用300 mg/L青霉素浸种6 h或先浸于水中2 h后再用300 mg/L青霉素浸种48 h的方法对于激发种子活力,提高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鉴于处理D的处理时间较长,故以选用处理B即水浸2 h后再用300 mg/L青霉素浸种6 h为宜。

2.4 不同浓度青霉素对陈豌豆种子田间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用不同浓度青霉素浸种处理的陈豌豆种子播种后,在田间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各处理田间成苗率以300,200,400 mg/L青霉素处理的最好,分别为59.1%,55.0%,54.2%,比对照提高了16%,11.9%,11.1%;尤其以300 mg/L青霉素处理田间实际成苗率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种子预处理实质上是种子萌发前的引发,其目的在于增强种皮透水透气性,提高种子吸胀率;激活种胚酶的活性、增强种子萌发时对环境胁迫的抗逆性;降低种胚抑制物质的含量,缩短或打破种子休眠,从而促使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前的引发有诸多方法,如低温、温汤(40℃)、吸湿-回干、赤霉素、壳聚糖、生长素、盐溶液、H2O2处理等。张卫华等[3]研究认为,引发处理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幼苗素质,增强抗逆性,从而间接节约种子用量,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益。此外,不同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效果也不相同[4~5]。 本试验中,以0,100,200,300,400,500 mg/L青霉素溶液对豌豆种子进行预处理,探讨了不同预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青霉素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均可提高豌豆陈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还可增加幼苗的根长、幼苗长度,以及幼苗鲜质量。其中,先用水浸种2 h,再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泡6 h的方法处理豌豆种子,可以缩短发芽天数、提高萌发系数、发芽势、发芽率以及田间成苗率,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1]湖南农学院.植物生理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2]李海航,潘瑞炽.青霉素在高等植物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5):1-6.

[3]张卫华,郝丽珍,胡宁宝,等.种子引发及其效应[J].种子,2004,23(6):49-51.

[4]张国萍,倪日群,赵新亮,等.水引发对干旱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2,21(2):20-22.

[5]李雷鸿.水分胁迫与盐胁迫对巴西盾柱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水浸发芽势豌豆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耐旱耐盐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分析初报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分析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叶保卫细胞的影响
富硒温泉水浸足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聚焦探头水浸检测下的频域合成孔径聚焦技术
落大雨,水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