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精及其一种人工伪制品的鉴别

2011-02-10王圣泉洪利琴

中国药业 2011年14期
关键词:黄褐色果核伪品

王圣泉,洪利琴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1],因其大小、形状的不同,又分别称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功能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精有较好的抗疲劳、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为临床常用补阴要药。笔者近来偶然发现一种黄精伪制品,起初以为是其中混有熟地,但经过鉴别,出乎意料的是,该批黄精竟然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制品。该伪品是用其他植物的果实加工伪制而成。在先后发现的两批黄精中,第1批竟然完全没有黄精,第2批掺伪率在90%以上。经检索相关文献,还未见有该种黄精伪制品的类似报道。因此,笔者在此将黄精正伪品鉴别结果报道如下。

1 正品

1.1 黄精[1]

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 cm以上,宽3~6 cm,厚2~3 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 3~10 cm,直径 0.5~1.5 cm。结节长2~4 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 mm。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 ~1.5 cm。

1.2 制黄精

临床使用的黄精一般为制黄精,黄精蒸制后的性状与生品有较大不同,饮片为不规则厚片,全体乌黑色,滋润,大小不一。质柔软而稍有韧性,有的相互粘接成团。随品种和切制片型的不同,有的表面可见横环节,有的环纹很不明显,横切面平坦,黑色或黄褐色,有的可见筋脉小点。味甜,带焦糖气,有黏性。

2 伪品

伪品为不规则的厚片,色乌黑、滋润,大小不一,质柔软,有的相互粘结成团。表面没有环纹,横切面平坦,黑色或黄褐色,味甜,有果脯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气味不明显。

伪品加热水浸泡,水液立显黑色,浸泡15 min后,搅拌,黑色水液下层稍显稠厚,如酱油状。捞出伪制品,大略呈椭圆形块片状,柔软而稍有韧性,粘接成团的大都已经松散开,有的表面黑色已大多褪去而呈黄褐色,可以看出伪品实际上是某种植物的果实。果实表皮皱缩,有的具显著的不规则纵沟纹,内表面大都带有果肉,有的明显可见较大果核去除后凹下的印痕,果实块片长3~4 cm。由于舒卷的程度不同,宽度1~3 cm,厚度一般在0.5 cm以内。

3 伪品来源的确定

鉴定的难度在于伪制品来源的确定。由于经过伪制加工,果肉、果皮的表面颜色、特征等遭到较大破坏,难以准确辨认是何种果实。笔者偶然在第2批伪品中挑拣出几个带果核的完整果实,经热水浸泡后果皮呈褐棕色,表面残留有银色毛绒,一端略尖,另一端有圆凹状果柄痕。果肉呈棕黄色。除去果肉,果核坚硬,呈棕褐色,稍显扁球形,表面近光滑,没有凹下的小孔穴,有不太明显的网状纹理。边缘一侧钝滑,一侧薄而锋利,并具沟状边缘。这与蔷薇科植物山杏 P.armeniaca L.var.ausu Maxim.的特征一致。

4 体会

果实类伪制品一般用于掺伪乌梅等果实类药材,而以果肉作为根茎类药材黄精的伪制品,目前未见有文献报道。加之其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与黄精基本相同,在药材验收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唯其表面没有环纹,是与黄精的主要区别。另外,该伪制品的性状也十分接近熟地,二者特征基本相同。若作为熟地的混伪品掺入,很容易被蒙混过关。希望同行在进货验收时特别注意,以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5.

猜你喜欢

黄褐色果核伪品
果核
阳光下的果核
长颈鹿
命运
瑟瑟的梦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中西结合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