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话”文化消极影响下的高校德育

2011-02-10

关键词:大话大话西游道德

王 蕾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基于“大话”文化消极影响下的高校德育

王 蕾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大话”文化解构崇高、讽刺搞笑的特点带来了青年学子政治观念趋向淡漠、集体责任感弱化、远大理想迷失、追求标新立异和自我意志崇拜等消极方面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教育方法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并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在教育环境上,加强道德实践教育,推进新时代的德育美育教育;在教育原则上,重新厘定审视师生关系,发展交往式德育教育模式,逐渐消除“大话”文化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大话”文化;消极影响;德育教育

从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在高校这块特殊的土壤上不断升温伊始,轻松、搞笑、幽默的“大话”文化受到青年学子的热捧;同时,“大话”文化也在逐渐影响、改变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大话”文化解构崇高、讽刺搞笑的特点带来了青年学子政治观念趋向淡漠、集体责任感弱化、远大理想迷失、追求标新立异和自我意志崇拜等消极方面的影响。怎样全面了解“大话”文化,理智判断和应对新情况下青年学生出现的新问题,是高校德育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大话”文化的由来及发展

“大话文化”又被称为“无厘头文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影响下,“无厘头”迅速窜红,风靡一时,快速进入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话语空间、行为空间和审美空间,构成无厘头文化。由于电影《大话西游》的巨大影响,这种文化浪潮被冠以“大话”文化。大话文本在文体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文学经典的搞笑模仿。在大话文本里,原本神圣、庄严的人和事物走下了神坛,变得现实、搞笑甚至带有卑微气息。作为一种创作风尚,这种现象在大众文化风潮的推动下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跨越多种媒介领域,借助网络等媒介扩大了受众群体,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热捧。实际上,“大话”文化是超越了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代表的是一种写作方式、话语类型、处事方式,当然也代表了一种文化态度。

1.《大话西游》:“大话”文化的源头

《大话西游》是一部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港产喜剧电影。1995年上映期间,因为其情节倒置、混乱夸张等原因导致票房惨败。然而在1996年年底,随着盗版VCD、网络电影在高校中的迅速传播,《大话西游》在内地高校中广为流传,其本身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大话西游》好看”以几何级数的传播速度,迅速在各高校中蔓延,大学校园的土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荒诞不经另类版《西游记》的开花结果。根据电影《大话西游》改编的各种版本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年轻人以高昂的热情反复欣赏、观看廉价盗版带来的另类经典。《大话西游》正式进入火爆期。影片展现的处世态度、话语表达方式也深深影响了处在价值观定型关键期的高校青年。

2.“大话”文化的发展和实质

随着《大话西游》的升温,带动了相关衍生物的蔓延。《大话西游》作为一个创作的灵感和摹本,备受一些大话作家和准大话作家的推崇,他们用这种创作模式穿梭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不同时空中,写出了大量的大话和准大话文学作品和评论,推动着大话文学的蓬勃发展,在高校校园中有了大量的读者。虽然《大话西游》中的爱情、道义、友情、亲情、责任等严肃主题因素构成了剧中最大的亮点,获得了高校学子的深深共鸣,并且一些优秀的大话类作品,如江南的《此间的少年》与今何在的《悟空传》也反映了具有严肃意义的社会话题和价值的深远意味,但我们不可否认,“大话”文化和消费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对于“文学经典”的消费。这种认可肆意解构经典行为的后果导致了青年对于传统的彻底否定。体现在认识论上,表现为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价值论上,表现为多元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二、“大话”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

“大话”文化在高校中的兴起,是和20世纪90年代后在我国广泛传播的后现代主义脱不开关系的,而高校学术前沿的地位,更为后现代主义在高校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大话”文化中大众狂欢、追求刺激、迷恋快感、打倒权威等特征是造成部分高校青年学子以自我为中心,将传统责任感剥离自身的原因之一。“大话”文化对于高校青年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上的观念淡漠和犬儒主义倾向

新时代的经济特征和开放性,大话一代思维的纵横捭阖,大众的积极响应和接纳,网络等传媒传播的发达便利,都是“大话文艺”流行的强大推动力。“大话”的支持者将它的出现和流行看作是一种民间话语权力的胜利。他们认为,“大话”这种开放式的自由话语形式是对抗精英文化和官方中心权力话语的一种有利武器,是打破文化禁锢的一种标志。普通民众通过创作、阅读、欣赏大话作品,找到了表达自我主张的途径,也增强了他们建立新的话语模式的信心。我们认为,“大话”文化确实具有一定思想解放的性质,但这种颠覆采取了非理性的、游戏性的立场。一味的戏说态度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对文学经典、英雄人物的解构,消解了制造偶像、树立权威的可能性,神圣形象走下神坛显示出亲民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受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解构方式的影响,由于这种怀疑和叛逆的精神没有正面的价值理念和人生理想的支撑,很容易转变为批判、怀疑和颠覆的反面极端,即人生的虚无主义和“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1]的犬儒主义态度,在破坏权威和经典地位的同时,也令人遗憾地出现了破坏真理探索机制的状况。在青年人身上,更多的表现为对参与政治的冷漠和得过且过、没有选择也不愿意选择的消极态度。

2.集体责任感的弱化和远大理想的迷失

笔者认为,自由的语言氛围和创作思维确实是打破文化禁锢的进步体现。但是,与话语自由相对应的信仰缺失和道德滑坡是“大话”文化未来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软肋。以现实情况来看,“大话”文化主要影响的群体多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高校学生。由于历史的特殊性,他们的成长环境具有“文革”后政治冷漠、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流行、消费主义被推崇的特点,“国家民族”、“人文关怀”、“英雄大义”是他们多在书本中遇到的宏大词汇,与青年的实际心理有着先天的鸿沟,再加上部分学校教育内容有脱离现实的倾向,进一步强化了“大话一代”蔑视权威、怀疑一切的叛逆心理。面对空洞、苍白的说教,“大话一代”对于集体责任感和远大理想等词汇持有更多的怀疑态度,更相信追逐现实利益对自己的好处,在现实面前,他们更趋向于顺应和妥协,以投机般的姿态追逐现实利益。

3.个性上的标新立异和盲目的自我意志崇拜

“大话”模式具有消解权威、挣脱思维定式的特点。《大话西游》等大话类文学、影视作品在高校中的迅速走红,和高校学生认可以调侃、捉弄、戏谑等方式对权威进行消费密切相关。在高校学子中得到认可并被自觉推崇的“大话”文化,深刻影响了青年一代表达话语、突出个性的方式,他们追求个性上的标新立异,更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权威的指摘和背叛来实现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以自我为中心”是80后独生子女倍受诟病的原因之一,而大话文化“肆意打倒权威”的特点进一步推动了80后盲目的自我意志崇拜。这种情况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多呈现为对他人、集体的不信任态度和缺乏建设性的合作意识。一方面,青年学生这种个性上的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和盲目的自我意志崇拜往往会带来缺乏集体、团队认同感所造成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的严峻挑战。

三、针对问题的应对研究

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得到青年学子追捧的“大话”文化不仅仅对经典话语秩序进行了颠覆和挑战,更是影响和破坏了经典背后所包含的道德秩序、美学秩序和文化秩序,这对我国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单纯的说教不但不能起到正面的说服作用,更因其与时代脱节的特点,导致高校青年学子的反感。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迫切而又重要。

1.在教育方法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并因材施教、加强引导

高校青年学生喜爱“大话”文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话文本轻松、幽默、搞笑,符合青少年的大众审美口味,以及针对社会不良方面的讽刺方式。这说明,青少年在个人喜好方面,是爱憎分明的。“道德教育的始点是对道德的认识,道德始点是对人的存在状态的认识,因此,道德教育的最根本始点就是对人的存在状态的认识。”[2]“大话”一代是面向现实的一代,他们懂得“隐忍”的重要性,但更注意到了“释放”的必要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理解年轻人这种情绪宣泄渠道,重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教育引导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从帮助学生实现成长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帮助他们锻炼理性判断是非的能力。

在推进青少年努力参与社会活动方面,要从青少年的认知和审美角度出发,和“大话”文化相对立的,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于“榜样”树立的重视性。在树立和推广“榜样”的同时,重视“榜样”在学生群体中的群众基础和认可程度,在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平台进行宣传的同时,还要努力实现“榜样”与学生群体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在宣传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对工作、学习方法的推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某一方面经过努力也能得到改善和认可,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宣传教育的正面作用,提高个体的积极参与意识;在培养青年学生正确责任感以及远大理想方面,德育工作者要意识到,青少年不是没有责任感和美好理想,而是在特定时期,怎样培养责任感和正确确立人生理想需要适当的引导,高校教师要深切地体会学生青春期的躁动,以自身成长的切身体会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少走弯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时,学校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对自己负责的重要性,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看待和对待自身的个性特点。

2.在教育环境上,加强道德实践教育,推进新时代的德育美育教育

在某些大话文本中,僵硬的教育模式以及苍白的说教成为被攻击、讽刺的靶子,成为被青年学生讽刺、嘲笑对象,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了打倒僵化体制的快乐,这是“大话”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受到欢迎的另一原因。这一情况反映了学生群体对于个人是否作为主体被尊重的极大重视。德育、美育课程的设置与相关知识的灌输,是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模式。这种通过学科设置、课堂教学面向学生进行传输的是“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道德的观念’是一种非亲身获得的符号性信息,无法付诸行动,也不能影响人的品德。道德的观念来自于个人的实践和切身的经验,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虽然道德认知是必要的,但道德教育不能从知识开始,追求道德知识的获得。”[3]这说明,高校青年对于德育内容的学习与接纳,这种过程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道德实践,如果只将德育教育实现的方法寄希望于课堂单向传输,在新时代的情况下终将失效。学者欧阳康在其《社会认识论导论》一书中指出:“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说,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以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情形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4]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们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以及实现途径等有足够清楚的自觉意识,他们有着极强的自我选择意识和反思主动性,讲故事和机械式的灌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并且很大程度受到他们的排斥,但是柏拉图式的对话却会越来越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愿意在美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并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实践活动设计、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等对学生欣赏美、接受美的能力产生良好影响,引导学生主动提高判断是非美丑的能力。

3.在教育原则上,重新厘定师生关系,发展交往式德育教育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大话”文化中强调打破权威、突出主体平等性的构建方式同样获得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在传统的规范式道德教育中,强调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慑于强大的道德权威,青年学生不得不禁闭自己的心灵、封锁自己的意志,主体的自主性、自由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在道德灌输中逐渐丧失。在“大话”时代,这种教育模式不但得不到学生的服从和认可,还沦为了被挖苦、讽刺的对象。反观“大话”文化之所以受到学生群体热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阅读和传诵大话文本和语句的同时获得了强烈的主体参与感,并有“与我心有戚戚焉”的阅读体验。

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借鉴“大话”文化的某些合理方面,把传统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姿态放低,运用交往式的德育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育沟通。“主体间的交往原则以承认师生生命主体的在场为前提,强调道德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生命间理解基础上的平等交往活动。学生在交往中被看作与教师同在的、同等的生命主体,有表达自我的自由,有独立判断和选择的权利。”[5]这种模式尊重了学生的成长需要,实现了教育交往的目的,体现了重视生命的道德性。这种交往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师教生受”的单一传输知识模式,在平等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为人处世、成长收获甚至曾经走过的弯路都可以成为和学生平等交流的素材,学生群体中宝贵的自主性、自由性、开放性和灵活性重新得到了激活,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度过焦躁的青春反叛期。

[1] 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4.

[2] 白翠红.论高校道德教育范式转型——从保守型道德教育转向发展性道德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3):77.

[3] 冯建军.生命视野中的道德与道德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4] 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5.

Solutions to Comic Talk’s Negative Effects on Moral Ed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L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UMT,Xuzhou 221116,China)

Comic Talk’s characteristics of deconstructing sublimity and its satirical and comic features have brought about the indifferent atitudes towards political affairs and lack of responsiblities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nowadays.Such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students include being at loss in the pursuit of ideals, enjoying doing something unconventional and unorthodox and being engrossed in self-worship,etc.. 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ll respect mor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ersonality or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s,an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meanwhil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ll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in ethics,carry forward moral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new times;besid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ll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 communicative modes of moral and aesthetic education,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that Comic Talk culture has had on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ic Talk Culture;negative effects;moral education

G641.0

A

1009-105X(2011)01-0109-04

2010-12-16

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 GC101490)

王蕾(1981-),女,讲师,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大话大话西游道德
大话西游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大话西游之品玩骐麟4K悟空播放机心得
遇险大话国
大话校园
大话压岁钱
《大话西游3》
论解构型影像系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大话西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