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预防糖耐量受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

2011-02-09田国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糖耐量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1年3月24日发表ACT NOW研究(Actos Now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abetes study)的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安慰剂比较,吡格列酮可使糖耐量受损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72%,但却与体重增加和水肿显著相关(N Engl J Med,2011,364:1104-1115)。

该项研究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检测吡格列酮是否可以降低成人糖耐量受损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共602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吡格列酮或安慰剂。平均随访时间为2.4年。每个季度检测空腹血糖,每年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依靠重复检测结果证明进展为糖尿病。

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在吡格列酮组为2.1%,在安慰剂组为7.6%,吡格列酮组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比为0.28(95%CI:0.16 ~0.49;P <0.001)。吡格列酮组48%的患者糖耐量恢复正常,而安慰剂组仅为28%(P<0.001)。吡格列酮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分别降低11.7 mg/dl vs.8.10 mg/dl(0.7 mmol/L和0.5 mmol/L),P<0.001]、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降低30.5 mg/dl vs.15.6 mg/dl(1.6 mmol/L 和0.9 mmol/L),P<0.00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分别为降低0.04%vs.增加0.20%,P <0.001)。吡格列酮治疗也与舒张压下降(分别为2.0 mm Hg 和0.0 mm Hg,P=0.03)、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率降低(31.5%,P=0.047)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增高[分别增加7.35 mg/dl vs.450 mg/dl(0.4 mmol/L vs.0.3 mmol/L),P=0.008]有关。与安慰剂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体重明显增加(增加量分别为3.9 kg vs.0.77 kg,P=0.001),水肿也更常见(发生率分别为 12.9%vs.6.4%,P=0.007)。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糖耐量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PPAR-γ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罗格列酮保护氧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通过减少HMGB1释放和上调DUSP8
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罗格列酮联合依那普利对腹膜纤维化大鼠的腹膜功能的影响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辽宁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吡格列酮疗效的相关性
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3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