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

2011-02-08黄若伟

电力勘测设计 2011年4期
关键词:电力设施宜昌城区

黄若伟

(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3)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

黄若伟

(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3)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供电需求逐年加大,进入“十二五”规划实施期,为了解决现有城市电网规模与架构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脱节问题,解决电力设施用地保护问题,可以通过编制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与城市总规衔接,纳入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统一、合力加强电力设施基础建设,确保满足社会进步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需求。本文试以湖北省首部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为例,从规划编制的组织策划、原则方法、流程梳理、难点剖析、体会与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

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

1 概述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推动城市规模扩展,供电需求逐年加大,特别是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有城市电网规模与架构暴露出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老城区现有电力设施分布与社会快速发展不适应、不协调,局部用电卡口严重,改扩建用地极其困难,进而影响社会发展;二是土地资源稀缺,新建规划区域电力配套设施规划不足,待建电力设施难于落实所址、廊道;三是电网规划未纳入城市总规控制,未考虑保护中远期电力设施通道,影响城市长远发展;四是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变电站及线路建设征地拆迁周期过长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和今后城市电网发展的主要瓶颈。根据发达国家与地区经验,可通过编制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与城市总规衔接,纳入城市控规管理,促使政府和电力系统统一布局、合力加强电力设施基础建设,预先保留电力设施建设用地与走廊,确保满足社会进步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需求。

根据大城市建设规划经验,开展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工作,可使城市总体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的电力专项规划,也是电网发展规划的深化,是电网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有序规划城市电力设施分布格局,可将电网规划中的变电站所址及线路廊道形成规划黄线,有效纳入城市规划管控体系,保障社会长远发展用电需求,促进城市电网建设的有序、顺利开展。

以宜昌市为例,2005年社会生产总值608.06亿元, 2010年底达1547.3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率为20.54%。到2010年底城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2亿kWh,城区全社会最大电力负荷为117.97万kW。2010年底城区共有220kV公用变电站6座,110kV公用变电站23座,35kV公用变电站3座。城区供电网架基本满足现有需求。但是,随着宜昌市“十二五”规划出台,描绘了未来5年发展的新蓝图: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别是省委“一主两副”战略定位,更促使宜昌加快建设特大城市,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城区面积将达160km2,常住人口160万左右。所以今后5年~10年,宜昌处在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这对电网规划建设水平、电力设施布局配套能力和供电服务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分析目前宜昌城区电网情况,由于“十一五”城市电网规划未实施保护,规划区域发生较大变化,几年前的电建可研结果已无法实施,城市快速发展使得网架结构不合理,各电压等级不匹配,分区负荷不平衡,供电质量恶化、运行可靠性降低,变电站(开闭所)用地规划和布点不合理、高压线路走廊受限、走向不合理、电缆地下通道缺乏、老旧电力设施改建扩建没有余地、用户接入困难等问题影响了电力设施建设的进度,制约了城区社会进步,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项目来源

一些发达地区规划编制计划来源于市政府规划部门,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业子规划进行编制,完成后纳入总规控制。湖北省因为从未开展这项工作,电力系统规划与地方社会发展规划有些脱接。为了加快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电源接入需要,解决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电力供应不足问题,建设布点合理、网架坚强、各级电压匹配、运行调度灵活的现代化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于2010年4月要求先行在武汉、宜昌两个城市开展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接任务后,在省市供电公司大力支持下,与宜昌市规划信息咨询中心合作,共同对城区社会发展规划和各方面用电情况及需求进行了仔细调查,收集详实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在湖北省率先形成会审稿,通过了两级专家评审,得到了宜昌市政府认可,进入规划公示阶段,有望成为湖北省首部纳入城市总规的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3 项目策划

由于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的编制涉及到多个单位与部门,建立各级领导机构十分必要。若有条件可成立以分管市长为首的市级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工作的总体领导,便于组织协调各单位共同开展工作。供电公司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实施规划编制的具体领导。设计院组成技术编制组,负责规划技术路线及内容的编制;组成布局落实组,负责规划站址、线路通道的黄线初步落实。

工作中应明确参与单位及部门职责,明确规划人员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市规划部门负责提供社会发展规划需求与政府要求,提供电子规划地图及相关资料,参与规划编制,负责规划布局黄线确认,负责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供电公司负责提供电力系统现状与建设规划,负责协调规划站址、线路廊道落实。设计院负责主要技术工作。

4 原则方法

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根据国家、省、市规划与建设相关法规条例、规程规范,结合实际开展规划编制。把握以人为本、安全可靠供电原则,与城市用地规划综合协调原则,根据需求增长合理预测原则,统筹兼顾、优化布局原则,保护自然、因地制宜原则,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控制原则,超前布局并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电力设施与城市规划物的关系,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做好规划的基础在于做好负荷预测分析,目前预测的方法很多,应该针对具体区域负荷分布特性、预测模型适应性选择适宜的预测分析方法。宜昌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为了尽量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相继采用了弹性系数法、增长率法、人均电量法、负荷密度法对城区2010年至2020年的电力电量需求进行预测,同时考虑电力需求的变动性,还选取城区大用户负荷报装需求进行数值校正,从而得到电力电量预测推荐结果。

为了细化论证预测的实际性,采用分组团分片区分析、多种方法预测比对形成高中低三种方案。三种方法预测的结果较为接近,根据宜昌经济及项目报装情况,城区电力电量结果推荐高方案。其预测城区最大负荷见表1。

表1 2010~2020年宜昌城区最大电力负荷预测

远期按城区饱和负荷计算,对城区电网远景布局进行相对预测,各组团负荷汇总到城区总负荷时考虑了负荷同时率,根据往年数据统计情况取0.85。如表2、表3:

表2 宜昌城区电力电量预测结果

表3 宜昌城区各组团近、中、远期负荷预测结果

同时也应用横向比较法,与世界各国典型城市及中国发达地区城市进行类比分析,预测电力需求走势。见图1、图2。

图1 宜昌城区各组团饱和负荷密度与国内外城市比较

图2 宜昌城区各组团饱和期人均电量与国外城市比较

5 规划流程

规划的编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规程规范;学习理解政府社会发展纲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学习电网规划,统一编制方向与思路。编制规划大纲、撰写计划,设计模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规划区域基本情况(包括区域经济、城市人口、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各产业或各行业产值、产量及大型工业企业产值、产量的近5年或10年的历史及规划综合资料);收集电力系统概况(包括地区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城市供电电源种类、装机容量及发电厂位置,城网供电电压等级、电网结构、各级电压变电所容量、数量、位置及用地,高压架空线路路径、走廊宽度等现状资料及电力部门制订的城市电网规划资料);收集负荷需求(包括近5年或10年的城区最大供电负荷、年总用电量、用电构成、电力弹性系数、城市年最大综合利用小时数、按行业用电分类或产业用电分类的各类负荷年用电量、城区居民生活用电量等历史、现状资料);收集其它资料(包括城市水文、地质、气象、自然地理资料和城市地形图,总体规划图及城市分区土地利用图等)。开展现状分析、计算,进行电力需求预测,进行电力供需平衡分析,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电力设施初步布局。会同规划部门现场踏勘预选站址、通道情况,初步确认后绘制地理位置图,形成会审稿。由主管机构聘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进行综合评审,评审修改通过后进行公示,最终形成送批稿报政府审批,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6 规划难点

发展难于预测。进入“十二五”时期,各地都在变速发展,特别是中部城市承接沿海地区工业二次转移浪潮,地方招商引资力度大、变化快,企业根据市场定产变数大、发展随机,现有政府规划未及时修订,规划跟不上变化,导致总规滞后,使得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依据不足。用户负荷申报不准,往往预测不准确,越到后期数值变形越大,权重选择难度加大,导致布局不全、不优、不实际,规划可操作性下降,前瞻性不易体现。

定址选线困难。越靠近中心城区站址、通道选取越困难。工业新区动力区预留不足,商业中心寸土寸金,居民住宅担心噪音,变电站(开闭所)落点受局限。城市中心不批架空线路,老旧架空线路实施入地改造,地下廊道建设投资大,没有完全形成;宜昌身处电源点中心,外围天空各种电压等级线路密如蛛网,线路通道迂回曲折、交叉跨越,经济优化不易,城市骨架拓展,电网改扩、迁移、新建通道选取均困难。

规划责任重大。从过程中看,往往地方需求偏大,规划黄线偏紧,专家评审偏严,超前性把握难度大,不易满足各方需求。如果由于系统规划水平不高,资料收集和分析不细致,理论依据不足,规划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可能造成预测不准,预计不足,一旦进入总规,可能造成未来站址、通道预留不足,后续发展受限的局面。

7 规划成果

经过电力供需平衡分析布局,预计宜昌市未来10年内将以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为基础,以葛洲坝电厂、500kV宜昌北、宜昌南变电站为电源支撑点,以220kV电网为主网架,以110kV电网为配电网的供电结构。形成葛洲坝和宜昌北供区、龙泉供区、宜昌南供区三片分供格局。到2015年底,城区将新增220kV公用变电站3座,110kV公用变电站新增8座,到2020年底,城区新建220kV公用变电站3座,达到12座,110kV公用变电站新建5座,达到36座。相应新建220kV线路16条,110kV线路40条。

我们常说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充分融合衔接的成果,该规划的编制一方面将克服城区电网独立发展弊端,减少投资浪费,提高城区电网安全运行效率,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和可靠性,确保电力设施建设按照规划确定的方向顺利进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使电网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为城市功能拓展、结构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8 经验建议

要持续坚持这项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支持,舍得加大投入;选派规划设计经验丰富、熟悉电网结构、了解地形及电力通道情况的优秀人力资源担当主设;工作认真负责,收集的数据详实,分析细致计算严谨,科学预测结论准确。主动与规划、土地等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密切关系,通过合作把双方的共同利益进行突出,各展所长,确保相互配合,破解电网发展难题,提升规划可操作性,实现双赢。

按照政府相关规定,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应采取多种形式公示于众,听取市民监督批评意见。但若采取完全公示方式,可能导致基础数据泄露,涉及电网安全运行。建议公示内容应控制在不涉及电网及相关机密范围内。

根据公示收集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积极申报政府认可,及早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实现专业规划与总规的对接,从而对规划确认的电力设施建设用地实施黄线保护。

目前,《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宜昌建设成为鄂西南及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km2。根据这一目标任务,宜昌市已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重点研究作为特大城市的城市规模、空间布局、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城市交通体系、环境建设、城市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强化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与“宜荆荆”城市群对接。鉴于宜昌市新的定位,可以预计总规将有大的变化,电力设施布局作为城市基础建设专项规划,下一步应结合总规变化,采取年度滚动修编方式,不断完善,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始终保持规划的科学性、预见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9 结语

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中长期的宏观规划,其前瞻性不容忽视。要把实现城区电网智能化的总体目标作为规划工作的基点,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城网未来的发展速度、规模、方向、性质,构建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布局框架。同时,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所以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深度相配合,与城市环境和经济承受能力相协调,做到近期服从远期,促进电网与城市共同和谐发展。不能只站在电网建设的角度为规划而规划,必须滚动修编,不断补充完善,在修编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妥善处理修改的先进性与实效性、弹性和韧性的关系,努力使修改后的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要为未来的发展留余地,把足够的空间留给更具智慧的后代去规划。

[1]Q/GDW,城市电力网设计导则[S].

[2]GB50293-199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S].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Research on Urban Electric Distribution Layout Work Out

HUANG Ruo-wei
(Yichang Electric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Yichang 443003, China)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led to a yearly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During the period of "12th Five-year" plan, we have been worked out the layout of urban electric power facilities connected with an overall city plan and brought it into the urban planning control systems in order to combat the deep-seate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ze and structure of city power grids; to rectify urban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dislocation issues; and rectify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land protection for power facilities.We intend to make a concerted effor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facilities and to ensure that the demands of social progress are met in regards to the safe and reliable supply of electricity. This document will use the primary professional layout plan of the electrical facilities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through organizational planning, carefully examined principles and methods, problem analysis, experience, suggestions and other aspects.

urban; power facilities; layout; planning.

TM715

B

1671-9913(2011)04-0063-05

2011-05-04

黄若伟(1961-),男,广东海丰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勘测设计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电力设施宜昌城区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分析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卷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浅析电力设施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