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灸联合体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

2011-02-06翟文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6期
关键词:胸廓强直性脊柱炎

翟文生

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常并发脊柱僵硬、驼背、髋、膝关节屈曲型强直。笔者采用督灸联合体疗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诊断参照强直性脊柱炎的改良纽约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1组20例和对照2组20例。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6~73岁,平均43.50岁;病程2~28年,平均16.40年。对照1组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 14~78 岁,平均 44.22 岁;病程 1.5~30 年,平均 15.10 年。 对照2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5~75岁,平均43.10岁;病程 2.5~25 年,平均 14.60 年。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督灸联合体疗。督灸一年四季都可,避免阴雨天气。取穴:督脉上从大椎穴到腰俞穴止。敷料为麝斑散(麝香 0.5g,斑蝥 3g,丁香 1g,肉桂 1g,甘遂 2g),大蒜捣烂成泥500g,陈艾绒200g。患者仰卧床上裸露背部,脊柱上作常规消毒,涂上蒜汁,在脊柱正中线撒上麝斑散,并在大椎穴到腰俞穴之督脉处铺敷2寸宽、5分厚的蒜泥1条,然后在蒜泥上铺成如蛇脊背状的艾炷1条,点燃头、身、尾3点,自然烧灼,燃尽后继续铺艾炷施灸,一般以2~3壮为宜。灸闭移去蒜泥,湿毛巾轻轻擦拭脊背。灸后若起泡,令其自然吸收,消毒纱布敷于脊背上并固定。每月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灸后1个月内禁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物,禁冷水洗浴。体疗(腰背部功能锻炼)采用(1)燕飞动作:患者俯卧位,双手搭于腰部,同时抬头及双下肢,如燕飞翔,可据患者时间安排每日次数,每次约坚持20min。(2)拱桥动作:患者仰卧位,将腰部向上提起,如拱桥状,先可练习5点支撑,即双足、双肘、头部5点支撑,逐渐达到3点支撑,即双足、头部支撑,可据患者时间安排每日次数,每次均坚持20min。对照1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加TDP照射治疗。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华佗夹脊穴,常规消毒后,将0.33mm×40mm的毫针垂直刺入穴位皮肤,深约1.5寸,提插捻转取得针感后用TDP照射,治疗时间为1h,每日1次,每周休息 1d,30d为 1个疗程。对照2组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前3d每次0.25g,每日 3次,第4日开始每次 0.5g,每日3次,第 10日开始每次0.75g,每日3次。此后均为每次0.75g,每日3次;同时口服白芍总苷(三九医药深圳南方制药厂出品,每粒含白芍总苷300mg)每日1.8g,分3次服用。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疗效标准[2]痊愈:受累部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指地距、枕墙距恢复正常范围内,胸廓活动度>3.5em,免疫球蛋白、补体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检测结果正常。 显效:受累部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指地距比原来下降20cm,枕墙距比原来缩短10cm,胸廓活动度>3.0cm,免疫球蛋白、补体C、LTT、A/G、CRP等指标检测结果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有效:受累部位疼痛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改善,指地距比原来下降 10cm,枕墙距比原来缩短5cm,胸廓活动度2.5~3.0cm,免疫球蛋白、补体 C、LTT、A/G、CRP 等检测指标有所改善,生活能够自理。无效: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1组及治疗2组(P<0.05 或 0.01)。

表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AS 属中医学“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范畴。 病因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瘀血阻滞经络为主。 骨痹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属于“五体痹”之一。《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其发生与脑、肾和督脉有关。病在脊柱属督脉,督脉起于胞中,行于脊里,上通于脑,并与肾相络,与六阳经相会,统帅一身阳气。病变部位在肌腱与骨膜附着点,累及筋骨。肾主骨,肝主筋,筋骨之病乃肝肾之病。肾主精,肝主血,肾与肝,即乙癸同源,精血互化,互为补充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发病机理主要是因肾与督脉阳气衰弱不能温煦腰脊,肝肾精血亏虚不能濡养筋骨,风寒湿诸邪乘虚侵袭腰部而成[3]。发病特点是邪痹经络、损伤正气、聚湿生痰、瘀血停滞。治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祛瘀通络,邪痹日久化热者,则清热除湿。笔者依据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突出的治疗原则,用督灸外治方法,以AS的病位为治疗靶点,进行局部治疗和整体调整。故选用走串力强且易于透过皮肤的麝香、丁香以通经活络;斑蝥、甘遂攻逐水饮以祛痰。在督脉施术灸法以温阳散寒、通调经脉。中药外敷与督脉诸法合用,共奏振奋阳气、驱邪外出、通经活络的作用,达到邪气得祛,经脉通畅,疾病自愈的目的。体疗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胸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督灸加体疗联合治疗AS,集中药外治法、督脉灸法、发泡疗法和运动疗法为一体,能激发机体识别疾病和抗御疾病的能力,调动自身的内在因素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血管的通透性,使疾病日趋康复,且无不良反应,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发扬了中医治病的特色和优势,安全且可靠。如患者年龄较小,病情较重者,可加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和慢作用类抗风湿类药 (如柳氮磺吡啶、氨甲蝶呤等),以尽量避免因病情得不到控制而造成患者终生残疾。

[1] 王虹.麝斑散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1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1):30-31.

[2] Andersen JJ,Baron G,Van de H,etal.Ank losing spondylitisassessment group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shot term improvement in ankyiosing spondylitis[J].ArthritisRheum,2001,44(11):1876.

[3] 朱现民,冯毅慧,胡兴旺.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9例[J].中医杂志,2009,50(7):659.

猜你喜欢

胸廓强直性脊柱炎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意义探究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