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2例

2011-02-06兰小华胡志浩周立峰姚纯俭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6期
关键词:丹红基底缺血性

兰小华 胡志浩 周立峰 姚纯俭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内科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因是颈椎退行性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物质(包括脂肪沉积,纤维斑块,钙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损害(出血溃疡和血栓)[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约占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是中老年人好发的脑血管病。笔者应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0年10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病例84例,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年龄>50 岁;(2)以头晕、眩晕为主诉,伴复视、视觉障碍、头痛、呕吐、头面麻木、肢体无力等,体征主要为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缺损,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Horner综合征等,具有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性表现;(3)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和(或)头颅CT/MRI显示脑干/小脑梗死;(4)排除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后循环出血,颅内肿瘤,以及心脏血液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57~78岁,中位年龄68岁;其中椎其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32例,脑干梗死5例,小脑梗死5例;高血压病34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30例。对照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 54~79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椎其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脑干梗死6例,小脑梗死5例,高血压病36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32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均每日1次。对照组以血塞通注射液0.4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均以14d为1疗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调脂,后循环梗死的给予脱水,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执行。痊愈为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显效为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轻微,但不伴自身或景物的旋转及晃动感,可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为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身或景物的旋转及晃动感;无效为治疗前后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 χ2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仅有2例致血压轻度升高,但影响治疗,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加上骨质增生,压迫通过椎动脉孔的椎动脉,使管腔狭窄加重,甚至阻塞或增生的骨赘刺激绕椎动脉外壁的交感神经丛,或刺激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交感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椎基底动脉痉挛而产生眩晕。特别是供血周围前庭内听动脉,从基底动脉呈直角走向内耳,该动脉纤细,又是终末动脉,缺少侧支循环。每当血压偏低或扭转颈位时,内听动脉缺血尤其突出[2]。

盐酸丁咯地尔具有肾上腺受体的阻滞作用,能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黏度,使红细胞变形能力提高,而改善前庭系统的供血,促进内耳微循环,减轻内耳淋巴缺血性水肿。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的主要药效成分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药理实验证实丹参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抗氧化及动脉硬化作用。红花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和改善纤维蛋白溶酶活性[3]。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应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和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和脑梗死,过去临床大多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属本虚标实证。随着医学发展,检查设备的更新,对本病的病因病理病机认识也进一步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是病理基础,栓塞是最常规的发病机制。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应根据后循环短暂缺血发作或梗死的病因进行,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血管内成形和支架植入等。丁咯地尔的药理作用包括以下方面:(1)其有竞争性抑制血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能受体,且它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使周围及中枢血管扩张;(2)其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改善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变;(3)丁咯地尔有非特异性的轻微的钙拮抗作用,可缓解缺血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现象;(4)丁咯地尔能上调缺血区血浆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可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5)丁咯地尔使缺血再灌注的脑组织炎性因子 TNF-α,IL-1β 的表达下降[4-6],从而减少再灌注损伤。丹红注射液有显著改善微循环及多途径抗凝溶栓作用,且可保护血管内皮,消除动脉粥样硬化始动因素,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丁咯地尔和丹红注射液联用具有明显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2]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3] 郭艳萍,谌河琴,王昭兰.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34.

[4] Diamantopoulos E J,Grigoriadou M,IfantiG,etal.Clinicaland hemoheologlical effects of buflomedil in diabetic subjectswith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J].IntAngiol,2001,20(4):337-344.

[5] 谭玉明.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3(4):378-379.

[6] 郭建红,李惠彪.丁咯地尔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TNF-α 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0,13(9):47-48.

猜你喜欢

丹红基底缺血性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