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兼施治疗晚期癌性不全性肠梗阻23例

2011-02-06白建平朱燕娟吴万垠温丽莉吴巧玲罗晓兰张海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6期
关键词:针药癌性承气汤

白建平 朱燕娟 吴万垠 温丽莉 吴巧玲 罗晓兰 张海波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晚期原发或转移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对于常规手术无法解除梗阻及去除病因的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不仅要承受呕吐、腹痛、腹胀、无法进食等病痛的折磨,而且可能还要承受放弃治疗的精神痛苦。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主张以合理的姑息治疗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一些研究显示,中药外敷、灌肠,针刺在防治癌性肠梗阻中的作用,为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笔者以中药外敷、灌肠、针刺结合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 2005年 5月-2009年9月肿瘤专科住院患者45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外科学》(第5版)中肠梗阻的诊断标准,Karnofsky评分(KPS)≥50分。针药组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5~79岁,平均(58.91±14.33)岁;其中结肠癌 11例,直肠癌 5例,胃癌 3例,卵巢癌2例,十二指肠癌1例,胰腺癌1例。中药组22例,男性 14 例,女性 8 例;年龄 39~75 岁,平均(61.50±10.64)岁;其中结肠癌11例,直肠癌5例,胃癌3例,卵巢癌1例,胰腺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通过临床、腹部CT检查明确为肿瘤腹腔转移,已无再次手术切除指征。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预防感染等治疗,中药组加用中药外敷、灌肠;针药组以中药外敷、灌肠,结合针刺构建综合治疗方案,均以7d为1个疗程。中药敷脐:将吴茱萸250g和粗盐250g混匀用棉布治疗巾制成1个盐包,用高温加热2~3min,取出待温度适宜,置患者脐部(神阙穴)及周围,患者取仰卧位,每次30min,每日2次。中药灌肠:以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15g(后下),玄明粉 10g(冲),枳实 15g,厚朴 15g,桃仁 15g,半枝莲 30g,白花蛇舌草30g等],按常规液150mL作灌肠用,每日1次,温度在39~41℃左右装入治疗碗,用注洗器抽吸药液后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并将肛管轻轻插入15~20cm,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将药液缓慢注入。操作完毕转为右侧卧位,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1~2h以利吸收。针刺: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脾俞、肾俞,患者取仰卧位或侧位,皮肤常规消毒,垂直进针1.5寸,诸穴均施提插捻转补泻法,每5min行针捻转1次,留针30min。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治疗后肠梗阻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KPS评分。

1.4 疗效标准 依照文献[2]拟订。完全缓解: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及排便均正常,腹部无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腹部X线片示无异常。好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缓解,肛门排气排便,腹部无或有轻压痛,但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X线片仍见肠腔内有气液平面。无效: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不见减轻或加重,甚肛门无排气、排便,腹部压痛明显,或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X线片较治疗前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肠梗阻缓解率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两组肠梗阻缓解率相近(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肠梗阻缓解率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针药组KPS评分提高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

表2 针药组、中药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 (分,±s)

表2 针药组、中药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 (分,±s)

与中药组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针药组 23 53.48±4.87 76.52±8.32△中药组 22 52.73±4.56 65.91±5.90

3 讨 论

癌性肠梗阻属于中医学“肠结”等范畴,其发生机制为正虚湿瘀毒蕴结,腑气不通,使脾胃升降失常,胃失和降,脾失升清而表现为痛、呕、胀、闭症状。治疗以“通”为用。本观察采用中药外敷、灌肠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结合针刺整体调整以施治。吴茱萸辛散苦泄,外敷具有暖肾温脾、下气降逆止痛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对胃肠道有双向调节作用[3]。神阙穴是任脉的重要腧穴,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转枢、承接上下的作用。脐部没有脂肪组织,具有良好的感受和传导功能[4]。通过吴茱萸炒盐外敷神阙穴可调节内脏及组织的生理活动。

中药灌肠方以大承气汤为主加减以理气化瘀、泻下通腑。研究表明,大承气汤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改善腹腔内血运及肠壁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坏死组织吸收及抗菌[5-6]。再配伍攻毒抗癌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诸药合用有促进肠内毒素排出、抗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功效。

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是治疗胃肠腑病之要穴,针之有疏导阳明经腑气、利胃降浊的作用。针刺足三里穴对高张力、运动亢进的肠道运动具有抑制效应,而对低张力、运动弛缓的肠道有兴奋效应,可促使肠道运动[7]。上、下巨虚为大、小肠经的下合穴,能通调肠腑行气导滞。补脾俞、肾俞寓从阳引阴,调先后天之本以扶正。诸穴共奏通腑消滞、补脾益肾之功。

本观察中针药组在缓解肠道梗阻方面较中药组显示增高的趋势,且显著提高KPS评分,但本观察为非随机对照,且病例数偏少,为优化治疗方案以发挥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仍需进一步研究。

[1] 于世英,王杰军,王金万,等.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07,29(8):367.

[2] 陈贵廷,杨思澎.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272.

[3] 张明发,范荣培,郭惠玲,等.温里药对小白鼠胃排空及离体兔小肠活动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4,25(12):63-65

[4] 肖金良,杨孝芳,施杨婉琳.神阙灸治病机理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0,42(6):4.

[5] 李文,郑芳,张集圣.大承气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重要脏器血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9,5(2):114.

[6] 金伟飞,王仲迪.复方大承气汤灌胃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0):1301.

[7]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3.

猜你喜欢

针药癌性承气汤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