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型鼻息肉致蛙鼻1例

2011-02-01曾祥悦李志刚李玉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肉样鼻息肉人民卫生出版社

曾祥悦 李志刚 李玉环

复发型鼻息肉致蛙鼻1例

曾祥悦 李志刚 李玉环

蛙鼻;复发型鼻息肉;医案

1 病例

鼻息肉临床多见但导致外鼻畸形者鲜见,我科曾见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73岁,因鼻塞4年于2010年9月6日入院。患者自14岁起,即确诊为鼻息肉,因家庭条件差直到近30岁时才行第一次手术。60年间反复发生鼻息肉,此后曾行局麻鼻息肉摘除术4次。4年前再次出现鼻塞,呈持续性,渐进性加重,并脓涕,张口呼吸,特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外鼻畸形,呈蛙型鼻(图1),双侧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新生物至鼻前庭,副鼻窦 CT冠扫示:全组鼻窦炎,鼻中隔左偏,双鼻腔软组织影(图2)。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Ⅲ型三期,9月8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术中见双鼻腔充满荔枝肉样息肉,鼻中隔穿孔,双侧筛窦,中鼻甲,钩突明显骨质炎性增生,双侧筛窦、上颌窦窦腔充满脓性分泌物,窦壁水肿。术后病理诊断为:双鼻腔息肉。

图1 外鼻畸形

图2 副鼻窦CT(冠位)

2 讨论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道、中鼻甲及筛泡等处。病史较长的双侧鼻息肉,过多、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即两侧鼻背变宽、膨大,因形似蛙腹而称之为“蛙鼻”,此时,两侧前鼻孔多可见到息肉。CT扫描可见鼻腔内软组织影,病理学表现为息肉组织呈肥厚及极度水肿现象,其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表面有复层柱状上皮覆盖,常无纤毛。无神经支配,仅有少许血管分布[1]。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主要为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息肉,术中应根据病情,同时对鼻窦炎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为防止复发,术后可局部用雷诺考特喷鼻剂,定期复查,跟踪随访[2]。近年来,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鼻部疾病的重视,临床已很少见。长期以来认为其病因是鼻粘膜水肿,一直采用手术治疗,由于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手术的效果并不满意。由于影像学的进展,鼻内窥镜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鼻息肉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都有了新的认识,但距离完全阐明还有距离。临床研究早就发现有一类鼻息肉比较特殊,其特点是双侧性、多发性和弥漫性,术后息肉复发率相当高。近年来学者们将这类鼻息肉称之为鼻息肉病(nasal polyosis,nasal polypdisease),以区别于一般的鼻息肉。本例患者即属这一情况。

[1] 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4-267.

[2] 郑立中.耳鼻咽喉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7-78.

10.3969/j.issn.1672-2779.2011.01.121

1672-2779(2011)-01-0153-01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0-12-08)

河北省唐山职业技术学院(063000)

猜你喜欢

肉样鼻息肉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低钠盐酱牛肉贮藏品质的变化
葡萄皮提取物协同冰鲜对牛肉的抗氧化效果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探究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对鸡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