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海峡两岸的医药卫生期刊诞生

2011-01-26文图中国医药科学封邑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医药科学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封邑生

王陇德、彭玉等150多位各界人士出席

2011年1月15日,本刊在北京举行隆重的创刊庆典暨新闻发布会。在庆典大会上,业内人士认为,本刊的成功创办,标志着我国医药科研领域又增加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的交流、传播平台,同时还标志着我国第一份主要面对海峡两岸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期刊诞生。

贵宾云集,深寄厚望

从上午10时签到开始,记者看到: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陇德,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本刊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张鹤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于生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执业药师协会会长张文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学田,卫生部规财司原司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自林,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龙致贤,全国政协科教卫文体委员会办公室原局长贺乃新,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宋树立,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综合处处长董毅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喻萍等3位该局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沈毓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王北婴,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汪忠镐,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张胜林,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纪明,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宗淑杰,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李秀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肖梓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穆大伟,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秘书长邹长征和来自国家相关机构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时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共150余人陆续来到会议现场,出席当天召开的创刊庆典暨新闻发布会。

趁庆典尚未开始的间隙,记者分别采访了于生龙、房书亭、龙致贤、汪忠镐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他们纷纷表示,这份杂志的创刊,是海峡两岸医药卫生界的大好事、大喜事,并分别对本刊创刊之后的工作,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并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房书亭先生兴之所至,还“七步成诗”,并现场泼墨,留下了一幅字体豪放、意境高远的七言古诗:“‘医药科学’一奇葩,寒冬腊月香京华。梅花俏自漫天雪,文喜不平憎命达。”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寄托了对本刊创刊的美好祝愿。

上午11时,在欢快的乐曲中,《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创刊庆典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隆重开幕!

新春新愿,重任在肩

创刊庆典暨新闻发布会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方俊主持,该会会长赵同彬致欢迎辞。

赵同彬在致辞时,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该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的大致情况,之后他说:“为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功能和专业期刊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医药信息和学术的交流,协会还积极兴办符合本协会宗旨、有利于两岸医药卫生交流的媒体,《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就是本协会主办的第一本医药卫生科技期刊。”

赵会长还说:“《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的成功创办,必将成为促进两岸四地医药卫生信息交流的媒介平台;必将对两岸四地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未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将不遗余力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杂志发展的各种资源,支持和配合《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的各项工作。”随后,他豪情满怀地说:“我相信,《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的创刊,必将成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中的一大亮点……”

接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综合处处长董毅敏,向到场嘉宾宣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创办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的“新出审字[2010]686号”文件:《中国医药科学》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1—6006/R,主管单位为卫生部,主办单位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办刊宗旨为:报道医药研究进展,反映医药发展动态,推广医药创新成果,普及医药适用技术,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探讨医药工作热点,服务医药科学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促进我国医药科学发展。

随后,董处长对办好本刊作了明确要求。他说:“希望《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这个新生的团队、年轻的团队,在主管、主办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办刊宗旨,严格恪守国家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采编制度和工作流程,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办刊队伍,使《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双效’丰收,办成国内外一流的行业期刊……为我国医药卫生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董毅敏处长讲完话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刊社长、总编詹洪春走上发言席,向所有来宾介绍了本刊前期创办工作和其他相关情况。他说:本刊的创办,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与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和各级领导、业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了刊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写了:“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的题词。杂志社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出任主任委员,50多位国家和省级医药卫生主管部门、专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多位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的顾问委员会;同时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专家出任本刊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审队伍;而且还聘任了胡大一等近20位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为本刊栏目主编。他们对刊物的诞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随后,詹洪春社长面向会场深致谢意,“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全体员工,向所有给予我们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的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热烈的掌声过后,詹社长详细介绍了本刊的办刊宗旨和方向:“在未来,本刊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始终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的办刊方针,秉承‘报道医药研究进展、反映医药发展动态、推广医药创新成果、普及医药适用技术、交流医药临床经验、探讨医药工作热点、服务医药科研人员,促进医药科学发展’的宗旨,紧紧围绕我国医药卫生发展大局,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客观、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及时、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深入、有力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和中国医药科学发展。同时本刊还将及时报道港澳台新医药科学进展信息。报道内容不仅涵盖医药基础研究、医药教育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各个学科,还将涉及医疗器械装备研究与应用、医疗机构和药品企业的科学管理与监管等领域。同时,我们将致力于宣传医药科研人员的卓越贡献,为优化医药科研人员的科研环境建言献策;鼎力捍卫医药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揭露医药伪科学和打击医药领域的欺诈行为!努力将本刊打造成为广大医药科研人员和热心于医药科学事业的人们进行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的坚实平台和精神家园。”

发言临结束时,詹洪春社长充满期待地说:“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朋友,春天来了,万木争荣。《中国医药科学》犹如一个沐浴着春风春雨,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出生的婴儿,需要爱心和呵护;也像一棵初生的嫩草,需要阳光和雨露!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殷切期待着来自于您的温暖!”同时他表示,“我们将与全国的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人员,及所有与医药科学相关的人员携手并肩,同沐风雨;我们将与中国医药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一路同行!”

接下来,国家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宋树立代表主管单位对本刊的成功创办寄予了真诚的祝贺,随后她说:“近些年,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在各个专业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就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而言,正是各种、各类媒体,及时、迅速地把这些成就,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社会,才使我们医药卫生领域的各项工作成就为世人所知、为社会所理解,并获得了来自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医药科学》创刊之后,我希望杂志社全体员工,在主管、主办单位的指导下,在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所有热心于支持医药卫生事业的朋友们的关心支持下,能够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各方面加强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正确使用人民群众赋予的话语权,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传播医药科学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局,尽到一份行业媒体的社会责任!”

对本刊以后的工作做了明确要求后,宋树立主任表示:“卫生部新闻办一定为《中国医药科学》及所有卫生部主管报刊,做好后勤保障及其他协调工作,尤其是像《中国医药科学》这种新创办的媒体,我们将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殷切期待《中国医药科学》杂志能够早日成为宣传报道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为时不远!”

揭牌颁证,开启未来

缤纷的礼花从天而降,欢快的乐曲萦绕耳畔。在礼花、音乐和掌声中,本刊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陇德、副主任委员彭玉走上主席台,为本刊揭牌!

铭刻着本刊社名的铜牌,覆盖在一块喜庆的红绸之下。当王陇德、彭玉共同揭开那块代表着热烈和希望的红绸时,金光灿灿的社牌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在全场所有人热烈的掌声祝福中,《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的未来,由此启开起步、发展,并走向美好明天的帷幕!

揭牌仪式结束后,王陇德、彭玉为杂志顾问代表肖梓仁、李青颁发聘书;随后,两位领导又与赵同彬、詹洪春一起,为当天到会的栏目主编代表、编委代表、审稿专家代表范金财教授、刘迎龙教授、马建民教授、王建东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颁发聘书。

记者看到,在当天的创刊庆典和新闻发布会上,20多位受聘该刊的顾问、编委、栏目主编代表,在热烈的掌声中,欣然接受了由王陇德、彭玉、赵同彬、詹洪春颁发的聘书,并纷纷表示:以后将全力支持《中国医药科学》的各项工作。

于生龙副理事长作为本刊顾问代表,在讲话时由衷地表示:“能够在《中国医药科学》创刊之际,担任这家杂志的顾问,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并与大家一起见证这本杂志的创刊盛典,我感到更加高兴。”

从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刚刚闭幕的2011年工作会议上对于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部署开始,做过多年国家中医药行政领导工作的于生龙顾问,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本刊今后的办刊方向,殷切地提出了他的期望。他说:“今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战略规划的第一年,这不仅对中医药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关键的一年,同样,对于新创刊的《中国医药科学》杂志,既是起步之年,更是难得的机遇。所以我认为,杂志能不能做好‘十二五’期间我国中医药的报道、宣传工作,也是检验这本新杂志各项工作能力的标志之一。因此,我殷切希望《中国医药科学》真正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拿出更多的版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随时关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时报道我国中医药科学的各项成果。通过媒体的传播,使中医药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

之后,于生龙顾问坦率地表态说:“我和《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的詹社长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以前,我们在工作上就有很多交往,因此,借此机会,我想说明一点的是,既然是杂志的顾问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就不会‘顾而不问’。一定会以一个老医药卫生工作者的身份,在杂志社需要时,尽到一个顾问的责任,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医药科学》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及其他的顾问、编委和栏目主编们,能够进一步支持这本新刊的各项工作!”

中午12时,本刊创刊盛典暨新闻发布会在全场的欢笑、掌声和殷切祝福中圆满结束!

然而,面对各位嘉宾的殷切期待和重托,面对杂志社以后的发展之路,詹洪春社长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他由衷地坦陈:“……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全国一千多家医药卫生期刊激烈竞争的市场态势,以及国外期刊对国内优秀医药科研论文的争夺情况,办刊难、办精品科技期刊更难。但我坚信,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主办单位的领导下,有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所有朋友的鼎力支持与呵护,有本刊顾问、编委、栏目主编、审稿专家和广大医药专家、学者的关心与帮助,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和新闻出版法律、法规,认真按照《中国医药卫生期刊质量要求和评估指标》、《中国医药卫生期刊编排规范》要求,以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恪守‘关注医学热点,崇尚研究创新,鼓励百家争鸣,倡导诚实守信’的办刊理念,不断提高编审速度和报道时效,通过我们优质、高效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热情,一定能够赢得医药卫生界更多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参与,《中国医药科学》一定能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成精品!一定能够成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媒介与桥梁!”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医药科学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科学拔牙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