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田间试验初报

2011-01-25季清娥黄居昌杨建全陈家骅

武夷科学 2011年0期
关键词:引诱剂丁香酚实蝇

高 扬, 季清娥, 王 波, 黄居昌, 杨建全, 陈家骅

(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俗称果蛆,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寡毛实蝇属(Bactrocer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1-2]。该虫原产自东南亚,近些年传入我国广东、福建、海南、云南、广西、湖南、贵州、四川、台湾等地区。该虫寄主广泛,繁殖力强、发育周期短、适应力强,危害猖獗[3]。目前橘小实蝇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释放寄生蜂、不育雄虫应用技术和蛋白饵剂诱集,其中蛋白饵剂是近几年国内外迅速发展的防控实蝇类害虫的一种重要措施[4-6]。蛋白饵剂有2种田间使用方式,一是悬挂诱集法,将少量蛋白饵剂放入诱捕器内进行诱集;二是点喷诱杀法,在蛋白饵剂中添加少量农药,进行点喷,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取食后通过触杀或胃毒的作用方式将其杀死[7]。鉴于此,于2010年8月-9月在福州龙台山生态园对蛋白饵剂田间使用方法以及不同诱剂的引诱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蛋白饵剂的田间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

蛋白饵剂为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生产;甲基丁香酚为江苏禾丰生化研究所生产;Prima为马来西亚Pupuk Alam公司生产;诱捕器为佛山顺德容桂利合塑料五金厂生产; 试验地设在福州闽侯龙台山生态园,纽约荷脐橙占地约1.4×104m2。

1.2 方法

1.2.1 蛋白饵剂田间使用方法

(1)悬挂诱集法:将蛋白饵剂原液分别稀释0、1、2、3、4倍,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量取30 mL加入到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在距地面1.5 m高的脐橙树上,尽量挂在遮阳避风处,随机区组排列,诱捕器均间隔30 m。在悬挂诱捕器后每天检查记录诱捕橘小实蝇数量,每次调查后清空诱捕器内橘小实蝇,直至不能诱捕到橘小实蝇为止。重复3次。

(2)点喷诱杀法:将蛋白饵剂原液分别稀释0、1、2、3、4倍,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将30 mL蛋白饵剂溶液和一定量的阿维菌素混匀后均匀喷洒在1 m2的白布上面,于早上7:00时平放在脐橙树下,每隔1 h检查记录诱捕橘小实蝇数量,每次调查后清空白布上面的橘小实蝇。重复3次。

1.2.2 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A.甲基丁香酚,试验用量3 mL·瓶-1;B.Prima,试验用量30 mL·瓶-1;C.蛋白饵剂,试验用量30 mL·瓶-1;空白对照(CK).清水,试验用量30 mL·瓶-1。悬挂后间隔2、4、6 d统计检查诱集器内实蝇类种群数量,注意每次统计后清空诱捕器。重复3次。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均经SPSS Statistics Base 17.0 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饵剂悬挂诱集法

从表1可以看出,蛋白饵剂稀释倍数越大,引诱橘小实蝇数量越少;蛋白饵剂原液与稀释1倍的蛋白饵剂溶液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在8 d内基本上可以引诱橘小实蝇约30只。采用悬挂诱集法时,前3 d的引诱效果比较好,从第4天开始,引诱数量逐步减少。

表1 不同稀释倍数蛋白饵剂诱集橘小实蝇数量1)Table 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lution of protein bait on captured individuals of the insects

1)表中数据均为3个诱捕器的平均值,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其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其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

2.2 蛋白饵剂点喷诱杀法

从图1可以看出,在喷洒蛋白饵剂混合液2 h后,诱杀橘小实蝇数量达到高峰,最高诱杀数量为8只,6 h后,诱杀数量达到底点,到10 h时,基本已经无诱杀效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在P=0.05水平上蛋白饵剂溶液与稀释1倍液、稀释2倍液诱杀效果无显著差异,与稀释3倍液、稀释4倍液和稀释5倍液诱杀效果显著差异;而且其差异显著性在前4 h表现明显。

图1 不同稀释倍数蛋白饵剂1 d内不同时段诱集橘小实蝇数量Figure 1 The trapped number with different dilution of protein bait at different time of the day

图2 不同时间段蛋白饵剂点喷诱杀橘小实蝇数量Figure 2 The killed amount of fruit flies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 by bait-point-spray method

从图2可知,蛋白饵剂点喷诱杀橘小实蝇时主要集中在7:00-10:00和15:00-18:00时,11:00-14:00时诱杀橘小实蝇数量最少。3个时间段诱杀效果均差异显著,7:00-10:00时诱杀效果达极显著。

2.3 不同引诱剂诱集结果

诱集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引诱剂在引诱实蝇种类上表现不同。甲基丁香酚基本上只是诱集雄性橘小实蝇,对瓜实蝇和南亚实蝇无引诱性;Prima与蛋白饵剂对橘小实蝇、瓜实蝇和南亚实蝇均有引诱性,并且都是雌雄兼性引诱剂。蛋白饵剂在引诱橘小实蝇数量上与甲基丁香酚无显著差异;引诱瓜实蝇数量上与Prina无显著差异;引诱南亚实蝇数量上与Prima和甲基丁香酚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8-9月份不是福州橘小实蝇种群数量高峰期,橘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数比较低,并且时常出现极端天气(如台风和暴雨),故诱捕数量偏小。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人力、物力和成本等因素,悬挂诱集法宜采用1倍稀释液的蛋白饵剂,与王波等[7]研究田间蛋白饵剂2倍稀释液效果好的结论稍有出入,可能与田间试验种群数量和环境因素影响有关。在进行悬挂诱集法时,本文只是进行了基本的诱捕试验,不同温度下蛋白饵剂的挥发速率不同、风速以及添加间隔期、添加量的影响,均需要进一步证实以达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均可使用的目的。

表2 不同引诱剂诱集实蝇种类与数量Table 2 The trapping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fruit fly attractants

注:表中数据均为3个诱捕器的平均值,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P=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

橘小实蝇日活动取食高峰期在6:00-10:00时以及15:00-18:00时[8],而点喷诱杀法诱杀高峰时间段也基本与其重合,点喷诱杀法结果与王波等田间喷洒效果[7]一致,其使用时间应与田间橘小实蝇成虫日活动规律一致或者稍微提前将蛋白饵剂混合液喷洒,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诱杀效果。点喷诱杀法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持效期短,基本维持1 d左右,如田间温度过高,超过35 ℃,5 h内其基本完全挥发,需要及时喷洒,为实际应用和推广带来难度;但在橘小实蝇暴发期进行橘小实蝇雌雄成虫诱杀,降低种群数量,仍能起到相当程度的作用。

蛋白饵剂作为一种雌雄兼性引诱剂,对橘小实蝇、瓜实蝇和南亚实蝇的雌虫和雄虫均有引诱作用[9],与甲基丁香酚和Prima综合比较,具有引诱种类多、成本低和雌雄兼诱等优势,田间应用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田间使用量,有效间隔期,以及环境因素对其引诱效果的影响等。

[1] 梁光红,陈家骅,杨建全,等.桔小实蝇国内研究概况[J].华东昆虫学报,2003,12(2):90-98.

[2] 黄素青,韩日畴.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5,42(5):479-484.

[3] 张彬,刘映红,赵岚岚,等.桔小实蝇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391-397.

[4] McQuate G T,Cunningham R T.Suppression oriental fruit fly populations with phloxine B-protein bait sprays[J]. Pesticide Science, 1999,55(5):574-576.

[5] Ravikumar P, Viraktamath S. Attraction of fruit flies to different protein food baits in guava and mango orchards[J].Karnatak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7,20(4):745-748.

[6] 杜迎刚,陈家骅,季清娥.一种新型蛋白诱剂对橘小实蝇引诱作用[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3):259-262.

[7] 王波,季清娥,杨建全,等.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的生物测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4):483-486.

[8] 朱家颖,肖春,严乃胜,等.橘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1):46-49.

[9] 王波,黄居昌,季清娥,等.酶解啤酒废酵母生产橘小实蝇蛋白饵剂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2):299-302.

猜你喜欢

引诱剂丁香酚实蝇
四种草地贪夜蛾测报型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对比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性诱剂诱集实蝇类害虫监测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F2型和APF-1持久型引诱剂对松墨天牛的林间诱捕效果比较
两种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不同空间位置诱捕效果比较
丁香酚、小檗碱及苦参碱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实蝇虫果闷杀袋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GC法测定蒙药其顺通拉嘎胶囊中丁香酚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8散中的丁香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