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段氨吸法回收硫酸尾气副产固体亚硫酸铵

2011-01-22

无机盐工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碱度母液吸收率

(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境与生化工程系,湖北武汉 430205;2.武汉中东化工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东化工有限公司原有3套硫铁矿制酸装置,总产能1.1×105t/a,现因公司对原有3套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硫酸产量超过3.0×105t/a。虽然排空SO2质量浓度小于960 mg/m3的环保要求,但增产后SO2排放总量仍大大超过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因此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采用三段氨吸法处理后的硫酸尾气不仅能控制SO2排放量<100 mg/m3,还能满足环保部门对公司SO2年排放总量小于187 t的控制要求,此外副产固体亚硫酸铵还可用于造纸行业,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 三段氨吸法的原理和流程

1.1 氨吸法的反应原理

1.1.1 吸收

将含SO2和SO3的尾气通入回收塔,与氨水母液反应生成硫酸铵、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硫酸氢铵,亚硫酸铵可再继续与SO2、SO3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上述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实践证明,循环母液的温度保持在15~35 ℃为宜。尾气中的过剩氧受母液中的铁、锰等离子的催化作用,会发生副反应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如果母液中有硒、碲等物质存在时,还会使亚硫酸盐分解成硫酸盐和单体硫。

1.1.2 再生

从吸收反应中可以看出,吸收二氧化硫主要是靠循环母液中的氨和亚硫酸铵,它们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不断减少,因此要继续补充氨气或氨水,使母液保持一定的碱度并使亚硫酸铵得到再生。为使循环母液中NH4HSO3与(NH4)2SO3比例稳定,多余的循环母液,要不断移出送往分解系统。

1.1.3 中和

通入氨气或加入氨水,使溶液保持碱性(2~3滴度),氮质量分数一般在8%左右。利用NH4HSO3和(NH4)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悬殊的特点,NH3中和NH4HSO3后即得到大量(NH4)2SO3结晶。

1.2 三段氨吸法的工艺流程

从硫酸系统吸收塔出来的尾气,由鼓风机送入尾气吸收塔的底部,与塔顶淋降下来的循环母液逆流相遇。经过3块板的一段泡沫吸收塔,尾气中SO2含量一般从0.4%(体积分数,下同)左右降到0.05%左右,再经过2块板的二段泡沫吸收塔,尾气中SO2含量进一步降至0.02%以下(一般可达到0.01%左右),再经复喷、复挡,进一步除去少量的SO2和分解出来的NH3,最终通过烟囱排放到空中。

吸收了尾气中的SO2和SO3的吸收液,由塔底分别流入一段和二段母液循环槽中。在二段母液循环槽中补充氨气和水,以维持碱度为6~12个滴度、密度为1.05~1.10 g/cm3。然后重新用母液循环泵打上塔顶,吸收尾气中的SO2和SO3。多出的母液不断注入一段塔的母液循环槽中,和氨气、水配成12~18滴度、密度为1.240~1.260 g/cm3的母液,再由母液循环泵打到一段塔顶作吸收液用。一段母液循环槽多出的母液,由循环泵出口引出,经安全液封到冷却结晶器,与氨水进行中和,中和后的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密度为1.28 g/cm3,含亚硫酸铵550~580 g/L,待冷却后结晶,再经过离心机离心分离、干燥,制成固体亚硫酸铵出售。为了阻止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生产过程中需不断加入适量的阻氧化剂,目前中国主要是采用对苯二胺作阻氧化剂。

1.3 工艺条件

1.3.1 吸收液工艺控制指标(表1)

表1 各段吸收液工艺指标

注:1滴度碱度=5.8 g/L亚硫酸铵,下同。

1.3.2 中和结晶的指标选取

在实际生产中,当结晶温度低于35 ℃时,亚硫酸铵的结晶颗粒变小。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溶液的溶解度升高,晶粒成长的速度加快,而成核速度减慢,利于形成粗壮的晶粒。因此将中和槽结晶温度控制在35~45 ℃为宜。中和结束后对溶液先降温再离心分离,实践证明效果很好。采用液氨作氨源,液氨气化是否充分对结晶粒度有重要影响,液氨充分气化是获得粗大一水亚硫酸铵结晶的关键。

1.3.3 引入炉气

从转化风机出口引入少量7%~8%(体积分数)的SO2炉气,以增产亚硫酸铵及降低亚硫酸铵成品中的(NH4)2SO4含量,使其控制在4.0%以下。

2 工艺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2.1 循环母液中氨浓度的影响

循环母液中的氨浓度习惯用碱度来表示。碱度一般用滴度来计量[1个滴度相当于0.05 mol/L,即20 mL母液以1 mol/L浓度的标准碱液或酸液滴定,所消耗的体积(mL)称为滴度数][1-2]。提高循环液中的氨浓度对反应有利,可以提高SO2气体的吸收率。但是随着氨浓度的提高,母液中氨分压增大,放空尾气中的氨损失将随之增大(见表2)。

从母液中游离出来的氨,能很快和气相中的SO3、SO2结合,形成白色的难以除去的硫铵雾和亚铵雾,严重时易产生液沫夹带,蒸干后为点状白色结晶。为了防止铵盐在母液中结晶而堵塞设备,生产上氨物质的量分数应小于20%,即控制在8~18碱度。即便如此,在尾气回收设备运行一阶段后,因铵盐结晶堵塞设备也会使塔的阻力增大,回收效率逐渐下降,所以要定期对回收塔进行清洗[3]。

表2 循环母液碱度与SO2吸收率及NH3损失量的关系

2.2 循环母液浓度的影响

循环母液由于吸收了SO2和SO3生成亚硫酸氢铵和硫酸铵。随着反应的进行,亚硫酸盐不断地产生,使母液浓度和密度增大。对30 ℃下的母液,在相同碱度(15)下计算3种不同浓度下母液的SO2平衡分压(PSO2),如表3所示。n(SO2)∶n(NH3)相同(0.877),碱度不同的3种浓度下母液的SO2平衡分压(PSO2)如表4所示。由表3可知,当n(SO2)∶n(NH3)变小时SO2平衡分压随母液浓度降低而下降。由表4可知,当碱度降低时,SO2平衡分压也随着浓度降低而下降。说明母液浓度越高,SO2平衡分压也越高,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率就越低。反之,吸收率就会越高。但实际生产中,母液浓度低不但会使副产品硫铵含量低,而且易使母液碱度高产生白烟。因此,常把母液质量浓度控制在400 g/L左右,相对密度为1.17~1.18。

表3 相同碱度下的SO2平衡分压

注:n(SO2)∶n(NH3)为每100 mol水形成的溶液中SO2与NH3的物质的量比。

表4 不同碱度下的SO2平衡分压

2.3 n(SO2)∶n(NH3)对SO2 吸收率的影响

图2为循环母液中n(SO2)∶n(NH3)对SO2吸收率的影响。从图2可见,尾气中SO2的吸收率随循环母液中的n(SO2)∶n(NH3)的下降而迅速增高。即SO2的吸收率随着(NH4)2SO3的含量的增高、NH4HSO3的含量的减少而增高。但是n(SO2)∶n(NH3)过低,母液碱度会提高,令氨损耗增大。实践表明,n(SO2)∶n(NH3)=0.75~0.85时可保持SO2吸收率在90%以上。

图2 循环母液中n(SO2)∶n(NH3)对SO2吸收率的影响

2.4 循环母液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用(NH4)2SO3-NH4HSO3母液回收SO2气体,其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因此维持适宜的温度将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循环母液温度对吸收率的影响如表5所示。

表5 循环母液温度对吸收率的影响

对于3块板的泡沫塔,当亚硫酸盐总量在550 g/L时,温度在20~25 ℃时,吸收率可稳定在80%~85%,温度在25~30 ℃时,吸收率一般只能稳定在70%~80%。若亚硫酸盐总量在400 g/L时,以上2种温度下SO2吸收率一般可再提高10%左右。

2.5 喷淋量的影响

(NH4)2SO3-NH4HSO3母液回收SO2气体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气膜控制过程,SO2吸收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循环母液的化学组成、温度及气流速度。喷淋量(淋洒密度)仅有微弱的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在淋洒密度小的范围内,吸收率随淋洒密度的增大而略有提高。当淋洒密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其对吸收率的影响却不显著,而塔的阻力则急剧增加。所以,在生产中泡沫塔的喷淋量一般维持在12~13 m3/(m2·h),填充塔的喷淋量一般维持在12~20 m3/(m2·h)。

3 结语

1)三段氨吸法比较适合硫酸产能达到3.0×105t/a以上的装置尾气处理。对中国一转一吸或二转二吸中小硫酸厂治理尾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经过三段氨吸法处理硫酸尾气,治理前尾气中的φ(SO2)=0.2%~0.5%,治理后尾气中的φ(SO2)=0.02%(一般可达到0.01%左右),总吸收率达99.5%以上,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3)副产固体亚硫酸铵可用于造纸行业,适销对路。

[1] 肖保正.对硫酸尾气制取亚硫酸铵若干问题的探讨[J].硫酸工业,2005(6):46-47.

[2] 田文泽.氨法回收硫酸尾气生产固体亚硫酸铵[J].无机盐工业,2006,38(3):54-55.

[3] 葛郁真.两段氨吸法回收硫酸尾气SO2副产固体亚硫酸铵[J].磷肥与氮肥,2004,19(3):50-53.

猜你喜欢

碱度母液吸收率
池塘水质调控不能忽略总碱度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分子筛绿色化合成技术的开发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聚合母液水优化处理及循环利用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及调控
体重决定猪回肠内的蛋白吸收率
氯乙酸母液再利用技术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