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

2011-01-18石蕴珍

关键词:辅导员干部心理

李 迪 石蕴珍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1 “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倾向调查

根据最新一项调查统计,近10年来,到儿童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其中有50%以上的青少年存在学习困难,3.73%的孩子存在情绪障碍问题。就诊的20岁以下的青少年,特别是“90后”患者中除了社会比较关注的网瘾外,像爱撒谎、厌学、考前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心理问题相对普遍[1]。由此可见,上网成瘾、厌学等心理问题已是“90后”逐渐成为心理疾病高发人群,而且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不仅发现学生存在以上问题,还发现了有其他一些较为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倾向。

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不论是学生工作者还是一线教师都普遍发现,在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出现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较严重的还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心因性躯体疾病、神经衰弱、神经性厌食症和暴食症、冲动—控制障碍等等,为广大教育者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2 “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2.1 社会原因

作为亲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90后”群体,他们是网络全球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更加前卫、更加灵活、更加大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亦日益激烈,这些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际关系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中国迅速发展,与世界全面融合,给“90后”带来新思想、新思潮的强烈冲击。

2.2 学校及家庭教育原因

2.2.1 超前的个性思维挑战传统教育

“90后”群体特殊心理特征的出现也有其深刻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原因,“90后”的父母与学校教师多数是“70后”甚至是“60后”的,可以说他们是受到传统教育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中开明的还可以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来主动学习,跟上“90后”学生的前卫思想,而更多的还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知之甚少,甚至不知一些新思潮为何物,本能地否定新鲜事物,这就与大学生形成心理代沟,从而缺乏心灵上的交流。

2.2.2 独生子女物质条件充裕却缺少精神补给

应该说“90后”是生长在蜜罐中的一代,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条件不断向好的环境里,物质条件充裕,不论是日常学习生活还是教育,都有良好的保障。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他们是幸福的。但良好的物质条件却不能完全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童年独生子女的富足生活却使他们失去良好的玩伴,学习各种才艺却使他们疲于应对,而随之而来的是过高的占有欲、对成功强烈的期冀,却缺乏吃苦精神。不善于交际的他们在现实中不断受挫,心灵也随之受到伤害。

2.2.3 家长过分溺爱与过高期许

调查中笔者也特别发现,来自家庭的过分溺爱也导致了学生形成依赖家长的心理,这不仅会使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同时,对同伴缺少关怀,进而产生社交危机,致使独立生活较为困难。

2.3 个人因素

如上所述因素中,学生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抗挫折能力差、社交能力差等缺点,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反应较慢,加之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弱,他们很难在应付新生活的同时再有所突破,甚至连现有的生活都难以招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3 加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3.1 辅导员要踏实细心,全方位了解学生

细心就是辅导员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要有全面的了解。辅导员开展工作时要注重实效,不能全部依赖学生干部的汇报,要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身去实践和了解。无论是贫困学生调查、助学贷款、奖学金的发放还是外省学生分布,无论是干部换届还是党员发展,无论是学习成绩、班风学风,还是规章制度的遵守等等,辅导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出现新情况时快速反应,及时解决,不乱阵脚。

3.2 辅导员要抓好关键时期的教育与引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辅导员要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新生入学和入学后心理迷茫期的过渡是其中比较关键的时期,对学生,习惯养成至为重要。

在大一新生入学之际,很多学校采取新生入学系列教育的形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和遵守校规校纪,为学校管理提供方便。而对于辅导员来说,新生的教育要在新生未来之前就要做好铺垫。辅导员要按照学校要求制定好新生教育计划表,规范班级干部选拔、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并亲自从大二、大三学生中筛选品德好、学习好、有责任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即小班主任),并明确他们的工作任务,在新生教育期间实施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对于大学生入学后的心理迷茫期,辅导员要一方面积极引导,指出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遏制学生攀比跟风、沾染坏习惯的势头,鼓励学生以成熟懂事、乐观积极、学习好、品德好的优秀学生为榜样,让学生有正确的参照。鼓励学习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平稳度过心理迷茫期。

辅导员还要在平日对几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特别关注,如贫困学生、情感受挫的学生、寝室内与其他同学关系紧张学生、性格孤僻的学生等。辅导员要在兼顾全体的同时,留心少数,并在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

3.3 辅导员还应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确立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

辅导员应懂得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绝不能事无巨细,事事都管,这既影响效率,又会让学生觉得辅导员无足轻重、缺乏威信而使领导力降低。因此,一方面要确立上传下达的工作制度,发挥学生干部的枢纽作用,另一方面要合理分工,形成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

有很多人把教师——学生干部——学生之间的关系看成金字塔(见图1),也就是说学生干部是连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而教师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建好和使用好学生干部这个桥梁,否则的话,如果桥梁中断,道路阻塞,建立起再好的管理体系也会因传输系统不畅,不能将教师的理念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也不能将学生的意愿传达给教师,势必影响学生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建立学生管理体系前先确立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在管理效力方面,辅导员如果想要管理到位,就不能单单依靠个人,而要有效地分配权力,让学生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在管理顺序的位置可以尽量靠后、靠上(如图2所示),逐步让班级干部处于管理体系中的第一、二层,系学生会干部处于三、四层,辅导员主要处于第五层。这样将更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让辅导员逐步成为解决基层学生问题的最后,最坚实的保障线。这对维护校园稳定,减少上级主管部门工作压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解:从这个图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中的很多事项都可以通过本级解决和逐级上报的形式,由班级干部和系学生会干部完成,而当遇有紧急情况或出现复杂问题时,班级干部可以直接向辅导员和学生会汇报,请求帮助解决。)

但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处在管理靠后、靠上的位置,是在辅导员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干部能力、班级工作已经走上正轨的基础上的。在达到这些目标之前,教师应该注重班级干部培养、班风的形成和学生干部梯队建设和制度建设,教师要在各个阶段明了工作力度和工作范围,既要有大局观念,宏观培养,又要微观细心,明察秋毫。

3.4 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辅导员把握方向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根据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在各个阶段下达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要充分鼓励学生干部发挥创新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校园文化。教师要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既要把握方向,又要注意轮流选择低年级的学生干部加强锻炼,并在活动中逐步了解学生干部的专长所在,知人善任,有针对性地安排人员开展各项工作,让学生才能得到发挥的同时,完成学生干部的梯队建设。

3.5 辅导员要成为以身作则与不断学习的典范

辅导员本身要能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全体学生做示范。以身作则,注意习惯养成和平时形象积累。

辅导员还要注重学习与领悟,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与水平。要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可以有理有据;要多读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书籍,从中汲取养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郭子斌.90后渐成心理疾病高发人群健康教育须尽早[N].今晚报,2009-10-10.

[2]徐一丁.“90后”学生时代背景与心理背景浅析及教育对策[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14d6d13980216fc700afd5e.html.

[3]张华仙.90后心理现状引发的深思[EB/OL].39健康网社区,http://comment.39.net/topic.aspx?categoy=Article&neplyto=1473152,2010-09-06.

猜你喜欢

辅导员干部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