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011-01-18

关键词:复叶施肥量光合作用

李 忠 杰

(黑龙江省农科院 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创造具有不同产量水平的大豆群体,从而进一步分析不同群体的形态及生理特征,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品种

黑农41号(高光效品种),绥农14。

1.2 试验地点概况

黑龙江省农科院栽培所试验地,播种前测土壤基础肥力。其基础肥力为:全N 0.134%、全P 0.121%、全K 2.73%,速效N 20.18mg/100g土、速效P 20.5mg/100g土、速效K 15.64mg/100g土,有机质3.07%,pH 6.53。

1.3 试验处理

试验设5个处理,见表1。

表1 施肥处理

注:颗粒肥的N、P、K及有机质含量分别为:8.1%、8.7%,9.3%和42.6%。

1.4 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行长5m,6行区,行距0.7m,小区面积21m2,密度23万株/hm2。

1.5 播种及管理

5月20日,人工开沟座水点播,三铲三趟,后期人工拔大草,常规防病虫害,适时收获。

1.6 试验调查

1.6.1 记载生育时期

播种期、出苗期、复叶期(第一片复叶算起)、分枝期、鼓粒期(第一鼓粒夹算起)、成熟期。

1.6.2 株高

在大豆复叶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对大豆株高分别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为从土壤表面量至主茎顶端。定点测量10株。

1.6.3 干物质的测定

在大豆复叶期、开花期、鼓粒期分别取样测定干物质的变化。

1.6.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6月16日大豆复叶期采用叶绿素计测植株上部完全展开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6.5 光合指标的观测

光合速率、气孔阻力、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在大豆复叶期内、鼓粒期内测定,测植株上部完全展开叶片。测量仪器为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

1.6.6 收获及考种

全区收获,取样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生育时期的影响

从表2中可知,两个品种的各个处理的出苗期、复叶期一致,所不同的是鼓粒期及成熟期。绥农14鼓粒期及成熟期,Tr1-Tr5随不同肥量及不同肥料用量的增加,生育期有所延长。如鼓粒期Tr1为7月15日,Tr2、Tr3为7月16日,Tr4、Tr5为7月17日;成熟期Tr1为9月19日,Tr2为9月20日,Tr3-Tr5为9月22日,可见绥农14为喜肥品种,与绥农14相反黑农41鼓粒期及成熟期略有提前,说明后者对肥料的反应不敏感。

表2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生育时期的影响 (月、日)

续表

品种处理播种期出苗期复叶期鼓粒期成熟期Tr15.25.266.117.159.19Tr25.25.266.117.169.20绥农14Tr35.25.266.117.169.22Tr45.25.266.117.179.22Tr55.25.266.117.179.22

2.1.2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不同品种的遗传性状决定了大豆的株高,但同一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的条件下对大豆的株高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见图1、图2。生育前期从出苗期到复叶期变化不明显,中期6月30日(复叶期)到7月31日(鼓粒期)植株,增长迅速,田间表现为枝繁叶茂。从7月31日(鼓粒期)至成熟期还有缓慢的增长趋势。试验结果表明,肥料量的增加植株高度也随之增加,并有随肥料的增加株高也有增加的趋势。黑农41最高增加5.81cm,增加幅度0.77~5.81cm;绥农14最高增加14.08cm,增加幅度1.6~14.08cm。

2.1.3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大豆植株随着肥料用肥量的增加茎粗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据7月31日田间调查,绥农14茎粗增加的幅度为0.04~0.16cm,而收获期茎秆风干后的茎粗绥农14的增加幅度为0.023~0.12cm、黑农41的增加幅度为0.02~0.065cm,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随施肥量的增加植株倒伏时间提前,倒伏的比例增大。

2.1.4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肥料的增加使大豆植株干重增加,增加的幅度随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图3、图4为单株干重变化)。与株高一致,在大豆生长初期,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随着大豆生长进程的推延,干重差异越来越明显,至7月31日,黑农41的Tr4、Tr2、Tr5、Tr3处理的平均干重分别比对照高17.89%、10.02%、8.35%、1.24%;绥农14的Tr5、Tr3、Tr4、Tr2处理的平均干重分别比对照高55.12%、39.82%、29.96%、9.70%。在试验范围内增加施肥量能够促进大豆的生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绥农14上的表现更加明显。此外,我们也测定了鲜重,得出相同的结果。除对单株干重调查外,我们还对大豆的根、茎、叶进行了分项调查,结果见表4。

表3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单位:cm

表4 不同施肥水平下对大豆根茎叶的影响 单位:g

续表

调查品种黑农41(单株风干重克)绥农14(单株风干重克)日期处理根茎叶总重根茎叶总重Tr11.810.32.43413.37Tr22.9610.292.9914.579.2Tr32.8615.583.95421.33Tr43.1220.52.62615.58Tr53.6825.442.7518.58Tr156.9739.06Tr260.5640.759.3Tr363.7946.9Tr459.9552.97Tr568.3963.66

由表4可以看出,进入鼓粒期以后,2个品种的茎、叶干重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增加的幅度最高可达50%以上。与黑农41相比,绥农14对增加施肥量的反应更加敏感。

2.2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叶绿素的影响

6月16日采用叶绿素计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测植株上部第三片完全展开叶,每个重复处理分别测10株。试验结果表明黑农41无肥区叶绿素的SPAD值最少为49.8,而绥农14Tr2叶绿素的SPAD最少为47.7,除绥农14Tr2比CK的SPAD值小外,其余的都有随肥料的用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经叶绿素与产量间的相关分析可知r41=0.4966,r14=0.5851,证明叶绿素含量与产量间存在正相关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表5 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叶绿素的影响(SPAD)

2.3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研究表明作物产量中90%~95%的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只有5%~10%的干物质来自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因此,光合作用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也不容忽视。本试验就为了揭示光合作用与矿质元素吸收(各处理的不同施肥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6。在7月31日大豆鼓粒期对大豆光合作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叶片的光合速率(mg CO2dm-2h-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增加,最终的产量也有所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光合速率由18.174mg CO2dm-2h-1增加到19.571mg CO2dm-2h-1(黑农41)、由19.811mg CO2dm-2h-1增加到20.329mg CO2dm-2h-1(绥农14)。在对光合速率与产量进行的相关分析得出:r41=0.3796、r14=0.6034,说明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在测定光合作用的同时,我们还测定了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等生理指标,气孔导度r41=0.2145、r14=-0.7039,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与产量都呈负相关。

表6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各施肥处理均比不施肥的空白区增产,试验结果见表7。其中黑农41增产幅度为3.58%~15.52%,处理Tr5产量最高,为193.7kg/667m2,Tr4为183.1kg/667m2次之,Tr3为181.66kg/667m2),与Tr3差异不明显;绥农14增产幅度为3.21%~9.02%,处理Tr5产量最高,为195.76kg/667m2。

表7 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单位:kg/667m2

注:表中产量结果为全区实收产量,折合成667m2产量。

3 结语

(1)增施肥料有助于大豆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的增加,为产量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植株干重的增加与光合速率的提高基本保持同步。通过试验我们认为光合速率的增加是大豆植株干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2)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3)供试的绥农14和黑农41对肥料的反应不同,从物质积累到外部形态的表现均以绥农14反应敏感。施肥量不同时植株内在机制和外部构造均发生相应的变化。

(4)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有上升的趋势。

[1]栾晓燕,杜维广,等.播期对不同大豆品种生育阶段与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4):9~10.

[2]杜维广,等.大豆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大豆科学,1999,(2).

猜你喜欢

复叶施肥量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无患子复叶气动特性研究
东北“三大硬阔”叶片和叶轴质量分配比较1)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
新疆伊犁河岸小叶白蜡复叶构件的表型可塑性1)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