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大连看普湾——普兰店湾岸线整治与修复工程

2011-01-18采编海洋世界杂志资料提供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海洋世界 2011年5期
关键词:新区景观生态

采编/《海洋世界》杂志 资料提供/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未来大连看普湾
——普兰店湾岸线整治与修复工程

采编/《海洋世界》杂志 资料提供/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

海湾、群山、飞鸟、大海城市、水岸、森林、陆地

在这里,海洋与城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这里,城在群山中,人在绿野中,人与自然相互交融;

在这里,生态、科技与自然,犹如光影变幻,展现出未来多姿多彩和高品味生活。

这将是大连普湾新区海岸线整治与修复之后的一幅动人美丽的画卷。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市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采取了“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2010年4月,大连市正式启动了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大连普湾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辖区面积1008平方千米,海岸线长80千米,户籍人口40万。普湾新区位于大连中心城区北部,新区范围为普兰店湾周围周边的滨海区域,距大连中心城区约50千米。普湾新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连市“西拓北进”的重要区域,代表着大连未来的生产、生活模式。

普兰店湾内现状及开发利用的情况是,湾内从簸箕岛到湾顶海域为东西走向狭长水域,岸线长45千米,水域总面积49平方千米,围海工程(虾池、参圈)28平方千米,占水域总面积的57%;固有敞开水面仅剩21平方千米,占水域总面积43%;湾内最狭窄处不足600米。主要产业是水产养殖业及盐业,从总体上看,本区海域绝大部分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

多年来,海参养殖给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海参圈的增加使得一些海域变窄,水质变差。从2010年开始,普湾新区大面积清理海参圈,恢复的海域打造全新的生态景观——未来,大连将又多出一条40多米长,近百米宽的环海路供市民休闲、看海。

负责海参圈清理动迁的普湾新区土地房屋处负责人对以往的面貌曾经非常担忧。他说,养殖区域增加,使得普兰店湾变窄,导致水流不畅通,进而海水水质也比较差。“看不出来是海面,都是一个格一个格的,像到稻田似的。而且,资源由养殖业户独享也是不公平的,应该让大家共享。”

此外,由于普兰店湾多年来围海养殖,使得整个湾底水流被阻断了,再加上滩涂、盐田的影响,整个湾海水淤泥增多,已经成为死水、臭水。因此,海底清淤处理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这是一项还大海本来面目的伟大工程。同时,清理上来的淤泥,可以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民广场和绿化带建设。“将来这个深度,基本上要清出来,达到2米左右深度,这个水是清洁的,是新的,更加美化。”普湾新区总规划师赵兴刚介绍说。

“我们的岸线修复准备打造几个工程点,一是簸箕岛到湾底区域,整个岸线是45千米;另一个是做海岛修复生态修复工程;再一个是湾底清淤,清淤泥的量约5000万立方。一期工程到2013年验收。整个区域是从簸箕岛开始到湾底,涉及炮台、石河及普兰店经济开发区。”普湾新区海洋与渔业处负责人律升介绍说。

“我们把它清理出来,不再当成建设用地,大部分要还道,还海,把这个区域拓展。紧邻海湾这一侧,都做滨海景观带,完全作为城市一个公共绿地。”赵兴刚介绍说,按照新区规划,养殖区清理之后,普兰店湾将建设一个长48千米、平均宽度80~100米,背山面海的景观带,为市民提供一个亲海、看海、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普湾新区滨海景观带概念设计理念中,如何在景观规划结合城市发展结构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资源规划策略,并将景观生态规划与城市建设进程相融合,营造出既具有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又在景观建设时配合各区域功能定位,营造出不同区域的鲜明景观风貌,并在具体景观设计时配合周边用地功能;设置既具有景观优美性、生态可持续性又能达到功能合理性的目标,是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

规划在综合考虑周边用地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二廊、三区”的规划结构,一环是指围绕普兰店湾的滨海大道,如同翡翠项链一般连接起所有的设计项目;二廊是指两条联系海湾南北两侧的景观步行长堤,同时根据其接壤地块性质的不同,赋以两堤不同的主题;三区是根据周边用地性质将沿岸绿地分为三个功能区。

滨水活力区是一个综合性的都市活力滨水带,涵盖了文化、商业、休闲和娱乐等多种功能;以文化艺术、商业等较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导,可承办文化、科技和艺术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活动。自然宜居区以背山面海的景观资源为特色,依托周边居住区打造适应现代城市居民需求的不同主题的公共绿地,主要功能包括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健身休闲活动等。设计试图整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整体景观氛围宁静舒适,沿岸设置的绵延休闲步道及自行车道等使居民融健身活动与欣赏景色于一体。

生态科技区将区域环境中的高科技、生态和教育氛围融入景观规划中,将新能源和新科技等元素结合基地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沿岸设置有科技公园、滨海教育观摩湿地等;同时也配合会展和科研等大型公共设施设置供游人集会的科技、艺术广场。

整体设计理念中对可达性与水资源利用的考虑也是一大亮点。由于整个海湾的南北跨度平均约为2千米左右,虽然上位规划中已设置了南北贯通的车行跨海大桥,但是从景观规划建设的角度,更为重要的是建设一个适应居民游人休闲游憩需求的生态低碳步行系统。同时步行景观堤结合拦水坝的设计也可以解决现状海湾内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设计对整个海湾的水位进行了分段处理,在滨水活力区设置了红堤,同时也发挥了拦水坝的作用。调节与汇聚内陆水资源,打造一个淡水资源为主的内湖区域;另一个位于生态科技区的绿堤,将发挥海水的潮汐对水质的调节作用,以保证自然宜居区的水位与水循环,创造内港的安静氛围。

设计理念将生态性作为首要的设计原则,绿地系统强调生态系统的连贯性。通过绿色生态廊道的设计将周围的群山生态脉络延伸至海,与沿岸绿带形成良好的生态网络。水岸规划提出了六种水岸线的形式,岸线形式根据周边用地的不同加以设计区分。主要以自然生态型为主导,以自然草坡、木栈道、河堤的方式体现亲水性,局部地区按设计的需要辅以滨水平台广场、台阶、步道等较为城市化的岸线。多样化的岸线,丰富了海湾沿岸的景观类型,满足人们各种亲水方式的需求。

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设计者也考虑到景观元素的特色。当人们漫步其间,带有特色符号的景观元素不断在眼前呈现。广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现代风格、公园的休闲风格和生态的自然风格。景观元素设计结合编织的设计理念和海洋文化意象,以网的编织形态和海浪的抽象形态作为景观原色的设计母体,以展现出一幅既现代又包含文化意蕴的景观画卷。

猜你喜欢

新区景观生态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