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115”产业创新团队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2011-01-15刘胜男

决策 2011年2期
关键词:带头人产业化成果

■刘胜男

打造“115”产业创新团队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刘胜男

为凝聚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省重点产业竞争优势,安徽省组织实施了“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依托省重点产业项目评审设立100个产业创新团队,面向海内外选聘100名团队带头人及500名助理,集中开展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2006年以来,已分三批评审设立了100个创新团队。目前“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已成为全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拓展‘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已写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

紧紧围绕全省

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组建团队,

充分发挥高端人才

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团队的设立始终着眼于全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着眼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中,紧紧围绕对促进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起关键作用的研发项目或国家重要项目,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团队研发项目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医药化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其中省辖市55个、省属企事业单位41个、中直驻皖单位4个。今后,省级将继续组织评审,调整补充当年到期的团队,保持100个创新团队常数。全省多数市也参照省里的做法,相继采取了类似的“项目+人才团队”模式,推进人才培养,形成了上下联动、广泛覆盖的多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我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矿瓦斯治理一直影响矿区生产效率和煤炭产量,淮南矿业集团“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技术”创新团队,攻克了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中的世界性难题,先后共申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6项发明专利,成果获2008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和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5亿多元,团队带头人袁亮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

吸引培养一大批高层次

创新型人才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建设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与广泛凝聚各类创新型人才作为有机结合。批准设立创新团队后,面向国内外选聘“创新团队带头人”,再选聘5名科研骨干作为“带头人助理”组建成创新团队。根据研发工作需要,团队所在企业采取“全职聘请”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凝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中相关领域的大量优秀人才加盟,形成了强大的自主创新力量。有些企业形象地将这个“1+5”的团队比喻成人才锻炼成长的“熔炉”和“学校”、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金字塔,而随着创新人才的“雪球”越滚越大,进而形成凝聚大量创新人才的金字塔林。奇瑞公司“发动机研发”创新团队围绕研发高性能、低油耗的发动机,通过内部培养、海内外招聘等形式,先后吸引凝聚52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包括来自海外40多名资深专家。据统计,目前100个团队中除100名带头人、500名助理外,还吸引了5000多名优秀人才参与创新项目研发,形成了推动全省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创新团队中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77人荣获国家级重大科技奖项或高层次人才称号。

充分发挥领军

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作用,

催生了一大批市场

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成果

“115”创新团队带头人都承担过相关领域课题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科技水平,很多人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具有市场潜力和产业化条件。创新团队设立后,成员们建立了共同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在创新实践中才能优势互补、资源信息共享,创新力量有机衔接,产生叠加放大效应,团队集体创新成果远远超出了个人业绩总和,目前取得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有168项;43家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或试点企业,其中国家级15家。黄山永新股份公司“软包装材料研发”创新团队设立后,聘请合肥工业大学徐卫兵教授为带头人,该同志将原有的研发队伍及科研成果一同应用于团队的创新项目中,实现了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团队很快在可降解包装材料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已获得5项专利授权,有10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其中锂离子电池包装膜的投产改变了我国该原料一直依赖高价进口的局面。丰原公司创新团队研发的“玉米粉清液发酵技术”,开辟了我国柠酸产业工艺方法和发酵原料的新途径,技术成果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和安徽科技进步一等奖。

畅通成果产化化渠道,

有力地提升重点产业竞争

优势和经济效益

团队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发展储备了力量,有力地推动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全省科研投入的多元化,促进了一大批前沿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同时省里大力支持团队企业优先发展,坚持做到在研发项目立项、经费支持和人才智力支持“三优先”,设立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团队所在企业发展,并让其享受有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畅通了创新成果产业化渠道,努力实现创新成果与产业化的“零时差”。普乐新能源公司“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团队先后申请27项专利,其中3项获得授权、4项获批,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设备产业化的光伏企业,其拥有的自主创新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创新团队所在企业产业化投入资金共达到44.4亿元,直接经济效益已达110多亿元。

注重人文关怀和有效激励,

切实为创新团队

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由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人社厅五家单位牵头组织实施,每批团队评审设立后都召开专题会议,由省领导向创新团队及带头人授牌和颁发聘书,对团队建设提出要求。为保证了团队建设和项目研发的有序推进,制定出台《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按照“合同管理、年度考核、津贴发放、检查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各创新团队与设立单位签订规范、严谨的聘任合同,明确研发工作进度及有关责任权利。组织对创新团队及其设立单位进行年度考核,每年拿出1000万元向团队每名带头人和助理分别发放5万元和1万元的岗位津贴。各设立单位对创新团队带头人及助理的工作、生活方面创造良好环境,努力做到“引才先引心”,并按合同规定参与研发成果的收益分配。省、市有关部门对其申报职称、科研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做到同等条件下优先。此外,省里在评选“创新人才奖”等奖项或组织高层次人才活动时都将他们列为重点对象,并在省主要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创新创业事迹进行宣传,大大激发了创新团队的内在动力和创业热情。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带头人产业化成果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工大成果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系统产业化之路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