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2010-12-18陕西省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袁纯清

国防 2010年4期
关键词:动员国防应急

■ 陕西省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袁纯清

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为国防动员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使国防动员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一、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切实增强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防动员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平时期巩固国防、遏制战争、积蓄国力的战略性工程,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总书记这一战略思想,深化对富国强军战略方针的理解,深化对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战略要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并没有减轻我们面临的外部安全压力,相反却使我受到的威胁呈加剧之势。一些西方国家借民族、宗教等问题不断打压我国,西化分化我国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两岸关系虽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势力不甘心失败,仍在伺机反扑;我国周边有的国家始终视我为战略对手,大力加强军备建设,对我构成越来越大的安全威胁。面对严峻的国防安全挑战,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从捍卫国家安全稳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毫不放松地抓好国防动员建设。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强大的国防和军队;反之,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军队,经济建设也就失去了根本保证。而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建设。一方面,国防动员系统具有人才资源丰富、物资技术雄厚、寓军于民等优势,在重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助学兴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各类事故灾害、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各种敌对分裂势力与境外势力勾连聚合,频繁进行破坏活动,我国维护安全稳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国防动员系统组织健全、突击力强,在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军。因此,无论是促发展,还是保稳定,都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着眼有效履行应急使命,努力提高国防动员系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职能,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是国防动员功能的拓展。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洪涝灾害、森林火灾频仍,必须把提高国防动员系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战胜各类灾害的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一是健全指挥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以现行应急管理机制为依托,注重整合各类应急机构,把国防动员系统与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公安、地震、防火、防疫等应急系统的指挥平台、应急方案、资源信息予以对接,建立起集数据收集、指挥控制、信息共享、辅助决策于一体的应急指挥平台。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情况会商等制度,提高应急指挥效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指挥得当。

二是统筹力量建设,提高应急行动能力。要按照“编建为使用、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要求,遵循功能多样化、编组模块化、使用合成化、保障多元化的思路,在抓好应战力量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以救援队伍为主的应急力量建设。结合地域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灾害种类,以及可能担负的核生化救援、生态治理、抢险救灾、森林防火和地质灾害救援等任务,构建与区域安全威胁相适应、应急救援任务相匹配,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素质过硬的应急力量体系。

三是建立保障机制,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国防动员任务多样、需求多元、行动多变,只有健全保障机制,才能适应使命任务的需要。要把国防动员建设经费、办事机构和办公经费等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予以保障,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保障额度。要按照“谁使用谁保障”的规定,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遂行应急行动所需经费以及应急物资储备纳入政府保障范围,配套完善各类专业保障队伍的装备器材,为遂行应急任务打牢物质基础。

三、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就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了重要指示,为推进国防动员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肩负的使命,发挥军地各种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实践,合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是搞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防动员建设的融合,实现国防和经济建设双赢。各级政府在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国防动员建设需求,坚持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其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实现生产力与战斗力相促进、国防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国防动员系统要主动将建设规划呈报本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增强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的针对性,使国防动员建设从规划、立项、设计、审批等环节,都能与当地发展规划有效融合、协调推进。

二是搞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防需求的融合,增强重大经济项目的国防功能。在民用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是提高国防动员平战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融合发展的大好机遇,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双重拉动作用,促进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在高速公路建设时,要抓好加油站、综合物资装备器材库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战备综合保障能力;在公路、桥梁、隧道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大型军事装备的通行需要,光缆通信设施建设中也要兼顾军事通信的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有人防项目,特别是地铁建设中要统筹抓好人防配套设施建设,留好备用通道,提高战时城市人口隐蔽防护和应急疏散能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推动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对接与融合,努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

三是搞好地方科技发展创新与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融合,提高融合式发展层次。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融合意识,以国防需求引导科技发展,利用地方科技优势促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要把国防动员信息网络与地方政府政务网连接起来,逐步建立集潜力收集、预案生成、数据查询、辅助决策于一体的国防动员指挥平台。要积极引导地方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加强军民通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加快建立军民一体的国防动员科研生产体系。

四、紧紧扭住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质量水平

国防动员建设是涉及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关节点、找准突破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

要加强国防教育,着力强化全民国防观念。要认真抓好《国防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民兵预备役部队、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以领导干部、中小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动员建设的浓厚氛围。

要完善体制机制,打牢国防动员建设的组织基础。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国防动员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集中统一、平战一体、权威高效、运转顺畅、反应快速”的要求,健全国防动员领导和工作机构;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重点解决好市、县两级国防动员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做到该专职的要编配到位、专职专用,该兼职的要明确职责、区分任务。

要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国防动员建设环境。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是加强国防动员全面建设,提高国防动员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根本途径。要以学习贯彻刚公布的《国防动员法》为契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出台或修订与国防动员法规衔接配套、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条例或办法,确保国防动员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国防动员行政执法和监督力度,及时修订完善有关法规,为国防动员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猜你喜欢

动员国防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