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婆婆骂了我三十年,我仍要孝敬她一辈子”

2010-12-05杨守东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淑英邻居们媳妇

文/杨守东

“婆婆骂了我三十年,我仍要孝敬她一辈子”

文/杨守东

不能不感动,是因为生活中太缺少这种浸润心灵的温情;不得不感动,是因为再没有比这分量更重的宽容。婆婆无端无由地骂了她30年,她仍用真情和爱心孝敬了婆婆一生。30年,她以爱心作曲、辛劳填词,演绎了一曲没有休止符的大爱之歌。她就是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汐子村的徐淑英。

徐淑英1980年结婚,从那时起,她就没过一天平静的生活。婆婆患有精神病,生活行为不能完全自控,动不动就发脾气,生了气就会摔东西。

过惯了和睦日子的徐淑英,面对家庭中这种几乎天天都会遇到的“不和谐”,感到很不适应。她在地里劳作了一天后,晚上回到家还得给家人做饭。对于一个刚过门的年轻媳妇,身体累点她倒不在乎,在乎的是婆婆稍不顺心就要破口大骂,甚至经常无中生有地“诬陷”徐淑英偷她的东西。

对徐淑英的这种“遭遇”,娘家人特别通情达理,劝导她不要和病人一般见识。在当地银行工作的哥哥徐树廷曾郑重地对徐淑英说:“你婆婆有病,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她,否则我一辈子不去你家。”亲人的教导,让这个知书达理的女性更加理智。她明知婆婆不对,也不去辩解。平日里,老人头发脏了、指甲长了,徐淑英定期为她清洗、修剪;一日三餐是徐淑英来做;老人方便的时候,徐淑英扶她上卫生间。有时候婆婆很不配合,就像不懂事的小孩儿一样,你叫她这样,她偏那样,无端地增添了很多麻烦。30多年来,徐淑英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精心伺候着病婆婆。在无休止的谩骂和委屈面前,从没有与婆婆发生过争执。她理解婆婆的一次又一次“挑衅”是因为不能自控。30年间,她从未在外人面前进过对婆婆的不满,总是尽心尽力照顾着“不懂事”的老人。

婆婆因病变得喜怒无常,经常是骂了东家骂西家,疯癲举动让邻居们都很反感,徐淑英就替婆婆一家一家地去给邻居“赔不是”,邻居们被这个好儿媳的行为所感动,也不再责怪患病的老人。

在家庭中,婆婆也经常“挑刺”,动不动就要分家。“分开”之后她自己又懒得做饭,又回来吃大锅饭,徐淑英从没有因为这些嫌弃老人,她经常做一些婆婆爱吃的食物,一家人同桌吃饭,而且总是先把好菜给婆婆。婆婆喜欢早晨出去转悠,徐淑英就把饭菜热在锅里,等婆婆回来吃热乎饭。

精神病患者,有些处事方式特别古怪。前些年家里困难,婆婆就把大米白面藏起来自己偷着吃,家里其他人只能吃粗粮。监督婆婆吃药,也是一项“苦差事”,当徐淑英把药端给婆婆时,婆婆怀疑媳妇给她“下毒”,总是把牙齿咬得紧紧的,就算药放在嘴里,也半天不吞下去,稍微不注意,她就吐了出来。徐淑英几乎每天都是哄着婆婆,看着她一口一口地把药吃下去。

1998年,婆婆患了脑血栓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徐淑英端屎端尿,把老人身上和床铺擦洗得干干净净,没有半句怨言。婆婆卧床不起后,徐淑英和丈夫独自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虽然84岁,但精神特别好。

说起徐淑英,邻居们个个都赞叹不已,说她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徐淑英的丈夫对我们说:“多亏了我媳妇,要不,我妈活不到现在!”徐淑英用自己平凡的举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她的善举向人们昭示:善良和爱心,永远都是最高贵的人性。

人们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孝敬老人,可以找出上万种理由,或因为贫、或因为脏、或因为累、或因为财产不均……无以数计的原因成为解脱自己不孝的借口,而孝老爱亲的关键和前提,却是要必须具备高尚的人品。在采访中,徐淑英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这种朴素的道德理念,成为她一生坚守的做人准则,她从平凡而普通的小事做起,为身边的人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汇聚成一条仰之弥高的大爱长城。受徐淑英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的孩子都特别地“懂事”,对患病的奶奶十分孝顺和尊重。

在好儿媳徐淑英身上,我们发现孝道其实不是很遥远,或许它只是一日三餐的一口热饭,或许是清晨唤醒的一张笑脸,或许是老人步履维艰时伸出的一双援手,或许是求医问药路上的一抹汗水,甚至是孤廖寂寞时的一刻陪伴、以及久病床前仍铺着的一床干净棉被……但这简单的举手之劳却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宁城县委组织部)

(编辑/艾平)

猜你喜欢

淑英邻居们媳妇
蔚淑英作品
恐龙的“邻居们”
兵王要飞(连载)
兵王要飞 (连载)
兵王要飞(连载)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和它的邻居们
娶个媳妇过大年
一直未变
The Blind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