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系》的前面就是《麦季》

2010-11-22李骏虎

名作欣赏 2010年31期
关键词:鲁院灵魂小说

/李骏虎

《母系》的前面就是《麦季》

/李骏虎

《母系氏家》是我获鲁奖的中篇小说《前面就是麦季》的长篇版;《前面就是麦季》是长篇小说《母系氏家》的浓缩和精魂。

2005年前后,在山西作协的安排下,我即将回到故乡洪洞县挂职体验生活,在将去未去的空当,我想起故乡村中的那些人们,以他们为原型写了个小说,原本设想的是个长篇,写到五六万字的时候,要正式下去上班了,只好搁笔,又正好一位编辑老师约稿,就交给他以中篇的形式发表了,取个题目叫《炊烟散了》,一听就是个写乡土风情的小说。按下不表。

2007年在鲁院学习期间,回顾自己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以及重新回到农村的这几年时光,我发现自己的血脉里流淌的农民的血液一点没有变质,我是那样的渴望回到庄稼地里去劳作,走在村里的大路上我感觉是那样的坦然,和乡亲们搭几句闲话都让我觉得快乐和幸福,我从灵魂深处对生我养我的那块土地充满了无法形容的热爱,想起这些,我的浑身洋溢着对故乡的土地、庄稼和人们的爱及幸福感。也是在鲁院期间,我的女儿出生了,我成了别人的爸爸,突然就懂得了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其实是付出爱,能不求回报、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爱,就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我想,我应该写一部作品,献给那些灵魂纯净的人们和与他们的生命同在的大爱!就这样在鲁院311宿舍写下一个题目《前面就是麦季》,它是一部关于付出爱、关于乡村生活的诗意、关于生命的生生不息、关于灵魂的纯净的小说,但它首先是一部关于爱的付出的作品。付出爱,获得心灵的幸福和灵魂的安宁。这是主人公秀娟的信仰,是中国乡村女性的信仰,是和土地朝夕相处的人们的信仰,也是我这个泥土捏成的娃娃的信仰。这部小说成为我在《芳草》双月刊的小说年度专栏的第一篇。

《前面就是麦季》的主要人物秀娟是《炊烟散了》的主要人物兰英的女儿,把这两部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不但形式上统一,而且《前》的精神向度使得这方面有所欠缺的《炊》也一下子有了灵魂和思想,使得我很顺利地完成了长篇小说《母系氏家》。2008年第4期《十月·长篇小说》头题发表了这部只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2009年,挂职结束调到山西作协工作后,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它重写过了,重写的《母系氏家》是原来篇幅的两倍。

为什么要重写这部小说呢?两个原因:一是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的代表作;二是我希望它能开一个从风俗史和人的精神角度去描写乡村世界的先河,我希望我呈现的乡村是醇香的原浆。而原先的《母系氏家》达不到这两个目的,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原先的结构和叙事都有明显的中国古典话本小说的痕迹,线索和人物关系都比较单一,不具备一部厚重的小说的复调结构和交响乐的效果;二是自然和社会背景过于淡化,时代感和风俗味不足;三是人物的精神世界缺乏广度和高度,造成作品的精神内核不够强大,感染力有余而冲击力不够。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修改所能解决的,因此在和陕西人民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后,我决定用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重新写作。这一重写,收获很大,发现原来的故事节奏过快,缺少闲笔。一部好的长篇小说,要把人物命运放到社会时代背景上去,既要把风云变幻写出来,也要把风土人情写出来,而且,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慢下来,或者干脆跳出故事,去谈点题外话,或者写写风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节奏,让小说离故事远一些,靠艺术近一些。再就是,小说的灵魂人物由原先好强的母亲兰英,渐渐转移到了善良的女儿秀娟身上,这个姑娘,终生未嫁,“质本洁来还洁去”,对她的世界里的人们给予了博大的爱和无限的包容,她是乡村精神世界里淳朴和美好的高度凝结体,她的灵魂是纯净和高贵的。要塑造这样一个菩萨和圣女般的人物,用中国话本小说的技法是无法完成的,只能借鉴西方名著的方法去刻画她的精神世界,好在,我阅读过许多大师们的杰作,他们能够像上帝一样指引迷途的羔羊,使它回到丰美的草地,也能使我的精神回到我笔下的故乡。

重写《母系氏家》,也完成了我对中国话本小说技法和西方文学精神叙事的双重借鉴、融和运用的尝试,我自嘲为“混血小说”,《前面就是麦季》正是这个混血儿纯净的灵魂。

猜你喜欢

鲁院灵魂小说
散文《梦在“鲁院”飞翔》节选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鲁院启思录
灵魂树 等
梦在“鲁院”飞翔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鲁院:文学的现场(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