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不同无性系嫁接育苗效果调查

2010-11-20韦蒲茂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高径芽苗成苗

韦蒲茂

(寿宁县林业局, 福建 寿宁 355500)

油茶不同无性系嫁接育苗效果调查

韦蒲茂

(寿宁县林业局, 福建 寿宁 355500)

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M43、M48和M60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采用随机区组调查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育苗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成苗率的差异不明显,苗高、地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径比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无性系嫁接苗成活率和成苗率分别为82.1%~84.9%和75.2%~79.8%,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62~11.67cm和0.31~0.36cm。。

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成活率;成苗率

油茶(Camelliaoleifera)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寿命长,适应性强。油茶林有防火、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1]。福建省是全国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最大种植面积达到28万多hm2,目前种植面积仅17.4万hm2;产油量为75kg/hm2,仅为最高产油量 750kg/hm2的10%,发展空间和增产潜力都很大。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是一项实用技术 ,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优良无性系得以大批量繁殖,是迅速繁育油茶良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具有推动作用[2-6]。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效果进行研究,可为油茶良种育苗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寿宁县斜滩苗圃和长溪林场,海拔分别为100m和430m;其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降水1900mm,无霜期290d,平均相对湿度为82%,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坡度0°。立地条件良好。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M43、M48和M60作为接穗,普通油茶芽苗作为芽苗砧[7]。

2.2试验方法

2009年11月,按随机区组调查方法[8-9],分别在斜滩苗圃和长溪林场调查3个不同油茶无性系(分别为M43、M48、M60)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成苗率、苗木高度和苗木地径,各设5个重复(其中斜滩苗圃2个重复、长溪林场3个重复),共调查1m×1m的标准地15个。调查记录嫁接苗成活株数、发芽株数,并测量每株苗木的高度与地径。

3 结果与分析

3.1苗木成活率

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存在差异。平均嫁接成活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60>M48>M43;M60平均成活率最高,达84.9%,比M48平均嫁接成活率(83.7%)高1.2%,比M43平均嫁接成苗率(82.1%)高2.8%。

表1 油茶无性系嫁接苗成活率表(%)ⅠⅡⅢⅣV平均排序M4378.279.48583.284.782.1Aa3M4879.286.385.483.184.583.7Aa2M6083.485.584.783.886.984.9Aa1

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F值=1.48(

在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差异性检验中,M43、M48、M60各处理间成活率的差异值均

3.2苗木成苗率

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苗率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苗率存在差异。平均成苗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60>M43>M48;M60平均成苗率最高,达79.8%,比M43平均成苗率(77.7%)高2.1%,比M60平均成苗率(75.2%)高4.6%。

表2 油茶无性系嫁接苗成苗率表(%)ⅠⅡⅢⅣV平均排序M4375.082.680.972.277.677.7Aa2M4872.380.367.976.778.675.2Aa3M6077.580.379.580.581.279.8Aa1

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苗率进行方差分析,F值=1.78(

在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成苗率差异性检验中,M43、M48、M60各处理间成苗率的差异值均

3.3苗木高生长

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高生长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油茶无性系嫁接苗苗高表(cm)ⅠⅡⅢⅣV平均排序M4310.2411.6213.2511.7511.5111.67Aa1M4810.7410.17.0310.429.829.62Ab3M6010.9511.759.6511.7810.7610.98Aab2

从表3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高生长存在差异。平均苗高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43>M60>M48;M43的平均苗高最高,达11.67cm,比M60的平均苗高(10.98cm)高6.3%,比M48的平均苗高(9.62cm)高21.3%。

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苗高进行方差分析,F值=3.96(>F0.05=3.89),说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苗高存在显著差异。

在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苗高差异性检验中,除M43与M48苗高(差异值

3.4苗木地径生长

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地径生长调查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地径生长存在差异。平均地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60>M48>M43;M60平均地径为0.360cm,比M48平均地径(0.356cm)高1.1%。 比M43平均地径(0.314cm)高14.6%。

表4 油茶无性系嫁接苗地径表(cm)ⅠⅡⅢⅣV平均排序M430.310.320.310.310.320.314Ab3M480.370.380.320.360.350.356Aa2M600.350.390.310.380.370.360Aa1

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地径进行方差分析,F值=6.24(>F0.05=3.89),说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地径有显著差异。

在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地径差异性检验中,M43与M48、M43与M60之间地径(差异值>d0.05=0.040)差异显著,M48与M60之间地径(差异值

3.5苗高与地径之比

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高度与地径之比(简称高径比,下同)结果见表5。

表5 油茶无性系嫁接苗高径比表(cm)ⅠⅡⅢⅣV平均排序M4333.0336.3142.7437.9035.9637.19Aa1M4829.0326.5821.9728.9428.0626.92Bc3M6031.2930.1331.1331.0029.0830.53Bb2

从表5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高径比存在差异,苗高与地径两者之间未出现正比例关系。平均高径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43>M60>M48;M43高径比37.19,比M60高径比(30.53)高21.8%。 比M48高径比(26.92)高38.2%。

对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高径比进行方差分析,F值=18.35(>F0.01=6.93),说明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苗高径比有极显著差异。

在油茶不同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高径比差异性检验中,M43与M48、M43与M60之间高径比(差异值>d0.05=4.84)差异显著,M48与M60之间高径比(差异值>d0.10=3.95)的差异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1) 培育优良种苗是油茶丰产高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用油茶优良无性系M43、M48、M60作为接穗,嫁接成活率高,3个无性系的嫁接成活率为82.1%~84.9%;成苗率高,3个无性系的嫁接成苗率为75.2%~79.8%;苗木长势良好,3个无性系的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9.62~11.67cm和0.31~0.36cm,最大苗高和地径分别达到26cm和0.64cm。

(2) 对不同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成苗率、苗高、地径和高径比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其成活率和成苗率M43、M48、M60各处理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苗高和地径M43、M48、M60各处理之间均差异显著;油茶苗高径比M43、M48、M60各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差异性检验表明:成活率和成苗率M43、M48、M60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苗高M43、M48、M60各处理间的差异除M43与M48之间差异明显外,其余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地径M43、M48、M60各处理间的差异除M48与M60之间差异不明显,其余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高径比,M43与M48、M43与M60之间有显著差异,M48与M60之间的差异明显。

(3) 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成苗率、苗高、地径和高径比与嫁接时的气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范振富.福安市油茶优良品系引种栽培试验[J].经济林研究,2006,24(2):22-25.

[3]章早霞.油茶胚芽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52,54.

[4]陈刚,肖国民.油茶树嫁接山茶花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2(9):22-23.

[5]倪金明,占昌炳.油茶胚轴嫁接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 2002,16(增):67-71.

[6]陈华豪.林业应用数理统计[M].大连:大连海运出版社,1998:39-46.

[7]金建良.油茶苗无性繁育枝术[J].新农村,2009(9):14.

[8]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75.

[9]洪伟,林思祖.计量林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唐效蓉)

InvestigationontheeffectsofgraftedseedlingsculturewithscionsfromdifferentCamelliaoleiferaclones

WEI Pumao

(Forestry Bureau of Shoun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Shouning 355500, China)

Taken the superiorCamelliaoleiferaclones of M43, M48 and M60 as scions and seedlings ofCamelliaoleiferaas rootstock, the effects of grafted seedling cul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random block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and seedling rate of grafted seedling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among clones of M43, M48 and M60.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of grafted seedling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mong 3 clones, and the ratios of height to diameter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mong those clones. The survival rate and seedling rate of grafted seedlings from the 3 clones were 82.1%~84.9% and 75.2%~79.8% respectively. And the height and diameter were 9.62~11.67cm and 0.31~0.36 cm respectively.

clones ofCamelliaoleifera; nurse seed grafting; survival rate; seedling rate

S 794.405

A

1003-5710(2010)04-0026-03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0. 04. 008

2010-02-04

2010-06-13

猜你喜欢

高径芽苗成苗
摩擦系数对不同高径比坯料镦粗鼓的影响规律
马尾松人工林高径比变化规律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不同高径比煤岩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芽苗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
三轴试样高径比对试验影响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几个葡萄砧木品种在吐鲁番地区扦插成苗比较试验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组合式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