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羊羊和灰太狼》能走多远?——以《 猫和老鼠》 为参照

2010-11-16彭颙

电影评介 2010年6期
关键词:羊羊猫和老鼠灰太狼

《猫和老鼠》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短篇动画集,主角是TOM和JERRY。TOM和JERRY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对猫和老鼠,可以说是所有动画片中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喜羊羊和灰太狼》最早从2001年就开始制作,最初还是相对简单的FLASH动画。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立刻就征服了全国小朋友们的心,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福州等城市,《喜羊羊与灰太狼》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此外,该片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它荣获了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片最高奖——“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

很多人觉得《喜羊羊和灰太狼》与《猫和老鼠》很像,更有甚者将前者称之为中国版的《猫和老鼠》。一个是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个是目前最火热的国产动画力作,它们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一扫中国动画片的说教、单调、呆板和幼稚,直追当年《猫和老鼠》的声势,有望红遍中国进而迈向全球。

《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内容上具有革新性,首先,它对传统强弱关系模式进行了颠覆。猫鼠之争与狼羊之战是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猫和老鼠》与《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是以天敌之间妙趣横生的敌我对立为主线的。即猎人与猎物、食者与被食者、杀手与被害者之间互相折磨且不断周旋。

在传统的现实的强弱关系中,羊和老鼠自然是懦弱的和胆小的,受到天敌狼和猫的追捕,整天在躲避逃难中度过,被动并且处于劣势,没有还击的能力,并且羊狼-鼠猫是绝对不会和平共处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却在原本的对立双方的强弱基础上颠覆了以往的角色,弱者、被捕者此时都变得聪明机警、调皮捣蛋。现实中的强者往往缺乏很高的智商,《猫和老鼠》的夸张、变形与现实正好相反,例如它们可以隐身甚至是有时候猫鼠可以成为好朋友,携手共进晚餐。虽然“灰太狼”很凶,整天喊着“要吃羊”,但它有缺点,于是就把它设计成一个失败者的角色,赋予了一种制约它的更大力量——给了它一个“老婆”,于是就有了喜剧感,而这在以往的动画里是没有的。而其中的老鼠JERRY和小羊们则成为了机智勇敢、乐观向上与团结友爱的化身。占上风的往往是处于现实中弱者的一方,亦如:羊、老鼠。

在结构主义理论中,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主要是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从片中提炼出其核心的对立关系来。从叙事上来说,这两部动画片的主题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从中大致划分出以下几组主要的对立面:狼/羊,猫/鼠,素食主义/肉食主义,坚持/放弃,成功/失败,个人/群体,勇气/退缩,自信/自卑,食物/天敌。以上几组对立却是贯穿了全片始终,由它们所演绎出来的故事情节构成了整个影片的基本脉络。同时,可以发现以上对立关系中涉及到的相关角色,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折射出了更多的二元对立面。

观众从片中看到了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强弱关系,猎奇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在颠覆中感受了弱者报复似的快感。这种新鲜的视觉心理体验令观众忽略掉了动画在取材于现实时的真实性。正因为羊和狼之间没有像现实中真正的你死我活关系模式,整个故事才得以继续。。灰太狼的那句“我一定会回来的”每每给人以期待之感。

其次,它比《猫和老鼠》更时尚、更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喜羊羊和灰太狼》里出现各种“山寨台词”,表现得十分与时俱进,比如“你是盗版”“我是无间道”这样的台词。剧中的搞笑台词其实是更加针对成年年轻观众,毕竟三到六岁的小朋友还是分不清“雷”和“囧”的。此外,情侣观众也不在少数。它所带来的文化讨论,如婚姻感悟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就做懒洋洋等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年轻白领一族,在里面看到了逝去的童年的快乐,也有人甚至在里面看到了“萌”——典型的新一代年轻人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在整个动画片里,注意对孩子的正面积极引导力量,比如遇到困难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包括对朋友、对同学、对长辈的关系等都采用正面引导。主题曲中歌词的表达让观众更好地去理解其传达的主题意思,让人一目了然。儿童在学唱时也是健康积极富有朝气,哪怕不理解也能感受到那种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还有,故事本身是从我们的生活或我们身边来的,比如“懒羊羊”这个形象,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一个人在干得辛苦的时候,想歇一下喝杯茶再说。又比如“美羊羊”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从我们身边的很多女孩演化而来的,她们爱美的心态十分突出,所以很多观众看了就很投入,容易产生共鸣,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生活经验,这与看国外的动漫感受完全不同。

在生活中居然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灰太狼”,很失败。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很有新意,要像灰太狼一样对老婆忠心耿耿,无论老婆怎样对待它,它都无怨无悔,一门心思去抓羊,吃了不少苦头,但永不言弃。而在《猫和老鼠》中,寓教于乐被削弱到很小的程度,它更突出的是片子的娱乐和游戏,在这种无尽的娱乐和游戏中,完成剧集的交替。

新的形式让经典的情节设置有了新的感受。《猫和老鼠》采用的哑剧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动作而不用对白,只有动作,没有语言。《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有动作,也有语言,羊和狼再也不是以四肢着地的形象出现,人物拟人化的程度更高,赋与他们人的情感和生活。将羊与老鼠进行比较,在我国的传统思维中前者更代表着祥和、温顺,在现实中它所代表的形象都比老鼠要好得多。《喜羊羊和灰太狼》集中了我们所喜爱的动物和人性中最光明的品性,并且让这些品性在一场场化干戈为玉帛,或者化戾气为祥和中,闪耀出了灿烂的光芒。

影视作品中,追逐和打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都已经积淀成为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审美心理模式。这里没有复杂的故事或情节,基本上是最简单的运动,但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生命不息,追逐不止。天敌的身份注定了敌对是长久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常在一瞬间发生变化——化敌为友或势不两立。为敌时绞尽脑汁,互不相让;为友时,亲如兄弟,谁也不记仇。

《猫和老鼠》有TV版和剧场版两种。《喜羊羊和灰太狼》也是如此。《猫和老鼠》经历了四个版本,每种版本都对其主要角色形象进行了修改。可见《猫和老鼠》没有持宠而骄原地踏步,而是在不断探索新的形象去适应观众的口味。就如同88版《西游记》在80后这群人眼中已经到了清楚每一集讲的内容,重复再重复的播出只会导致边际效益递减。因此《西游后传》及《西游记》央视版、港台版等相继拍摄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加入新鲜的佐料。

《猫和老鼠》共有116个漫画形象,每一集选2至3个不同性格的形象搭配在一起,叙述一个“噱头”故事。但我们能记住的人物或者说印象深刻的也只是主角TOM和JERRY。500多集的TV版《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各个地方台陆续播出,其中客串的动物将故事情节不断推向高潮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它们的出现将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得更为清晰。鸭嘴伦的出现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最红的歌手周杰伦,它在羊村开演唱会,小羊们争着抢着给它献花写信并互相攀比,展现了小羊们可爱单纯的一面。除了像鸭嘴伦这样客串的角色外,《喜羊羊和灰太狼》与《猫和老鼠》不同之处便是有众多“钻石”配角,其地位与名义上主角喜羊羊相差并不遥远。就如主题曲所唱“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每个角色都用有自己的“粉丝”,每个角色都是不同人心中的主角。

技术上的革新将带给了人们更多的视觉体验和期待。画质上《猫和老鼠》有点我们现代人涂鸦的感觉,而《喜羊羊与灰太狼》则占了科技进步的优势。将二者的画质进行比较似乎有些牵强,毕竟年代相差悬殊。不过也充分体现了人类科学的飞跃进步。然而《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火热程度还止步于国门没有走向世界,配音只有国语版。《猫和老鼠》除了英文版的,在我国还出现了各地方言版。语言版本的不同带给了人们新鲜的刺激,哪怕画面是曾经看过的,哪怕它多么熟悉,只要有一点新鲜的加进来,经典又将散发出它的魅力。据悉2010年将推出电影版的《猫和老鼠》,将沿用《加菲猫》和《鼠来宝》的“真人+CG动画”的路线,以CG技术制作TOM和JERRY的动画形象,而它们打闹的空间则会是实景拍摄,然后再将二者结合。

《喜羊羊和灰太狼》受当今热捧,《猫和老鼠》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播放时被称之为回顾经典。当昔日的经典与当今的火热在剧场版中碰面时,《喜羊羊和灰太狼》若想完胜“前辈”还需在技术上加大改革力度。

《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时效性营销给它未来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动漫的两个衡量价值:第一是精神文化上的价值,这个是永久性的。一个文化产品要带给一些人精神上的满足,给与他们生活中的快乐。我相信《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小观众们等长大后回忆起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喜羊羊与大灰狼”这个形象曾伴随着他们走过童年,曾给了他们快乐时光,这就是价值。第二个才是商业上、金钱上的价值。

一、衍生品越滚越大

《猫和老鼠》衍生出来的以其两者形象为主打的系列产品如玩偶、文具包、影碟等至今在各大小店都可见到。其主题曲至今仍不绝于耳。《喜羊羊和灰太狼》播出后市场上迅速出现衍生品,如毛绒玩具等打动了一些消费者,加深了他们对“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些形象的喜欢,而且衍生品不只小孩子购买,很多成年人也开始消费,从而逐渐扩大了动漫产业的整体市场份额。

二、有的放矢的档期安排

(一)TV版稳定江山

除了在周一至周五的黄金档播出,周六周日以浙江台为代表的更是全天播出。假期的到来让该剧与观众见面更加频繁。

(二)灰太狼进攻情人节

灰太狼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老婆吩咐什么都二话不说全力以赴,被称为“21世纪最佳经济适用男”。《喜羊羊和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影片在制作的时候就已经针对这个档期做了精密的设计。影片中灰太狼的平底锅俨然成了爱情的信物,为了强化这一点,制片方还专门制作了名为《我爱平底锅》的主题曲。这样的设置,大大地满足了女性对于男友的幻想--“嫁人要嫁灰太狼”。

(三)借助明星效应拉动粉丝消费

虽然《喜羊羊和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没有邀请明星为片中角色配音,但主题歌演唱者却有所升级——包括“超女”周笔畅演唱的主题歌《大家一起喜羊羊》、香港歌手郑中基演唱的片尾曲《我爱平底锅》,及“奥运女孩”杨沛宜全新演绎的插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和《左手右手》。这些明星的“粉丝”会爱屋及乌从而为该片买单。

三、不断扩大的观众群

日本的动漫人称全民动漫,各个年龄阶层的均对动画片有所喜有所好。而在中国,动画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拍给儿童看的,是成人的“弱智图像”。家长和小孩仍是《喜羊羊和灰太狼》最大的观众群。家长带着小孩来电影院看片能培养感情,孩子在家里自己看动画片玩游戏,大人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快乐是什么。在电影院里看过后,一起笑,沟通话题也就多了。日后全家一起再看电视版时多了一份理解与欢乐。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xxx(任意生肖填空)》动画成为一部玲珑华丽欲罢而不能的贺岁由头,今后有望年年奉上,“牛年是牛气冲天,虎年是虎虎生威”,渔利若是长久时,又岂在低低幼幼。在新一集剧场版的故事中,甚至为了照顾陪同孩子的长辈,也加入了少许调料。如今,一茬一茬的电视动画剧集和周边产品早已是喜闻乐见的大众消费品。日本电影《寅次郎的故事》是影史上最长寿的喜剧系列,共48集,在日本本土放映时,每每形成节日气氛。直到“寅次郎”的扮演者“渥美清”的离世,才得以终结。《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望效仿寅次郎每年都与观众见面,观众也期待生肖系列的延续。哪怕达不到寅次郎的之最,我国的贺岁喜剧“花田喜事”系列也是其很好的参照。

TV版本的《猫和老鼠》有141集,分别有东北方言版、天津方言版、四川方言版、陕西方言版、河南方言版、云南方言版等。《喜羊羊与灰太狼》总共9部,683集。后来者居上,在集数上我们可看到《喜羊羊和灰太狼》已超过了《猫和老鼠》。当年赤手可热的日本动漫片《圣斗士星矢》TV版有114集,录影带31集,剧场版5部,从日本传入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但在国内最终止步于114集,且影响力只停留在“80后”人群身上。《喜羊羊和灰太狼》若想走得远,火得长久,不能只看到单个“前辈”的功绩,也应左右比较,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在感叹国产动画的复兴之际,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应拨开媒体网络中的泡沫,静思量,其未来还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羊羊猫和老鼠灰太狼
猫和老鼠
喜羊羊的月球之旅
猫和老鼠
羊羊变身
喜羊羊与灰太狼(笑传)
喜羊羊与灰太狼 搞笑动漫第一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