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美、狞厉与单纯的较量——《 夜宴》 服饰鉴赏

2010-11-16王列,程妍妍

电影评介 2010年6期
关键词:常服夜宴黑色

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是用画面来讲故事的,一切表现因素理应为整个故事来服务。在影视剧的造型中,服饰自然是最直观最鲜明的因素。在以往的许多电影中,服饰更多的用来表示故事发生的历史时间和人物的身份职业等,而影片《夜宴》则赋予了服饰更多的表现力,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直接作用于剧情和主题。笔者以仅有的服饰与电影的知识,对《夜宴》的服饰做一个简要的赏析,意在分享一种艺术的美感并对今后的电影服饰发展做一个个人化的前瞻。

从艺术表达的角度来讲,《夜宴》的服装算是成功的。不难看出,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服装大体可以分为:红、黑、白三个色系。这是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人物性格表现力的。

红色的华美

无疑,婉后是影片的核心人物。她的服饰和妆容最精美也最讲究,她一登场,披着素色的丧服,长袍曳地,肃穆但华贵,从容地走在灵堂之内,灵堂哀婉的氛围便不见踪影,这也意味着她不会只充当一个先帝的遗孀,而在权力的角逐中,她注定是一个重要的角色。的确这身素色的服装她再也没有穿过,因为这不是她的色彩。

婉后的第二件衣服是黑色的常服,宽袖对襟长衫、曳地长裙、裙腰高束,纹饰精美,严肃但不失华贵,这件衣服在遵从五代基本服饰的基础上,又做了符合人物性格的艺术化加工。五代女子服饰比起唐朝繁丽、开放之风有所收敛,婉后的黑色对襟长衫(比一般的五代服装拖地部分要长)体现的不是女子的柔媚,而是豪气。此黑色常服多出现在与青女和无鸾的对话场景中,在符合礼制的同时,也与两人做着鲜明的对比,无鸾与青女是单纯的,而她是复杂的,他们在内心深处就不是同一类人。

如果说黑色的常服代表着婉后对于权力的觊觎,而在她册封大典上红色的衣服,则将她的华美艳丽推到极致。这是婉后最为讲究的一件衣服:艳丽的茜素红,银色凤纹,对襟长衫,曳地长裙,裙腰高束,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件衣服的设计中有了最高规格的代表——蔽膝。这意味着她身份的确立,当然也是她对于夺权者的最后妥协。刺眼的茜素红具有着双重的含义,正如无鸾说得她神情中的六分得意、三分紧张,这是她的胜利,抑或是她的牺牲——是她靠着美貌取得的胜利,也是美貌带给她的万劫不复。

在影片中,婉后共有三件侍寝的睡袍,一件红色,一件橙色,一件浅黄,在与无鸾斗剑时着浅黄色,这时的婉后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的婉儿,与无鸾两情相悦。与皇帝在一起时穿了艳情的红色和肉欲感极强的橙色,与她那红色的床,红色的幔帐氤氲出一种极为暧昧与情欲的氛围。被红色包裹的婉后才是真正的她自己,一个矛盾着的尤物。

黑色的狞厉

黑色与红色是整个影片的主体色调,而黑色又占了绝大部分:黑色的皇帝与官员的服装,黑色的羽林卫和黑色的朝堂,使影片既有着阴郁的氛围,又有着无限的张力。

皇帝有两件重要的服装,黑色的常服与黑色的冕服。这两件衣服均鲜有五代服饰特点,而是明显的先秦两汉样式。常服为玄色交领深衣,上有铜色龙纹;而冕服的形制就很高了:冕冠、玄衣、纁裳,另有象征权力的蔽膝。黑色的服装反映出皇帝阴郁的内心和不磊落的行为。自盛唐以来,皇族开始尚黄,以明亮的黄色显示统治者的至尊地位,而本片的服装设计者将帝王的服装设计成黑色,定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一,五代时期,政权动荡,纷争不断,社会为阴霾所笼罩;其二,黑色流行在三代至两汉,这是极其讲究君权神授与权力正统的时代,也是服饰制度十分严格的时代,以服饰来确立统治,以服饰来规范社会。而这个故事正是篡权与正统的较量。

羽林卫配有裲裆甲的戎装颇有五代之风,但从猛兽图案的面罩和黑色的披风来看,又颇具西方武士的风采,这应该是服装设计者的艺术加工,使作为皇帝爪牙的羽林卫具有明显的特征,并使打斗的场面看上去更为精彩。

白色的单纯

影片一开始无鸾就身着麻制的白衣出场,与周围的翠竹、茅屋十分的贴合。从头至尾,无鸾的衣服均为白色,白色是圣洁宁静之色,亦是虚弱无力之色,而无鸾正是这样的性格。他不甘王位被叔叔篡得,却又无力将它争取回来;他放弃了对婉后的爱情,却始终为情随困,便索性着白衣,戴面具来逃避现实,亦用以是掩藏内心的矛盾。影片的最后,在历尽杀戮与逃亡之后,无鸾终于回到青女的身边,这才是他感情的归宿,很显然华贵与权力并不属于无鸾,它的内心是皈依与单纯的。

青女这一人物形象较为简单,她纯洁而专情,所以青女的服装多为素色。第一件是米色对襟长衫,精美的碎花纹饰,下着白色长裙,裙腰高束;第二件是白色对襟短襦,上有镂空花纹,下着紫色高束腰曳地长裙;第三件上为橘色对襟短襦,下着紫色高束腰曳地长裙。而最为重要的是,在诸多人中,除了皇帝的玉握,青女是唯一有佩玉的人(且佩的是组玉),玉为君子之物,与婉后所带的金银器不可同日而语,导演的意图显而易见,在众人之中,唯青女单纯磊落。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的刘翼教授曾评价《夜宴》的服饰是“单调的色彩,视觉的盛宴”,十分贴切,简单的三种颜色幻化无穷,将历史的深重,人性的善恶一一彰显。

自张艺谋的《英雄》以来,《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至《夜宴》,古装大片在其服饰设计方面都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在彰显人物性格方面都有很强的表现力,也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但是,这种趋势又似乎走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即人物的脸谱化倾向也随之明显,这也许是剧本在人物塑造方面薄弱,而需要服装使其加强的原因吧,我们需要影片的可观性,但内在的思想表达才能使影片有恒久的魅力。

猜你喜欢

常服夜宴黑色
邂逅 《唐宫夜宴》
宋代服饰“褙子”的形制及其功能考释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以衣载道·修身明德:中小学校服的价值省思与未来趋向
清帝服饰分类述略
1907年晚清学堂服制考
黑色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