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线与色

2010-11-16郑娟

电影评介 2010年6期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线条

贝拉•巴拉兹指出:“只有当影片中的画面表现出某些纯粹电影化的东西时,它才具有艺术意义。”[1]在以绘画为主要元素的动画电影中,这更是至理名言。

动画自诞生以来,伴随着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早期的二维平面动画发展到今天的三维立体动画 。但是无论是二维平面动画还是三维立体动画,画面在动画电影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画面仍然是动画电影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而线条和色彩又是绘画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元素。尤其是二维平面动画,更是强调张力十足的线条和丰富明快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二维平面动画对于创作者的绘画功底和造型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在东西方的造型艺术中,因为各自文化的不同,对于造型艺术的两大重要元素——线条和色彩,也有着迥异的理解。东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更加强调线的元素,强调线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表现力。而西方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更加注重的是色彩带来的变化莫测的展现力。善长学习和吸收的日本民族,在绘画艺术中传承并兼收了东方线的魅力与西方色彩的特色,并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了日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色。

在日本民族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宫崎骏,他将东方的线条与西方的色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描绘了诗一般的画面,以此创造了只属于宫崎骏特色的动画电影世界,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异梦幻世界的大门。

一、亦真亦幻的动画背景

绘画之于动画电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绘画而言,宫崎骏不是一位在绘画上的革新画师,他只不过是用古老的技术来表达现代的动画大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他的特色所在。宫崎骏一直坚持手工绘画,这种手工绘画使得他的画面具有一种难以言传、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境界。他的画面既有东方传统绘画的诗意唯美,也有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逼真。在他的画面中,不仅体现了其出人意表而又合乎规范的高超的绘画能力,而且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在宫崎骏以西方为背景的众多动画电影中,其背景来源于宫崎骏长期在欧洲写生的积累:《红猪》的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意大利亚得里亚海,《魔女宅急便》中的欧洲小镇,来源于瑞典哥特兰岛的维斯比和斯德哥尔摩,《天空之城》则具有英国威尔士煤矿的影子,《哈尔的移动城堡》是欧洲小镇的集结。在他的动画电影中,宫崎骏为我们描绘出如西方油画一般的美丽的风景:“海边的欧洲小镇,拾级而上的古老教堂,陈旧却干净的雕花窗框,布满青苔的红色屋檐,光滑的青石路,洒满树阴的乡问小道,生生不息的绿色原野,洁白的云彩,温和的海风,表达了每一个普通人内心不平儿的爱、包容和智慧。”[2]而在宫崎骏以东方为背景的动画电影中,其背景来源于日本的田园风光,如《龙猫》中的美丽的乡村田野,《幽灵公主》中的广袤神秘的森林。

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田园风光还是欧洲的美丽的小镇,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画面都具有诗意性和精致性,然而这些如诗的画面都是由细腻流畅的线条描绘,合理的光线运用,和刻意而完美的色彩搭配共同完成的。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讲究西方色彩的科学性,在色彩变换上注重主观性的感受,主要以青、蓝、绿为色彩的基调,运用这三种色彩基调再现了自然和植物的原色。在他的画面中色调单纯却不单一,许多色彩的微差耐得住咀嚼和品味,具有浓郁的诗意的意味。他借鉴了西方油画中逼真写实性的特点,但是色彩上又不采用西方油画中油彩的厚与浓,而是在色彩中调和了水的纯净清澈,赋予色彩滋润感。整个画面看上去轻快、明亮、清新。这样,画面中的景物经过宫崎骏心灵的筛选,变得概括而理想化,使得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画面即具有细致精细的真实地描绘也具有飘逸灵动性的非真实的时空再现,仿佛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而似乎我们又如同在梦境中一般,达到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效果。

在这些如诗如画的背景中,宫崎骏却驾奴着操作自如、富于变化、蕴含活力的线条,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特质,并通过柔而不弱、富有韵律感的线传达出难以言传的人物的神韵,每一次笔触的运用都包含着宫崎骏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宫崎骏人格、道德、精神力量的体现。这种诗意化的东方线条为他的如诗如画的背景注入了充沛的情感,使得他的画面既具有生活的亲和力又具有自然的灵性。

通过东方的线的流畅、圆润、柔和以及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的明暗、对比、调和,宫崎骏的画面犹如生活一样真实而亲切,又似梦中一样美丽,他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的统一建构在自己的动画王国之中。以《悬崖上的金鱼姬》为例,这部动画电影以水彩画为主,自然色彩是一种生命的记录,宫崎骏以蓝色为基调,把不同时间的大海的不同色彩之间细微的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色彩的明暗对比中,将海洋的魅力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梦似幻。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主人公波妞,传达出人物纯真、善良、活泼的性格特征。

二、《千与千寻》——东西艺术的完美结合

宫崎骏是个动画诗人,是用画面写诗的人。在宫崎骏的艺术王国中,他熟练的驾驽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线,勾勒人物的形象,他通过线传达出他对人物的主观的意蕴。通过富于变化的色彩,将自然融入到自己的动画电影中,制造了亦真亦幻的动画电影背景。同时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还融入了东西方不同的艺术形式,其中《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最富有这种特色的一部动画电影。

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营造了一个古老的东方油屋,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中的背景正是近现代日本的典型写照——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这是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一面不断地吸收西洋文化,向近代化迈进,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本国最具有传统意义的古典特色,于是便有了《千与千寻》里的东西文化大融合。”[3]

《千与千寻》的画面制作极其精良,他用深厚的绘画功底展现了这个奇异的世界。这是一个融合着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世界:富丽堂皇的主楼,客房的日式门上绘有日本江户时期的浮世绘。以各种花卉和流云为主体,简单几笔勾勒出花卉的外在轮廓,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传达出花卉的内在神韵:牡丹的雍容华贵、鸢尾花的优美淡雅。流云的造型借鉴了中国敦煌壁画中流云的特质,以线的流畅圆润,表现出云朵的飘逸,配以真实华丽的色彩,颇具装饰画的风采。古老的日式建筑,颇具唐朝风味,画面细腻且层次丰富,以色彩的明暗、对比变化绘制了建筑物体的真实质感,给人以美仑美奂的视觉盛宴。

油屋的主楼底层是东方建筑艺术的展现,但是在油屋的顶楼,则是西方建筑和绘画艺术的再现。每一帧动画都如同一幅油画,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日本民族向西方学习的影子。整个顶楼体现了西方巴洛克艺术的装饰风格,宫崎骏用巴罗克艺术风格展现了汤婆婆住所的富丽堂皇、宏大气势,繁复奢华的特点。同时在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俄罗斯风格的茶具、波斯花纹的地毯。这无疑体现了汤婆婆追求物质享乐的本性,颇具有日本在向西方学习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人所体现出的享乐主义倾向。

影片的整个画面,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将东方的线和西方色的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将东方与西方各自建筑艺术的特点融于影片中,再现了日本民族绘画融合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特色。

作为一位东方艺术家,作为二维动画的执著追求者,宫崎骏一直坚持着亲自手工绘画。对于宫崎骏来说,在他自己建构的动画王国中,每一帧画都寄予着他为之付出一生的动画事业的深情。宫崎骏一直坚持的手工画法也让这些画面带上了难以言传的艺术魅力。宫崎骏向来提倡以纯手工的二维动画来讲述故事,“的确,一切都可以靠科技来轻松完成,可我就是个不喜欢搭顺风船走路的人……画面,还是出入来控制的好”。[4]对于绘画艺术来说,用手工绘画本身就附带着绘画者的感情,每一条线和每一种色彩都包含着绘画者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

宫崎骏就是这样,在三维动画开始盛行的时代,依旧坚持这手工绘图,因为唯有透过亲笔描绘才能呈现出宫崎骏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才能制作出具有意味性的和强烈人文关怀的动画电影。宫崎骏不是一个绘画艺术律条与围栏的僭越者,而是一个尾随拓荒者与其后辛勤工作而有所成者。他是一个艺术领域上的折中主义者,他将东方艺术中线的魅力与西方艺术中色彩的特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构筑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动画电影。

[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226.

[2]沈黎晖、尹丽川.宫崎骏的感官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4.

[3]秦刚主编.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56.

[4]青井凡.宫崎骏的暗号[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32.

猜你喜欢

宫崎骏动画电影线条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宫崎骏动漫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