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连杰的武侠人生

2010-11-16刘荆

电影评介 2010年6期
关键词:霍元甲黄飞鸿李连杰

李连杰自小习武,天赋非常,15岁时就已蝉联5届全国武术冠军头衔,在世界各国进行武术表演。自《少林寺》开始登上影坛,继而进入香港、好莱坞,至今已出演了三十多部电影,无一例外的是,李连杰饰演的全部都是武者。李连杰称《霍元甲》将是自己最后一部动作片,是他对自己多年来的武侠电影生涯的一个总结。从早期少林武侠片中的武僧,到香港黄飞鸿系列中的一代宗师,再到好莱坞电影中的冷酷打手,可以说,《霍元甲》这部影片无疑是李连杰武侠生涯的一次回归之旅。

《少林寺》:起点

1982年张鑫炎导演的《少林寺》独辟蹊径,大胆地起用了一批非专业演员的武术运动员,其中男主角觉远的扮演者就是李连杰。这部影片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极大的轰动,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少林武术电影的热潮,也使李连杰一举成为红遍海内外的功夫明星。

影片虽然取材于少林寺壁画上记载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故事,但并没有拘泥于此,而是根据武侠电影的特点和观众的欣赏趣味,将“国仇家恨”这个中国武侠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叙事主题,与爱情和喜剧这些传统武侠电影中不太关注的叙事因素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使《少林寺》成为一部既有着符合中国观众传统欣赏趣味的善恶有报、除暴安良的正义主题,也不失诙谐风趣、嬉笑相兼的美学风格的新型武侠影片。同时,影片中觉远与牧羊女之间有因无果的生死情缘,也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浪漫凄美的情调,以至于每当听到那曲“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冬去春来十六载,黄花正年少,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耕田放牧打豺狼,风雨一肩挑……”的旋律优美的《牧羊曲》时,我们就会想起那个身负家国重任、在佛门与情感之间徘徊的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和尚。

在那个时期的《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作品中,李连杰凭借敏捷轻灵的身手、单纯和善、富于观众缘的形象,开始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又一颗闪亮的功夫明星。

黄飞鸿系列:巅峰

如果说《少林寺》的成功为李连杰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发展之路,那么90年代进军香港影坛的“黄飞鸿系列”则成为李连杰事业的一大飞跃。

李连杰和徐克的合作被公认为是开创了黄飞鸿系列电影崭新天地的经典之作。在《黄飞鸿》、《男儿当自强》、《狮王争霸》等影片中,在徐克的执导下,李连杰对黄飞鸿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塑造和演绎。李连杰所饰演的黄飞鸿武功高强、不畏强暴、抵御外侮、惩恶扬善,在发扬中国传统武德的同时,又洋溢着一种大义凛然、自强不息的民族主义情感。比起关德兴版严肃正统的黄飞鸿,李连杰的武戏更加潇洒帅气,文戏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比起成龙版调皮年少的黄飞鸿,李连杰则多了几分王者之尊的大家风范,与那个特定时代的氛围也更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我们看到,在“竹梯大战”、“舞狮夺标”等经典武打段落中,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打斗动作舒展流畅、颇具美感,于一招一势中尽显一代宗师的气度和风范,而在“学英语”、“拍电影”等生活段落中,又流露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与十三姨之间细腻动人的男女之情,和众弟子同甘共苦的手足之情,都为黄飞鸿这个经典形象增添了几分鲜活的色彩。更为独特的是,影片将李连杰所饰演的黄飞鸿与当时的时代氛围紧密地融合到了一起,他一方面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在时代的战乱纷争之中虽迷惘却对国家民族抱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面对内忧外患、身处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之中,不时流露出自傲与自卑的矛盾心理正是这个黄飞鸿最深刻最鲜明的特征。

尽管李连杰其后又出演了《方世玉》、《太极张三丰》、《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洪熙官》等多部卖座影片,但“黄飞鸿系列”仍然是他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佳作,也成为其日后难以超越的巅峰。

好莱坞:失落

李连杰在好莱坞拍的第一部片子是《致命武器4》,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一位来自香港的杀手,仅有几句简单的台词,其余的就是一味冷酷无情的打斗。在其后的《致命罗密欧》、《猛龙战警》、《救世主》、《狼犬丹尼》等等影片中,李连杰再也没有延续以往的那种充满浩然正气的侠客形象,而成为了好莱坞游戏规则之下的一个具有异域色彩的打手的标志。

虽然有好莱坞的资金和技术做支持,但李连杰所塑造的那些新形象在中国观众的眼中已经少了少林小子、武林侠客的亲切、而多了些许陌生和费解。失却了东方文化的衬托,李连杰东方式的面孔和敏捷的身手纯粹成了招揽票房的噱头。无论是一味追求激烈效果的格斗动作、还是飞车追逐、闪避子弹等华丽的特效制作,或者是黑帮、科幻的剧情卖点,都无法替代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侠客形象。可以说,好莱坞体系中的李连杰只是一个为迎合西方观众的欣赏口味而创造出来的打手,而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武者。

《霍元甲》:回归

借《英雄》之势,李连杰多年之后再次回到了武侠的世界。其后,李连杰投资并主演了《霍元甲》,影片表现民族英雄霍元甲的成长经历和以武报国的一生。李连杰声称:“我用自己42年的感悟来拍《霍元甲》,我的人生观、包括我对解决问题的看法等都融合在这部电影中了,可以说这是一部讲述我一生的一部电影。”影片耗资巨大,据说达三千万美元,李连杰却表示并不在意票房,重要的是拍摄一部具有李连杰个人风格的电影,说出这些年自己一直想说的话。

影片的情节设置颇具意味,几乎是以一次次的擂台比武贯穿起霍元甲的一生,从目睹父亲落败到第一次与人较量,从成年后的多次胜利到酒楼误伤秦爷,从打败俄国大力士到对阵三大高手,擂台、观众和对手的一次次变化,表现了霍元甲内心的变化,从小时的好胜到成年后的争名再到成熟后的报国救人,象征着霍元甲心灵的成熟,也表现出他在武学境界上的自我超越。而对于本片最重要的创作者李连杰而言,这样的设置当然也意味着他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内省。从内地到香港再到好莱坞,从少林小子到一代宗师黄飞鸿再到好莱坞的冷面打手,李连杰辗转半生的电影生涯必定充满了创业的艰辛、成功的辉煌和徘徊于低谷的失落,这无异于一次次擂台比武,在胜败与得失之间品尝成长的滋味。

如今,李连杰依靠电影《霍元甲》完成了自己武侠之路的回归,这部影片不仅仅如他所说是对中国武术的一种自我的独特见解,也并非对自己从事半生的武侠电影作一个总结如此简单和表面化,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李连杰倾注个人情感、寄寓自己人生感悟的一个载体,或许在李连杰多年来的电影生涯尤其是好莱坞的这段经历中,还没有进行过如此自由的自我的表达。

影片最后一组镜头超越了叙事本体,极具作者意味:在一片草地上,霍元甲身着白衫,全神贯注地在练习拳法,他一招一势之间,沉稳潇洒、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一般,既有力度又不失美感,可谓翩若惊鸿,蛟若游龙,银白色的朦胧月光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超凡脱俗、恍若梦境。这就是李连杰此片所要传达的武学境界吧,有了这组镜头,那些过于直白的言志说教统统可以省去了。

猜你喜欢

霍元甲黄飞鸿李连杰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李连杰笑纳刁难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