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现代戏的精神力量
——我在《诺言》中演刘永安

2010-11-16韦锡锋

剧影月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现代戏精神力量永安

■韦锡锋

寻找现代戏的精神力量
——我在《诺言》中演刘永安

■韦锡锋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两个情同手足的战友,相互约定:如果一个人死去,活着的一个人则要照顾死者的父母、家庭!硝烟褪去,泰州男儿张立久捐躯,山东汉子刘永安毅然坚守诺言,来到泰州乡下,为战友尽孝尽责……五十多年,刘永安在异乡扎根安家,作人子,作人父,作人夫;而亲生之母和心爱的恋人,却在山东老家守望空巢,直至终老。刘永安五十多年的默默奉献,只为了坚守一句诺言!

千金一诺,生死之诺!

这是一个发生在泰州乡村的真实故事。50多年来,感动了千村万户,主人公被评为全国道德楷模!

泰州市淮剧团据此故事,创作演出了大型无场次淮剧《诺言》,我在剧中扮演主人公——刘永安。

第一次捧读剧本,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深夜,我一边看着一边流泪。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句怎样的诺言?一个人,一句话,一辈子……故事真实得让人不信,人物感动得让人怀疑。

第一次见到生活中的刘永安,是在一个炊烟袅袅的黄昏,平常的外貌,平凡的语言,偶尔还隐现着一些羞涩。他迎面走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农;他转身而去,就是一幅模糊的背景。问他再问他,还是那句话——“人,说话要当话!”

第一次走进排练场,无形的人物气场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无处不在的诺言,无所不至的诺言,戏内戏外的诺言……我能否演绎刘永安,我能否塑造一个憾动生命的“诺言”?我开始拷问自己,是否也该许下一个诺言?

第一次融入人物,我感受到“诺言”如磐。战场上因何有了诺言?刘永安因何不忘诺言?一句诺言,两头爹娘,三个孩子,四季生活……这究竟为了什么?我撞上了人世间沉甸甸的诺言,我告诉自己,要以诺言的力量塑造“这一个”诺言!刘永安对着垂危的战友说:“俺保证遵守俺们的约定!”我字字如火、如钉,掷地有声;刘永安跪求母亲,“男子汉一言既出,以身履约本该当!”我唱得力从心起,荡气回肠;刘永安对战友的家人说:“男子汉出言定守信,吐口唾沫是个坑!”我道得理直气壮、天经地义……沉重的诺言,轻松的诺言,苦涩的诺言,甜蜜的诺言。我用平实、相素、真实的方法来诠释诺言,形象诺言,高耸诺言。用诺言撑起诺言精神,用诺言铺陈诺言灵魂,用诺言唱响诺言戏曲。

第一次演出《诺言》,我仿佛走进了一座美丽的精神宫殿。这宫殿的基石是诺言,墙体是诺言,梁柱是诺言……它的色彩、它的气息,都是流动和凝固的诺言。我听到了台下观众的叹息声、感慨声、落泪声、鼓掌声;我也听到了台上人物的微笑声和无悔声。多少年,我不曾见过这样的——台上台下同流泪、戏里戏外悟诺言。

《诺言》荣获了江苏省舞台艺术精神工程精品剧目,我也一次次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诺言》成了泰州市淮剧团的新的品牌剧目,无论在江苏大地,还是黄浦江边,都受到了领导、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既叫好,又叫座!

《诺言》为何火红,是因为她渗透了一种人性的精神力量!

对于低谷中的戏曲,对于进入体制改革的戏曲团体,何尝不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

拥有精神力量的戏剧不会消亡!

拥有精神力量的现代戏更加灿烂!

猜你喜欢

现代戏精神力量永安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长安永安
“戏曲现代戏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平静
美丽的永安溪
双面爱人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穿越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