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0 kV变电站闸刀相间操作连杆断裂原因分析

2010-11-15楼玉民郑宏晔邹君文王炯耿

浙江电力 2010年2期
关键词:螺母螺杆连杆

楼玉民,郑宏晔,邹君文,王炯耿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杭州 310014)

2008年6月2 日,运行人员发现某变电站220 kV正母闸刀A、B相间操作连杆断裂,闸刀型号为DR21-MH25,连杆材料为0Cr18Ni9。该闸刀于2003年投入运行,2008年6月2日发生首次断裂,运行约5年。据了解该断裂连杆机构所在线路比其它线路操作频繁。

该220 kV变电站现场见图1,箭头所指即闸刀操作连杆断裂部位。

图1 220 kV变电站现场

该变电站临近海边,连杆机构所处位置空气湿度大,空气中含盐量也较大(含氯离子),对钢材有较强的腐蚀性。

1 宏观检查

对已断裂连杆构件进行取样分析。在断裂连杆上明显有一段螺杆(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螺纹段)存在腐蚀现象,断口也有明显腐蚀现象,且螺母和螺杆连接处已腐蚀卡涩,而未断连杆不存在腐蚀现象,见图2、图3。

图2 断裂的连杆构件

检查结果表明,连杆断裂部位位于T型接头根部,应力集中。断口明显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

(1)起源部位,区域很小。

(2)扩展部位,有明显的贝纹区(图4中灰色区域),贝纹较少但很明显,面积较小。

(3)撕裂部位(图4中暗色区域),裂纹扩展较快,断面比较粗糙,具有明显低周疲劳特征。

图3 断裂连杆断口宏观照片

图4 断口体视镜放大照

2 光谱分析

定量光谱分析结果见表1。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未断连杆螺杆的硼和镍含量、未断连杆螺母的硼和铬含量、断裂连杆螺母的铬含量与0Cr18Ni9材料标准要求略有偏差,未断连杆螺杆、螺母以及断裂连杆螺母的成分基本符合要求。

而断裂连杆螺杆的C、Cr、Mn、Ni元素含量与0Cr18Ni9标准要求明显不符。因而判断断裂连杆螺杆与设计要求不相符。

3 断口金相组织和形貌分析

图5、6是断口中部微裂纹的微观照片,裂纹细小,呈树枝分叉,均为沿晶裂纹,有明显应力腐蚀裂纹特征。图7为裂纹附近的母材金相组织,为马氏体,图8为未断连杆母材金相组织,为奥氏体。断裂连杆和未断连杆的金相组织存在明显的差别。

图5 连杆断口微裂纹未侵蚀

图6 裂纹尖端裂纹和金相组织

图7 断裂连杆横截面母材金相组织

图8 未断连杆断口显微组织

对断裂样进行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见图9-11。图9为断口起源区域(即图4①部位),图10为放大的贝纹区 (即图4②部位),图11为连杆中间部位区域,有明显撕裂韧窝特征。从断口扫描电镜分析,断口有明显的疲劳特征。在①部位起源,经过多次疲劳循环逐渐扩展(有明显的贝纹区),最终引起断裂。

表1 定量光谱分析元素含量结果 %

图9 断裂样贝纹区外侧

图10 贝纹区放大

图11 中间区域

4 试验分析结果

(1)光谱分析表明,断裂连杆材料成分与设计材料不相符。

(2)金相组织分析表明,断裂连杆和未断连杆金相组织有明显不同,断裂连杆为马氏体组织,未断连杆为奥氏体,这两种组织的耐腐蚀性能不同。

(3)扫描分析表明,断口是由低周疲劳造成的。

(4)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表明,裂纹起源位于T型接头根部应力集中、有加工刀痕和腐蚀的部位,由起源处向内扩展,并同时沿根部环向扩展,微观裂纹均为沿晶裂纹,有分叉及明显的应力腐蚀特征。断口形貌分析表明,起源部位有低周疲劳特征,扩展区域有应力腐蚀特征。

5 结语

连杆机构操作频繁,而每次闸刀动作对连杆机构的冲击力比较大,该连杆又处于潮湿易腐蚀的工作环境中,而断裂连杆所用材料(Mn含量14%,Cr含量16%)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并非设计要求采用的耐腐蚀性能好的0Cr18Ni9材料,因此非常容易造成腐蚀。

综上所述,由于断裂连杆与设计材料不符(耐腐蚀性能较差),与螺母材料不同,在接触部位易产生腐蚀,在T型接头根部产生局部腐蚀。该连杆机构在每次动作时,受到的瞬时应力较大,而应力又集中在根部,因此首先在根部产生应力腐蚀微裂纹,裂纹在多次动作应力作用下扩展,最终引起连杆断裂。

[1]张国华,李敬高.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分析研究[J].焊接技术,2002,31(6):53-54.

猜你喜欢

螺母螺杆连杆
基于ANSYS Workbench三螺杆轴头泵泵体设计与试验
压裂泵虚拟试验连杆疲劳性能研究
新型自锁、防松螺母的制作与应用*
某发动机连杆螺栓拧紧工艺开发
“永不松动”的螺母
杯沿“叠罗汉”
连杆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煤矿井下用螺杆空压机优化设计之探讨
螺杆构型对PA6/PE—LD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注气口前后段螺杆中聚合物熔体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