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北大荒跳出来的快乐人生

2010-11-13王佳玉

校园足球 2010年5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田径冠军

文/图 王佳玉

从北大荒跳出来的快乐人生

文/图 王佳玉

助跑、起跳,一次次地跃起,一次次地过杆,一次次地落地,或许,有很多人觉得枯燥而乏味,但是,在张树峰的眼中,跳高却是一项充满了快乐和挑战的运动。他,钟爱这项运动,因为,是跳高成就了他的快乐人生。

张树峰

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亚军;

2005年,夺得全国田径大奖赛中山站、全运会和亚锦赛冠军;十运会,为家乡黑龙江省夺得在田径项目上的唯一一块金牌,同年他代表国家出战东亚运动会,获得第三名。

2006年,张树峰跳出2米30的好成绩夺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当年的上海大奖赛获得第5名以及全国田径冠军赛冠军。

2007年,大阪田径大奖赛获得第四名,2009年获得上海大奖赛第8名,并在十一运会上以2米28的优异成绩成功卫冕。现在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生冠军班就读。

周末的上午,在美丽、宁静的北京体育大学校园,一位身材颀长的年轻人在他无比熟悉的田径训练馆内,接受了《阳光体育》记者的专访,他就是张树峰,两届全运会的跳高冠军。

张树峰,从事跳高运动13年,谈到他与跳高的不解之缘,那张年轻帅气的脸上,一直挂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苦水里跳出来的运动健将

张树峰,198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就非常的好动、淘气,但也因此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运动天赋。小学六年级时,因为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于是被顺利地选入学校田径队,但并没有一下子接触到跳高运动。那时候,学校的体育设施非常有限,各种训练条件也比较艰苦,缺少跳高一类的运动器材,于是,张树峰的体育人生是从跨栏、60米短跑这些田径项目开始的。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些项目,刚巧当时学校购置了几块跳高用的垫子,于是,这项神奇有趣的体育项目深深地吸引了他,并且一跳就是13年。

1997年,在佳木斯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张树峰以1米57的成绩获得了小学生组的第二名。这引起了时任黑龙江省农垦体育运动学校跳高教练杨忠义的注意,在那次比赛之后,杨教练就和他父母商量,把张树峰正式招入黑龙江农垦体育运动学校短跨队。被杨忠义老师收入麾下,这一举彻底改变了张树峰日后的命运,而且就是这个跳高教练把张树峰领进了这块使他天赋得以发挥的天地。

在启蒙教练杨忠义的指导下,刚进入短跨队的张树峰,并没有直接接受专业的跳高训练,而是开始从事全能训练。长、短跑,跳远等综合性的训练,为张树峰打下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他在速度、耐力、力量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张树峰直言,自己其实并不是那种有着很强的跳高天赋的运动员,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苦练加勤练。“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对跳高的领悟能力显得差一些、接受能力也比较慢,练得不好,就会经常受到教练的打。”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张树峰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冬天,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每晚盖着三床被子睡觉还嫌冷,可是,每天早晨我总是5时30分准时起床,开始越野长跑。”张树峰说,“我在训练过程中,从来不迟到,也从来不会旷课。”正是他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使教练对他倍加重视,同时也更加严厉。挨过打、也挨过骂,有时也想过“不练了,彻底离开训练队”。然而,但凡有理想、有追求的英雄人物,都不会轻易地向困难和挫折低头的。

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经过体校的几年训练,在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张树峰凭借腿长、速度快、爆发力强、灵敏性好,助跑和起跳节奏合理等优势,迅速成长为一名难得的跳高健将,他的运动成绩也直线上升。2003年,他顺利地进入省田径训练中心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并很快成为黑龙江省田径项目的一颗新星。

再拜师门 成绩突飞猛进

2002年,张树峰代表国家队参加中日韩对抗赛之时,教练杨忠义结识了当时正在北京体育大学念研究生的北京亚运会男子跳高冠军周忠革。尽管那场比赛张树峰仅获得了第二名,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周忠革却非常看好他,并表示有意带他去北京体育大学,边念书边训练。就这么把自己一手培养的运动员交给别人?杨忠义自然是不舍得。但是,为了张树峰的前途考虑,杨教练最终还是决定放行。

2003年,在周忠革刚刚毕业一个月正式走上北京体育大学教练岗位后,张树峰拜师他的门下。当时,张树峰的最好成绩是2米19。在与周教练磨合训练的初期,由于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差异,张树峰的成绩飞速下降。尽管训练环境和各方面条件照比以前不知要好了多少倍,但是初到体大的那段时间里,张树峰还是经历了一次战胜自我的心里过程。“我刚来到体育大学的三个月里,周教练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只是跟着师兄们一起训练。”在体大这样一个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地方,失落、不自信一下子充斥了张树峰的大脑,离开?回去?这时候,与周忠革教练的一次谈话,彻底坚定了张树峰留下来的信念和决心。于是,他开始和周教练合作,协调训练。默契的配合,技术上的改进,再加之张树峰风雨不误的勤奋精神,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一路上扬,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飞跃到了2米27。

冠军教练的二次助推,铸就了张树峰赛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在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张树峰以2米21的成绩获得亚军。2005年,张树峰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中山站、全运会和亚锦赛上接连夺冠,同年,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张树峰更是不负众望,以2米24获得冠军,这也是当年黑龙江省在田径项目上夺得的唯一一块金牌。接着,他又代表国家出战东亚运动会,并获得季军奖牌。

不仅训练成绩有所提高,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张树峰的学习成绩也相当出色。他丝毫没有因为刻苦训练而放松了学习,每门功课都保持在70分以上,这一点令很多老师和同学都相当佩服。

着急训练不慎崴脚 2008奥运失之交臂

2006年张树峰跳出2米30的好成绩,夺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这一“跳”震惊四座,因为这个成绩可以说是新世纪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首个最好成绩。翻开中国男子跳高历史,能跳过2米30的选手并不多,当时,这个高度被定义为“打开世界赛场的敲门砖”。

当年被称作“跳高王”的朱建华就是从这个高度飞向世界的。多年来,2米30这个高度成为中国选手的一个“鬼门关”。张树峰此次征服2米30这个高度,虽然不是珠峰最高处,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预示着已跻身世界高手行列,有了与高手过招的机会。这让张树峰自己和教练周忠革都更加坚定了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信心。

然而,命运总喜欢和凡人开个意想不到的玩笑。2007年4月28日,张树峰至今还记得那一天,由于北体大体育场装修,张树峰的训练从室内挪到了室外,那时候青草已郁郁萌发,认真训练的张树峰并没有留意到草下的坑洼之处。心急训练的他在这次训练中,不慎将左脚崴伤。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但是医生还是建议张树峰做手术,但是手术后的恢复时间会很长,于是,张树峰和教练商量之后,决定静养,没想到这一养就是一年半。本来已经达到奥运会A标,有望走进奥运赛场的他,因为这次意外的崴脚,再度陷入了低迷的状态。脆弱、恐惧、失落,一下子通通袭来。作为一名正处于竞技巅峰状态的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已成为他心中的一种隐痛。为了尽快恢复,重征赛场,在奥运期间,他和教练前往河北的兴隆训练基地,继续训练。“(奥运期间)我不在北京,也没有看当时跳高比赛的直播,后来才看的技术录像。”谈到错失奥运的这段经历,笔者不难从张树峰的眼中看出那种黯然伤神的情态。其实,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会有他们不会去主动回忆和提及的那些不堪往事,但是他们却会在心中永远铭记。

跨越内心 迎战全运会

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都会走过,2009年10月23日,张树峰出现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济南奥体中心的跳高比赛场地上。

男子跳高决赛,主要在黑龙江选手张树峰、天津小将王臣以及江苏名将黄海强等几名高手之间进行。在三人的激烈竞争中,黄海强第一个掉队,成绩仅为2米23,张树峰和王臣都再度向冠军发起了冲击,张树峰在成功越过2米26后,又在第二次征服了2米28的高度,并最终如愿夺冠,成功卫冕。

“今天真的是跳疯了。” 拿到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张树峰实在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一边跑着跳着向观众致意,一边眼泪就忍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我赛前准备的很好,而且一直让自己保持着信心,让自己一定要坚持,我就是抱着蝉联冠军的目标来的。”

体育界里,想要蝉联冠军是很难的。因为,每一个冠军运动员在夺冠后的比赛中都会面对更多、更强、更有针对性的对手。这个时候,任何一方对胜利的极度渴望往往都能主宰比赛的结果。面对十一运,张树峰赢了,他顶住巨大的心里压力,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带着忐忑,带着希望,蝉联冠军。

多少艰难 付诸一笑

今年3月,在2010年的全国室内田径赛北京站的比赛中,张树峰的排名仅列第七位,但是他表示,是因为有伤在身,并且这也只是恢复性阶段的比赛。他认为,目前自己的竞技状态处于比较不错的上升阶段,下一步张树峰将参加7月10日在武汉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比赛中,他将努力争取更加优秀的成绩,为母校北京体育大学的荣誉而战。而随后,8月5日在济南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亚运会选拔赛,则是他备战的一个重点,他将出色的发挥出个人水平,凭借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拿到亚运会的入场券。

同时,张树峰也将会参加2011年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但他坦言,所有的比赛,都是为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做准备。丈把横杆曾寄托了运动员多少梦想,曾经三破跳高世界纪录的中国跳高精英朱建华,带着美好的愿望不无遗憾地告别运动场,今天的张树峰也将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拼搏,不断奋进,他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心愿,走出国门,代表伟大的祖国,去参加一届属于他的奥运会。

谈到退役,他的理想是做一名跳高教练,他希望能凭借这些年来积累的比赛经验,倾心尽力培养出专业的训练队,培养出更加出色、优秀、勤奋的运动员。同时,在他看来,目前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条件越来越好,也越来越适合田径项目的发展,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热爱田径竞赛运动,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田径训练,不一定都要成长为世界冠军,而是为了磨炼孩子们的意志、增强体魄。他觉得,体育锻炼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体质,而且也会教会大家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所以,他鼓励广大青少年们,在学习之余,要主动自觉地走进田径场,去寻找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坚持训练,受益终生。

海明威说:“比大地更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张树峰所表现出来的真率、坦诚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自己是因为喜欢跳高,才从事这项运动,他给予了跳高无限的热情,跳高也给他带来很大的收获。如今,张树峰正朝向下一个目标高速的迈进,祝福他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田径冠军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抢跑“抢”来的冠军
计数:田径小能手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