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校园网建设进入新阶段

2010-11-09王宇杰杨志军

中国教育网络 2010年6期
关键词:计费校园网用户

文/王宇杰 杨志军

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校园网建设进入新阶段

文/王宇杰 杨志军

编者按:随着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的升级以及应用示范项目的开展,作为子项目的承担者,北京交通大学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为《下一代校园网建设进入新阶段》后部分,介绍北京交大对下一代校园网建设的研究,以供参考。

网络升级方案

整个CNGI2的建设过程工作量非常大,基本涉及到全校所有网络设备的更换,一共涉及2台核心设备,40台汇聚设备,近500台接入设备。如何改造对用户影响最小、时间最短是一个难题。学校制定了自顶向下,逐步更换,先4后6的原则。

首先,将2台核心设备上线,接入现网环境中,运行ospfv2,实现核心和整个校园网的互通。

第二步,将全校所有楼宇的汇聚设备逐一更换并连接至新核心。为使影响最小,每一个新汇聚规划了完全不同的互联地址和网管地址。汇聚设备配置完毕后,再现场上电,然后通过备份链路将新汇聚和新核心调通。因新汇聚采用单独的地址和光纤链路,所以这个过程对用户没有影响。待新汇聚完全准备好,挑选用户最少的时间段,将旧的接入逐台接到新汇聚上,每次只断一台接入,这个过程不到1分钟。接到新汇聚上后,用户就可以恢复上网。

待全部的汇聚更换完毕,所有的汇聚就都接在新核心上时,将校园网v4出口线路切换至新核心上,旧核心就可以顺利下线。至此,双栈改造的硬件部分基本完成。

第三步,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但也是影响最小的一步,逐台更换接入设备。

第四步,待v4全部切换完毕,运行稳定后,全网部署OSPFv3,实现用户的双栈接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建设中,为了提高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学校进行了大部分楼宇的光缆改造和部分楼宇的垂直布线改造。如前所述,学校的校园网建于90年代初期,当时的光纤基本是小对数,最多8芯,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网络的应用要求。为了满足双上行的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楼宇的光缆重新铺设大对数光缆。另外,原来学校有一大片学生宿舍接入交换机采用光纤堆叠技术,本次升级对这部分区域进行了楼内垂直布线改造,由光改为电,并取消堆叠。

截至目前为止,北京交通大学CNGI2建设的网络部分的改造已全部完成,用了大概半年时间。项目实施后IPv6流量已经达到1Gbps。

CNGI2项目实施后IPv6出口流量

纯IPv6网络建设

纯粹的IPv6节点网络的建设,可以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和研究提供极有参考价值的帮助。在现有的网络上建设纯粹的IPv6网络,最理想的方案是利用支持IPv6 VPN的设备,在现有的物理网络上建设一个IPv6的vpn网络,也就是6VPE的解决方案。但在本次下一代互联网项目中,由于经费的限制,很多学校所选择的核心及汇聚层设备连IPv4的MPLS VPN特性都不支持,更不用说支持6VPE。北京交通大学也存在这种情况。

其次的方法就是建立跨越整个校园网的二层Vlan,在此基础上连接各处的纯IPv6节点。这个方法要解决广播域带来的广播问题。学校目前在测试该方案。

另外,学校的“下一代互联网中心”实验室通过OSPF v3将其大量的纯IPv6节点接入到现网中,进行现网中纯IPv6网络的科研和实验。

最后,学校利用建成的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广播专门的纯IPv6 SSID,无线用户通过该SSID接入后只能使用IPv6,无法使用IPv4。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全校任何一个地方接入纯IPv6网络进行纯粹的下一代互联网的体验和科研。

支撑体系研究

一个网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网管、计费等支持系统。在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过程中,除了等待随子项目一起部署的校园网的网络支撑系统外,学校对相关的支撑体系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中包括:

1)网管系统:除了CNGI一期建设中的基于开源的CACTI的网管系统外,学校还测试了北邮的综合网管系统。学校将所有的IPv6网络设备添加到系统中,该系统会定期(默认5分钟)轮询交换机,读出所有neighbor表项并归档。这个功能能准确定位用户,可以准确地反查某一时间某一个IPv6地址使用的mac地址及使用的交换机端口。同时该系统反应出学校的IPv6有效用户已经接近1万人。

2)IPv6的安全产品。在小范围尝试一些免费的开源安全软件的同时,学校和设备厂商也进行积极的交流。目前学校所使用的cisdo的FWSM防火墙模块已经在几年前就支持IPv6特性,而且改防火墙模块支持多达20个的虚拟防火墙。目前已经将其架设在学校的CERNET2出口上做IPv6的安全访问控制。

3)IPv6流控产品。针对目前主流的IPv6的应用,支持IPv6的流控产品的部署也是要考虑的问题。目前的IPv6的应用主要集中在BT和视频流方面,但到底应用的有效组成部分是什么,需要有专业的产品来定位。目前学校的IPv6出口流量1G带宽已经用满,学校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测试一些厂商的设备,如cisco的SCE 8000和Allot的10000。

4)计费产品。目前学校的IPv6出口1G带宽已经完全占满,主要原因是校内的IPv6流量免费。要想有效的控制带宽使用,除了用专门的流控设备加以整形外,通过合理的计费手段,让用户自我约束网络使用习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目前学校IPv4的计费采用Drcom的双机计费方案,该公司对IPv6的计费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学校将会和该公司合作,开始进行IPv6的商业计费测试。

应用系统建设及迁移

网络升级的同时,学校也加大了应用系统建设的力度。除传统的应用系统的迁移之外,利用NGIX建立了反向代理,使更多的应用系统支持IPv6的访问。此外,学校重点建设了2个资源网站:交大晨光BT和交大IPv6实验站。

交大晨光BT是国内出现最早的高校校内BT站点之一,支持IPv6的种子,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只支持IPv6的访问。这个站点上有大量用户感兴趣的资源。

交大IPv6实验站是交大IPv6的门户网站。除了一些IPv6的介绍外,主要提供基于双栈的视频服务。

通过以上两个网站的改造,学校涌现出一大批IPv6的用户。

开展的科研

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基础之上,学校结合试商用的要求,进行了一些科研尝试。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用户的双栈接入已不成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对用户的IPv6接入做到可控,可管理。学校对入围CNGI二期的3个接入交换机厂家的产品做了全面的评测,从IPv6网管,IPv6 ACL,DHCPv6 snooping,ND snooping,IPv6 MAC绑定,IPv6端口绑定等几个涉及到用户IPv6安全接入的方面做了全面研究和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厂商在安全接入控制上做了很多工作,有些厂商在上述几个方面考虑了相关的功能,但多数都做得不完善或有BUG,距离IPv4的安全接入的控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对于IPV6用户的安全可控接入方式也远没有IPv4多,802.1x和portal目前都不支持IPv6的接入认证,这些方面还要等待厂商的完善。

另外,如何利用用户的IPv4信息来定位IPv6信息也是学校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纯粹的IPv6用户可能仅仅存在科研网络中,现网中的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的还是双栈。如何利用丰富的IPv4信息来定位IPv6用户,学校做了有益的尝试。从双栈汇聚上定时采集用户的mac表,arp表和IPv6的邻居关系表;将这些信息入库,另外结合计费上的用户信息,关联起来做一定的检索,可以方便的定位IPv6用户的IPv4信息和账号信息,进而可以准确定位用户。另外,结合portal认证的测试,可以不依赖于计费帐户的信息来定位用户。

用户的培养

下一代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在于设备的支持,更在于用户的培养,只有用户量上去,才有可能进行商用的测试和科研。而用户的培养,关键是要有出色的IPv6应用来吸引用户使用下一代互联网。学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目前最关键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是BT。学校的BT在2008年就已经支持IPv6,经过2年的建设,加上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后双栈网络环境的建立以及IPv6流量免费使用,目前BT上IPV6的种子数量已经超过IPv4的种子。而且目前交大晨光BT的IPv6平台允许校外用户访问,IPv4的平台则禁止校外用户访问。这些因素都加速用户要尽快安装并使用IPv6。下一步学校计划逐步取消BT平台IPv4的支持,要想使用BT,必须安装和使用IPV6协议。

后续工作

CNGI2北京交通大学升级子项目的网络改造目前虽已结束,但还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做:

1)进一步加强应用系统的迁移工作,使更多的系统为IPv6网络提供服务;已经迁移的系统,改造的更好;

2)进一步加强IPv6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为IPv6网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出口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接入安全。

3)配合项目总体规划,部署IPv6应用示范项目并试用。

4)进一步加强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校园无线网建设的研究。

随着国家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的开展,北京交通大学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迎来了新的建设阶段。目前学校CNGI2项目升级中的网络部分改造已基本完成,但相关的支撑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迁移才刚刚开始。同时,如何建设一个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要想将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到目前v4网络的阶段,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单位为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计费校园网用户
5G网络独立组网中融合计费方案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高速公路计费系统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