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建立的整体思考

2010-11-08何建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乳酸有氧

何建伟

(莆田体育学院 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

常用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建立的整体思考

何建伟

(莆田体育学院 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

竞技状态的模式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具有高度个性化特征的一种涉及运动生理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的统合。运用文献、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常用监控指标进行重新的整合,并利用这些指标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建立找到新的科学思路,以便教练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为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建立提供科学指标体系。

常用监控指标;最佳竞技状态;血液学指标;周期性指标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建立有许多因素组成,具备表达运动员所可能实现的运动能力,具体表现在心理、生理、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要求下,最佳竞技状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运动员最优秀的运动成绩的表现,最优秀的运动水平(performance)的体现。

1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模式的构成

1.1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激励、道德品质、个人素质、家庭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越来越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建立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激励、经济因素等因子,新时期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1.2生物因素

1.2.1心理调控

运动员心理调控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点,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生理准备、生化分析

运动时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是机体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客观反映,反映机体对运动训练的应激能力。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生理生化手段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评价已经成为科学化训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2.3膳食构成、营养保障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时,机体处于生理紧张状态,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热能大量消耗、神经活动紧张、氧化还原过程加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机能增加、酶系统活跃和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等,膳食中能量的供给量与需要量是否平衡、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补充是否合理,为维持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起到重要的作用。

1.3生物力学因素

形成动力定型的自动化,解剖结构与力学的匹配,技术结构的合理化,这是运动员运动技术定型,在运动竞技中稳定发挥,以致最佳竞技状态的建立,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1.4训练因素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其中,训练效应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只有遵循科学的训练规律,科学地制定并认真地执行运动训练计划,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2 训练构造的一般理论的安排

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所要完成的任务和任务完成的时间等。训练计划还确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种类来满足训练目标和任务,通过在训练计划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对训练负荷的分类,在整个训练计划的不同阶段中决定不同训练种类的比例。

为了理解训练计划,verkoshansky总结了控制训练的逻辑主要包括三个:计划、组织和管理(见图1)。计划、组织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相互影响。

3 竞技状态模式的生物学组成

竞技状态模式的生物学组成由心理学、生理学和训练技能等构成因素。最佳竞技状态要求激发运动员积极的心理能量,善于控制紧张和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生理学因素有他的前提,项目特点,比赛的要求,运动员的年龄,周期的要求,个性化的探索,指标构成,测定指标的节奏,以及对指标的分析等等(见图2)。

不同形式和方法的训练产生的生理适应性不同。每种训练方法都是专项训练刺激与适应的综合,也就是说每种训练方法都对机体引起不同的刺激和适应,方法的不同以及他们的特殊作用是根据训练中的无氧与有氧的供能以及训练的累积效应来界定的。

1)前提:包括项目特点、比赛的要求、运动员的年龄等等。根据运动员的参与的比赛项目、运动员的性别、对具体比赛的要求,充分、整体考虑其竞技状态的模式。

2)周期的要求: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对应,分别为组织准备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期和恢复时期。

3)个性化的探索: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包括性别、年龄与训练年龄、竞技水平、生理和心理特点、身体状况、训练情绪等等,另外,同一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刻的表现,不同训练环境和训练条件也对训练内容和组织实施提出明显不同的要求。

4)指标构成:包括基础指标、健康指标、能力指标、训练控制指标、恢复指标和测定指标的节奏、指标分析等。

4 常用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训练计划的指导作用

多年来,教练员已经习惯于采用血乳酸值来指导训练中有氧和无氧训练比例的安排,这是一个使训练科学化的好方法。近年来,我们发现还有更多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以作为训练计划调整的依据,并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建立期待至关重要的作用。

4.1血乳酸与肌乳酸指标对最佳竞技状态监控

体能状态和能力的评定指标:血乳酸(LA)的测定或乳酸曲线的制作,用以判断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训练的效果及能力。

4.1.1乳酸与负荷强度的控制

在用血乳酸监测负荷强度时,也可与运动员的主观感觉作为辅助指标,运动员主观感觉通过体力感知表(RPE)测定。Maglischo(1988)根据运动时能量代谢系统供能过程,把游泳训练分为有氧代谢训练,无氧代谢训练和速度训练三种运动训练方式,有氧代谢训练方式又分为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保持有氧代谢能力以及有氧代谢起负荷进行三种强度训练。在训练中除用血乳酸浓度加以监测外,还结合RPE进行评定。在有氧代谢训练的发展阶段中训练的速度宜控制在3~4mmol/L,RPE为7~8级,心率为每分钟150~180次,以这种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在有氧条件下尽快游泳,使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到发展。

相反,快的游速(血乳酸高于4mmol/L)反而达不到训练目的,因为快速游泳引起血乳酸的堆积,从而使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耐力下降。在保持有氧代谢能力训练中,应尽量使机体内能量过程达到新的平衡。所以,在这个时间内最重要是以有氧阈(2mmol/L)的强度训练,从而使运动员的有氧适应不会下降。在超负荷有氧代谢训练中,运动强度应在乳酸阈以上,常为5~6mmol/L(血乳酸浓度),RPE为8~9级,这种训练强度相当于最大的奋力程度,能保证最大刺激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快速运动能力,但必须注意,由于血乳酸大量积累和肌糖原消耗的增加,运动员很难接受。所以,在进行超负荷有氧代谢训练中应分成3~4个训练期,让运动员逐步适应。

4.1.2血乳酸与肌乳酸

运动时,肌肉是生成乳酸最多的部位,肌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即为血乳酸,肌乳酸和血乳酸可以达到平衡。在平衡时还存在一定的浓度梯度。乳酸透过肌细胞膜的转运过程,除扩散外,还包括强化或活化转运,即同向转运或对输。

目前,对乳酸透过肌细胞膜的机理还不清楚,但肌肉和乳酸间平衡有一个过程,时间大约在4~10min之间。一般来说,肌乳酸是臂静脉的3倍。如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量为20Kg,肌乳酸的总量可估计为800mmol,如透过量每分为180mmol,肌肉组织和血流间乳酸的平衡不可能低于4~5min。不同运动项目,相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以及不同个体,肌乳酸与血乳酸达平衡的时间不同,所以,在运动后测定乳酸以了解肌肉乳酸代谢时应注意这个因素。近几年来,对各种运动后乳酸峰值及取血时间的研究较多,结果均表明,运动后血乳酸峰值与血乳酸浓度、运动强度、取血部位等关系密切,其大约时间为3~10min,为了使测定的血乳酸能更准确代表肌乳酸,应在运动后1、3、5、7、9min分别取血。

4.2血液学指标对最佳竞技状态监控

血象测定,包括血色素(HB)、血球压积容量(HCT)、红血球(RBC)、红细胞宽度-变异数(RDW-CV)等多项反映红细胞形态和铁代谢及铁储备的指标。用以判断机体的造血机能,血液的携氧能力和蛋白质的营养状况等(见表1)。

表1 血液学指标对最佳竞技状态监控

4.3尿十项及反映肌肉状态及蛋白质代谢的相关指标对竞技状态监控:

运动后尿蛋白、恢复尿蛋白 、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尿蛋白、尿潜血、尿胆原(见表3)、尿3-甲基组氨酸(3-MH) 等。用以反映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状况,肌肉细胞大强度收缩后的损伤及恢复状况等。

血清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可以反映训练造成肌肉微结构损伤的程度和休息后的恢复情况。根据已经进行对1800多名优秀运动员的生化测试数据,结合国外的报导, 可以将运动员的BUN和CK安静值定为(见表2):

表2 CKBUN、LDH在训练中的应用

表3 尿十项与运动训练监控

动态观察这些值随训练量和强度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可以为教练员决定上量上强度或减量减强度的依据。以举重运动员为例,他们在大强度训练日的晚上CK值可以高达1500-1600U/l,训练次日晨可回落1000U/l左右。一周的大强度训练后调整3-4天,CK值可以回复到500U/l以下。一周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将上一个台阶。

4.4内分泌学指标在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中的应用:

血睾酮(T)、皮质醇(Cor)、血、尿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和肾上腺轴的功能。血色素和血睾酮值能很好反映运动员应激状态下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状况。训练期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随着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大,血色素和血睾酮值逐渐下滑,调整加恢复手段可以使其迅速回升。为此我们将这两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用作为训练期运动量和强度调整的依据,并配合相应的恢复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运动员血睾酮值根据性别、年龄、个体、训练阶段和身体状态等不同常常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用血睾酮指标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最好是采用对单个运动员累积个体的数据,进行系统的监控的方法比较有效和可靠。在某一周期中可做定期学睾酮测试,如在集训前、集训中、集训后评价,也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主观表现来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在不受任何药物干扰的情况下,当运动员增加训练量后血睾酮低于训练前的25%以上,并持续不回升,即应进行调整。近几年不断有人发现,睾酮值高时,其他指标不一定反映良好,同样睾酮值低时,其他指标不一定反映机能状态差。原因可能是睾酮是较高层次的代谢调节激素,从睾酮值发生变化到引起运动机能发生变化需要一段时间。

皮质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应激激素,因此,在对其评价是也要采取个体、纵向和综合的方法,注意收集不同个体运动员不同状态学皮质醇的变化情况,并要结合其他生化指标才能较准确的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还要注意性别差异。

4.5免疫学指标在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中的应用: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淋巴细胞亚群CD4/CD8、NK细胞、血浆4等等,这些指标对于运动员免疫机能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准确的答案,以便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4.6自由基生成及抗过氧化能力指标在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中的应用:

血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用以判断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这些指标对于运动员的疲劳恢复,肌糖原、肝糖原的恢复状态及时地反馈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4.7心率、血压在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中的应用

常用的生理指标心率、血压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关系密切,安静时心率、运动中心率、恢复心率、恒定心率、最大心率和安静血压、运动中的血压反应在运动训练中既简单,又能科学、客观地反应竞技状态,在监控时应充分应用(表4)。

表4 心率、血压在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中监控

5 竞技能力保障运动员训练的状态监控

5.1周期理论和非周期理论的具体表达

周期理论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依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以及运动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动态节奏,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量度。

5.2各个时期的训练方案和训练理念

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状态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训练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很显然竞技状态阶段是核心阶段,可以看做是运动员的多年训练结果的主要评价。

5.3非周期性指标与阶段性指标

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其阶段性的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而这一步骤是按计划好的程序来进行的。测试指标的测试难度、变化周期和在训练实践中的利用率都不一样,所以测试的周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多到每周甚至每天测,有的则一月甚则可以几个月测一次。

6 结语

在整个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获得需要经过多年经验与摸索,而效果并不准确和科学,通过常用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利用科学的数据、有效地测量手段对运动员的具体机能状态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以此建立运动员最佳的竞技状态,这将为教练员、管理人员快速、敏感的把握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为运动员、运动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科学依据。

[1] 陆一帆,方子龙,张亚东.游泳运动训练生理生化及运动医学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5,6.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3]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

[4] 廖鹏,熊发洲,万发桃,等.长时间耐力运动后机体血乳酸水平消长规律的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3):308-309.

[5] 魏源,王革,王翔.试论乳酸代谢与运动训练的关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12(4):76-77,80.

[6] 刘家骏.运动生物化学指标的评定与应用[M].全国中级游泳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教材,1992.

[7] 李之俊.肌酸激酶与运动员技能评定[J].游泳季刊,2002(2):4-5.

[8] 陈冬平.对有氧训练法的综合剖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

StudyonAthleteOptimumCompetitiveStateEstablishmentwithCommon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IndexMonitorsTraining

He Jianwei

(Department of P.E., Put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Putian,351100,Fujian,China)

Athletes competitive state mode is comprehensive ability embody and height individualized chari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which involving any factors with exercise phys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The article adopts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and induction,and renewedly integration of comm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and try to find new science thought. In ordsr to offer training and march science foundation index systems for coaches,manag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common monitor index;optimum competitive state;hematology index;periodicity index

2010-09-11;

2010-09-23

何建伟(1973-),男,福建莆田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运动营养与运动员机能监控。

G804

A

1672-1365(2010)05-0011-04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乳酸有氧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