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处理方案

2010-11-07孟霞闫伟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1期
关键词:阻垢碱度pH值

孟霞闫伟

1.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 272000;2.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 272000

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处理方案

孟霞1闫伟2

1.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 272000;2.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 272000

针对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为硫酸调碱度,加适量的三聚磷酸钠和ATMP,而处理效果不够理想的现实,通过试验选用新型的高效阻垢分散剂,并配合加酸调整水质,进行碱性水处理,可节水节能,同时减少厂区工业废水排放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冷却水;阻垢;缓蚀

1、概述

济宁运河发电厂始建于2000年,现运行6台机组,其循环冷却用水原设计为水质较好的运河水(钙硬度126mg/l),现在实际用水是深井水(钙硬度365mg/ l),系统现用药剂为ATMP、三聚磷酸钠和硫酸,此配方属于早期无机酸性配方。聚磷酸盐在一定条件下有较好的缓蚀阻垢效果,但在水体中易发生水解生成正磷酸盐,其水解速度随浓度、温度的升高和PH的改变而加快。如当水温由0℃升高到100℃时,水解速度增加10~100万倍,PH值大于7.5时也会加快。水解后的聚磷酸盐,失去缓蚀阻垢效果,而生成的正磷酸盐易与水中的钙离子生成危害更大的磷酸钙沉淀。另外,聚磷酸盐还会促使菌藻滋生,增加软垢沉积。

因此,以目前的配方控制电厂现用超高硬度、高碱度水质,难度较大,只能加大排污、低浓缩倍数(1.5~1.9)运行,但耗水量大、控制污垢效果差。为此,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与电厂合作,以#1、#2机组为对象,通过多次试验,选用出适于高硬度、高碱度循环水的水质稳定剂,以确保水处理最佳效果并达到安全运行、节水节能的目的。

2、系统概况

2.1 系统参数

循环量: 16000×2 m3/h

补水量: 约300×2 m3/h

总排污量:约200×2 m3/h

浓缩倍数:1.5~1.9

系统进、出口端差:6℃

材质:A 3钢、铜

水源:回林、长沟深井水

2.2 水质分析及判断

2.2.1 水质分析报告 (以回林水为例,见表一)

此水钙硬﹥300 Mg /L、总硬﹥500 Mg / L、Ca2+硬度+总碱度为﹥600Mg / L,属超高硬度、超碱度的劣质水。

2.2.2 水质判断

① 通过雷兹纳稳定指数对不同浓缩倍数时水质稳定趋势进行判断。(表二)

由表二知,随浓缩倍数的提高结垢倾向严重,浓缩倍数大于3,结垢倾向异常严重,此水属严重结垢型水。

② 成盐趋势判断(表三)

表三中显示:水中除碳酸盐硬度,还有较多非碳酸盐硬度(如C a S O4、MgSO4)存在,硫酸钙垢一旦形成,清除难度较大,因此在选择药剂时应考虑选用能分散阻止硫酸钙垢生成的药剂。

③ 游离CO2对水质的影响:水中CO2通常以游离形式存在,对PH值有一定影响,平衡关系式如下:

此水中CO2含量较高,运行时CO2极易从水中逸出,当CO2减少时,系统的H+随之降低,PH值不断升高。原水PH值已达到7.4 ,运行中随浓缩倍数的提高PH值将逐渐提高到8.8以上,虽然减缓了金属腐蚀,但增加了结垢的趋势。

由此看来,此水属超高硬度、超高碱度、高PH值水质,既要抑制结垢,又要减缓腐蚀;既要控制CaCO3垢生成,又要重点抑制CaSO4垢; 既要稳定水质,又要逐步提高浓缩倍数,实现经济运行,因此处理难度较大。

3、运行方案的确定

3.1 方案分析

近年来,各国都在进行新型高效阻垢缓蚀剂的研制。目前国内市售的一般水处理剂只能维持低浓缩倍数运行,电厂补充水硬度大于500mg/l,碱度大于260mg/l,PH大于8,根据此水水质分析如下:

① 使用新型的高效阻垢分散剂。有效抑制CaSO4、CaCO3垢生成,减缓金属腐蚀,使系统浓缩倍数在2.5以内安全运行。

② 通过加酸控制PH在8±0.3,改变和调整水质盐分组成,降低循环水中的碳酸盐硬度,使其低于极限碳酸盐硬度,稳定C a(H C O3)2,从而减缓了结垢倾向,达到防垢目的。此法不同于过去的加酸处理,因聚磷酸盐阻垢剂在PH大于7.5时便会分解,所以以往加酸既是降低水中的碱度,更是防止聚磷酸盐的分解降效。

③ 补充水软化处理:一是石灰处理法。将生石灰加入水中,除去大部分碳酸盐硬度,起到软化作用;二是利用弱酸阳离子树脂及树脂联合工艺等技术,有控制的除去水中钙硬度和溶盐。

3.2 方案确定

弱酸阳离子树脂处理在技术、经济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阻垢、缓蚀效果好,实现高浓缩倍数运行不受限制至零排放。但此法一次性投资大,一般难以实现。选用新型高效阻垢分散剂,并配合加酸调整水质,进行碱性水处理,可降低碳酸盐硬度,抑制重碳酸盐分解,减缓碳酸盐和硫酸盐垢,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4、实验方法及数据

4.1 阻垢缓蚀性能测试

按《冷却水分析和实验方法》的401、404进行,浓缩倍数分别为2、3,

缓蚀实验温度:40±1℃

阻垢实验温度:80±1℃

实验时间:72小时

试片:A3和铜(不预膜)

转速:120转/分

实验水样:以回林水做配水

药剂:采用新型高效阻垢分散剂和阻硫酸盐垢较好的水处理剂。

4.2 筛选阻垢缓蚀剂

经过静态挂片及动态模拟实验,筛选出了以HW—232为主的阻垢缓蚀剂。结果如表四。

5、产品简介

5.1 缓蚀阻垢剂

采用HW— 232缓蚀阻垢剂,它是由胺基、膦羧酸基等多功能基化合物、唑类及璜酸类聚合物复合而成的全有机水质稳定剂。对碳酸盐和硫酸盐有较好的阻垢分散能力,其中的胺基、膦酸等成分可与金属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腐蚀。

5.2 杀菌灭藻剂

选用氧化型杀菌灭藻剂和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交替使用,它与所选用的阻垢分散剂配伍性好、能很好的杀灭各种细菌、藻类,控制粘泥滋生效果显著。

6、浓缩倍数的选择

提高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充水量,减少排污量,从而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电厂循环量为16000m3/h系统为例,温差为6℃,如表五。

由表五可知,当浓缩倍数由1升到2时,节水效果最明显,节水量高达96.5%,而由2升高到4时,节水量变化趋缓,由4至5,节水意义就不大了,而且过多地提高浓缩倍数,会使水中硬度、碱度和腐蚀性离子(如:C l-、S O42-等)升高,结垢、腐蚀趋势增大,处理难度变大,处理费用增加。

7、系统预处理方案

根据系统现状,本着保证效果,节约费用的原则,采取处理措施,进行物理和化学清洗。

7.1 系统清洗

7.1.1 物理法清洗

新系统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如有轻微结垢、少量污泥沉积,可用物理法(如胶球)清洗凝汽器,然后用不停车化学清洗。

7.1.2 化学法清洗

①系统水容量控制在最低限。关闭排污阀或限制排污,用H2SO4调PH至6~7,投加杀菌灭藻剂HW—401、污泥剥离剂HW—501,用药量100~150ppm,连续运行24~48小时。通过检测PH值、浊度的变化,确定清洗时间,根据水体浊度大小,确定是否换水排污。

②若系统设备结垢严重、锈蚀物多,需先进行锈垢清洗,加酸调PH值至6~7,向系统加入酸洗缓蚀剂和清洗剂,系统PH值控制在4~5,连续运行8~24小时,清洗过程检测PH、Ca2+、Fe3+、浊度等指标,每小时检测一次,根据检测数据确定结束时间,结束后,大排污水并补清水至浊度小于10 mg/l止。

若系统设备仅有少量锈垢,则采用不停车清洗预膜一步处理。

7.2 清洗预膜法

系统排污,浊度小于10mg/l,限制排污,保持低水位。加硫酸控制PH 7~7.5,投加不停车清洗预膜剂HW—505300~400ppm,分2~3次投入,连续运行48小时后,转入正常运行。因预膜效果与水温、时间、药剂浓度有关,具体操作条件据实际情况另行制订。

此预膜过程可以清洗、预膜一步进行,又能使碳钢、铜材表面同时预膜,不必再进行亚硫酸铁预膜处理。

表一 水质分析结果 单位:mg/l

表二 水质稳定趋势判断

7.3 预膜结束后,转入正常排污、补水,24小时后按正常用药量加药,至系统各项运行指标达到要求后,按规定指标进行正常操作。

8、结论

① 配方的改变,使系统可以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不必要的清洗、维修、换件等费用。② #1、#2机组经过6个月的运行试验,大大降低了用水量,有效减少了废水排污量,通过检查凝汽器,管路通畅,无明显积垢,拟在其余4台机组推广应用。

表三 水中离子成盐关系分析

表四 缓蚀阻垢实验结果

表五 不同浓缩倍数下冷却水平衡关系

[1]肖作善,王蒙聚.热力发电厂水处理.中国电力出版社[M].2003.

[2]郑淳之,梅建.水处理剂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0.

[3]吴吉春,张景飞.水环境化学[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严瑞瑄.水处理剂应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TM621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1.053

孟霞,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

闫伟,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专工,自动化控制,工程师。

猜你喜欢

阻垢碱度pH值
香樟叶水提取物的制备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基于电位滴定法的海水总碱度分析仪校准方法研究
池塘水质调控不能忽略总碱度
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的阻垢性能研究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几种阻垢剂在工业洗涤剂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下)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及调控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铜基Ni-P-PTFE化学复合镀层的阻垢和导热综合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