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市场经济与会计道德的关系

2010-10-29李宇生

中国经贸 2010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市场经济

李宇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念普遍得到了强化。规范的市场经济应是法制的经济,也是德制的经济、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靠的就是诚信、是道德。市场经济越发达,法制就应越健全,道德、诚信就越重要。因此,市场经济与会计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为会计道德的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会计道德也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健康积极的会计道德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对会计道德的影响

1.市场经济对会计道德的积极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提高会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会计人员奋发向上的工作作风。市场经济不仅要求经营单位的财权工作人员和财经主管部门会计工作人员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求他们行为的结果取得好的社会效益,特别对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要求更是如此。社会的激烈竞争,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创造能力。其次,市场经济促进会计人员自由平等发展,消除行业不正之风;再次,市场经济打破会计行业任人唯亲观念,形成举贤尚能新风尚;最后,市场经济发展引起会计工作生活发生变化:会计工作由单一格局向多样格局发展,选择会计职业的目标由重名向重实转化。

2.市场经济对会计道德的消极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相的困惑。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会计道德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与会计道德的关系对避免会计道德问题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怎样避免市场经济对会计道德的冲击,使会计道德适应市场经济是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市场经济中会计道德的现状

1.一部分会计人员道德败坏,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

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敬业不够,职业态度不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金钱观”,较过去在含义和内容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人们对生活追求也出现了层次多样化,赚钱的手段和方式也灵活多样,使部分会计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心浮气躁,对会计职业的敬业精神明显受到削弱。

其次是贪污受贿,职业良心不正。贪污,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及领导干部,通过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等手段,将国家和集体的财务转移到个人手中侵害集体的利益。

第三是挪用公款,职业纪律不强。挪用公款有两类,一类是会计人员个人挪用公款,为个人谋取私利,一类是会计人员参与或具体操办,为单位或小集团谋取利益。不论是会计个人挪用公款,还是单位集体挪用公款,都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密切联系。

2.会计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随着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将许多权利下放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这本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然而,对如何有效而合理地指导企业用好各种权力,监督或约束经营者的不正当行为,尚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使得经营者无所顾忌。

3.会计道德的教育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弊端,这使得会计学生在走上岗位前道德意识薄弱。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体制不完善,学校的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及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人格培养不够重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以及违背职业道德造成的严重后果教育不足,许多高等院校对学生会计道德的教育很不重视,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会计道德规范教育课程,学生走上社会后职业道德缺陷越来越严重。

4.缺乏良好的会计道德环境

我国许多单位的财务活动缺乏透明度,有些政府管理部门搞特权、强权主义,会计人员独立客观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会计人员不是坚持原则而被淘汰,就是不坚持原则而违背道德。再者社会舆论以及法律规范对会计人员的支持不够,因此导致会计成为弱势群体,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重塑我国会计道德的对策与构想

针对我国会计道德问题,提出了以下五个解决方案:

1.建立会计道德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还在初步建设中,还没有完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会计法》把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高度概括地写进了法律条款,我们应借此建立完善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其一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和主导,是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规范体系其他层次的内容具有指导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会计职业活动的范围内,调整和处理会计职业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它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其二是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它是规范体系的中心和主要部分,是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并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指南具有指导行为。

其三是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指南。它是依据基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具体的会计职业行为所提出的具体做法和具体要求,行为指南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建立和完善会计道德管理的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

(1)建立和完善会计道德管理的自律机制。所谓会计道德自律机制就是指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一种结构和活动原理。它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标准和内容转化为职业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内的目标、标准和需要,并且是会计人员自觉承担起职业行为选择的结果。

(2)建立和完善会计道德管理的他律机制。他律是相对于自律而言,是指服从自身以外的权威与规则的约束而行事的道德原则。会计职业道德他律机制是外在于会计人员的规范系统和评价系统。

建立和完善会计道德管理的他律机制:建立行业自律组织机制,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评议讨论制度;大力发挥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完善法律制度机制,财经审计监督机制,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会计监督机制和教育机制。

3.完善会计道德教育体系

会计道德教育,是为了促使专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正确履行职业义务和责任,而对之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道德影响活动。其内容包括观念教育、规范教育、警示教育。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

(1)在校期间的专业教育。学校在对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普遍的社会公德教育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职业道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在职人员接触社会,接受的道德考验要比在校学生复杂得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好各方利益的职责,需要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会计人员来讲应是终身教育,而且更为及时和重要。

4.会计德治和会计法制相协调发展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如果有着完善的会计法律规范、会计技术规范和会计道德规范,并严格予以遵行和监督实施,必然会最大限度地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会计诚信的缺失等道德问题的产生。只有加强我国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的建设,会计道德的构建才有深厚的根基与保障。

道德约束是根本,是目的,法律约束是手段。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道德观念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道德意识在减弱,出现来了一些违法乱纪和非职业道德行为。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但是,杜绝和根治经济活动中的非职业道德行为,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还是靠法律约束,要“法治”和“德治”并重。即,既要抓法制建设,又要抓道德建设既要抓会计法制建设,又要抓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使会计人员树立不做假账的职业意识,还要使会计人员树立敬岗爱业、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断学习会计技能的职业道德风尚。重视法制建设而不重视道德建设,或重视道德建设而不重视法制建设,都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只有两者并举,才能维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和不断发展。

5.营造良好的会计道德环境

会计道德环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同时又是建立其基础上的会计道德得以确立和巩固的支持或保证。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会计道德必然要求与之相配比的会计道德环境,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方面物质环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物质基础决定着人们的道德状况。充裕的物质、经济的发达、基础的完备、科技的先进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等都是建立和发展会计道德的基础。因而,我国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综台国力,丰富人民物质生活,为我国建立良好的会计道德提供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精神环境是社会精神环境主要由哲学艺术、思想观念、心理意志和风俗习俗等文化要素的构成。建设会计道德精神环境,我们应当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效用观念和竞争观念等等,营造一个尊重人才、开拓进取、崇尚创造、讲究效率的良好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市场经济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