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浪县199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疾病谱变化分析

2010-10-26赵成祥田鸿丰宋延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古浪县疾病谱腮腺炎

赵成祥,田鸿丰,宋延芳

(1.古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古浪 733100;2.古浪县卫生局,甘肃 古浪 733100)

古浪县199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疾病谱变化分析

赵成祥1,田鸿丰2,宋延芳1

(1.古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古浪 733100;2.古浪县卫生局,甘肃 古浪 733100)

对古浪县1996~2008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各种传染病构成比及前五位传染病进行分析,1996~2008年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古浪县;法定传染病;疾病谱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管理,了解我县法定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分析发病原因,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对1996~2008年古浪县法定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古浪县199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疾病谱变化。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

1.3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古浪县疫情资料和历年的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古浪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1.4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996~2008年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

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随时间推移逐年增高趋势,总发病率由1996年的212.45/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 140.48/10万;死亡率由1996年的0.55/10万上升到2008年的 1.02/10 万(见表 1)。

表1 1996~2008年古浪县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2.2 1996~2008年主要传染病发病顺位

13年来前五位传染病疾病谱变化见表2。根据前五位传染病变化情况,全县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肝炎居首位,占发病总数的67.31%;肺结核居第二位,占发病总数的15.79%;痢疾居第三位,占发病总数的8.94%;麻疹居第四位,占发病总数的2.70%;腮腺炎居第五位,占发病总数的1.76%。报告死亡率居前二位的病种为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简称新破)。2.3 1996~2008年主要传染病发病特征

2.3.1 病毒性肝炎 最高发病率为2008年的786.06/10万,最低发病率为2000年的41.89/10万。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人群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年龄分布以10~50岁年龄段为主。构成比: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发病以乙型和甲型肝炎为主。

2.3.2 肺结核 1996~2008年,从总发病率看居第二位,无明显季节性,人群分布以农民为主;年龄分布以20~70岁年龄段为主,发病呈老龄化趋势,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3.3 痢疾 1996~2004年,居古浪县传染病发病率第二位,2005~2006年居第三位,2007年居第四位,2008年不在前五位之内。最高发病率为2004年的80.64/10万,最低发病率为2007年的26.50/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9月。人群分布以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农民为主。主要以细菌性痢疾为主。

2.3.4 麻疹 1996、1997、2001年在我县流行,发病率分别为21.32/10 万、40.56/10 万、31.12/10 万,2005 年为 13.30/10 万,2008年为24.67/10万,说明每3~5年麻疹发生率有一高峰期,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主要与我县对麻疹疫苗免疫工作重视有关。

2.3.5 流行性腮腺炎 最高发病率为2008年的72.87/10万,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在4~7月。人群分布以小学生为主,年龄分布以5~19岁年龄段为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3 讨论

古浪县1996~2002年间传染病发病率一直保持稳定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11.01/10万;2003~2008年间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732.37/10万。居前五位的法定传染病疾病谱主要变化大致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6~1997年2年,肝炎、痢疾、麻疹、肺结核、百日咳;第二阶段1998~2000年3年,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猩红热;第三阶段2001~2006年6年,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水痘;第四阶段2007~2008年2年,肝炎、肺结核、腮腺炎、风疹、痢疾。1996~2008年的13年中,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腮腺炎。

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占绝大部分,乙型肝炎因病程长、难治愈,慢性病人多[1],目前位居全县传染病首位。结核病:自1996年纳入乙类传染病报告后,从1996年的第四位跃居2008年的第二位。究其原因,该病病程长,容易传播,老年人发病多,病人很难坚持全程规范服药。痢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卫生意识逐渐增强,从1996年的第二位降到2008年的前五位之外,发病率逐渐降低。麻疹:1996、1997、2001年在我县流行,经过麻疹疫苗接种和强化接种,麻疹的流行周期发生明显变化,5年后(2005、2008年)又发生疫情,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某地区接种率低,冷链不全,接种技术不符合要求[2]所致。腮腺炎:2007~2008年居第三位,分析原因,腮腺炎疫苗属二类疫苗,人群中免疫力普遍较低造成了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4 建议

针对以上主要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防控工作:(1)加大卫生健康宣传力度,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2)加强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使群众保持身体健康;(3)讲究个人卫生,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4)根据季节特点积极做好各类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5)完善卫生及供水设施,确保最基本的卫生条件,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6)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事故的发生。

[1]叶根花.丽水市莲都区1957~2000年法定传染病疾病变化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350~351.

[2]迮文远,刁连东,徐爱强.计划免疫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R51

B

1671-1246(2010)07-0121-02

猜你喜欢

古浪县疾病谱腮腺炎
古浪县水果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