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尔斯的正义观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2010-10-25

中国经贸 2010年16期
关键词:罗尔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伍 淑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我们时刻从正义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既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又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由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正义观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影响。

关键词:罗尔斯,分配正义原则;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一、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能力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各種社会权利严重缺失,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差的人群。随着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尽管福利制度完善了,但是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欠缺,分配正义的元素在现在的福利制度中还是存在缺位的现象。在分配的过程中,正义的天平总是无形的偏向了强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秩序问题。是一个关涉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秩序的大事。

二、罗尔斯的正义观

通过对正义论的分析,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去总结其正义观。

首先,从社会结构上说,因为分配正义的问题一旦被看作是自由和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公平的合作体系,就应该考虑如何正确的利用分配的正义观去调整好社会结构。弱势群体是区别于强势群体的一个需要社会更多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在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等很多方面的不足和欠缺,需要社会结构的补充,让他们的社会保障可以在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往上提高一个层次。

其次,从制度上说,罗尔斯说过,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我们要保证社会在良好的制度下良性运行,那么就要在制度中充分体现正义,罗尔斯将这些正义表述为几个原则。归结起来就一个基本观点——“所有社会基本善一自由、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这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也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不像现在社会下的福利国家一样的社会制度,而是可以在社会保障的领域里,给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关注,更多的福利,而不是大多的福利都属于公务员,属于政务人员,属于高生活水平的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我们把正义观深入到社会的底层,深入民心。

三、正义论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

从正义论问世到现在,学界对正义的观点众说纷纭,学者们分析正义论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发展,得出了以下观点:

首先,从正义的观点出发,国家有义务以调配的形式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而且,他们有权利要求享受补偿。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国家的真正义务是创造经济条件,使身心没有缺陷的正常人通过劳动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使社会最不利者能够享受社会福利。就目前而言,弱势群体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

再从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两个相对的阵容来看。学者们分析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既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在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后者对前者是负有义务的。因为强势群体之所以处于社会上层,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因为他们优先占有了社会资源,而这种社会资源对所有的社会成员是开放的。因此,强势群体不可避免的负有义务,这正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休漠认为一个无以为生的穷人抢夺食品过剩的富人的面包是正义的原因,也是现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道德基础。其次,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还是一种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工决定了高度协作,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仅是一项道德义务,更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无论弱者还是强者,都只有相互依靠着才能共同发展。因此,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其实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将问题与公平和秩序相联系,保护弱势群体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的问题。管理学上的“木桶理论”为此提供了旁证。就像由长短不齐的木板做成的木桶所能装的水位是由最短的那块决定的一样,社会发展的水平是由最底层的人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方面,如果不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任其过着前景黯淡的日子,会诱发社会动荡,影响稳定,从而阻碍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经济文化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就会直接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只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可谈论民主自由的新时代,也只有共同提高,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向着发展。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并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权利、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城市民工问题,从而促进城市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此外,只有在保护了弱势群体利益的前提下,强势群体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强势群体的利益只有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里才能得到维持,只有在一个发展的社会里才能得到最终发展,所以,保护弱势群体,应该成为社会的理性选择。

猜你喜欢

罗尔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把阳光加入想象
把阳光加入想象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把阳光加入想象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