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2010-10-25卓春印

中国经贸 2010年1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会计事业单位

卓春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就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

国家对会计人员提出的主要职业道德要求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明确规定:(1)热爱本职工作。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的要求。(2)熟悉并遵守相关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此外,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3)事实求是,坚持原则。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4)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也是會计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所以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方面的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只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保证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相关财产的安全完整。

3.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的抵制各种腐败行为。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腐败,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三、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道德意识不强。在现实中,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伙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特别是在现阶段,会计人员如果不听领导的安排或不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可能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平常较为敬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而有些人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了主动配合,并且表现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检查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此外,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冲击,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抬头,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

2.职业道德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由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非强制性,基本上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会计人员的良心来实现的,所以其执行力较差。会计法律规范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而我国现阶段有关会计的法规并不健全,《会计法》和《刑法》等相关法规对会计人员不依法履行会计监督职权,均未认定为违法,弱化了会计监督职能。而且从相关法规对违法会计人员的处罚来看,大多数也还只停留在警告、罚款和停止职业资格上。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太轻,打击力度不够,难以构成有效的惩戒;加之在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会计行为需要法律保护时,法律往往不能给予足够的保护,使得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3.对于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也尚显缺乏。由于我国仍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决定了学校的教育对智育及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会计人员取得从业资格走上财会工作岗位后,一年接受一次集中的后续教育,所授内容绝大多数和专业技术有关,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即使偶尔有该方面的内容,大多也只是走走形式。这种客观上的轻视引起意识领域的淡漠,造成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认知度低,自律能力受到限制。

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1.转变观念,对职业道德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会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入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会计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2.净化会计环境,增强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管。(1)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良好的会计职业形象,不仅需要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努力,更要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2)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这样可以增加从业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的效果、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3)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教育作用,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诚信思想,披露失信违法典型,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3.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职业道德的建设。《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要积极宣传和自觉执行各项政策法规,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徇私情,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新《会计规则》明确了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会计人员只有坚持廉洁自律、公私分明、自我约束,求真务实,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和完整。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立法建设,对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予以严惩。

4.对于不同时期的会计人员,都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工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的会计职业者的道德要求的程序等也有所不同,因而应该从会计专业学历教育开始直至离开会计岗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会计职业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各单位应当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单位岗前培训及岗中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在整个会计工作职业生涯中,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成效如何,最终体现在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必须有具备较高技能的会计人员作保证。因此,会计人员应认真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准则及相关理论知识和会计操作程序。建立起有效的财会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内控机制,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资料的虚假。在实际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及时准确地办理各项会计业务,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不做假帐,及时发现和查纠各种违规违纪以及不规范的行为,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会计事业单位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