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经济实质分析

2010-10-25崔焕珍

中国经贸 2010年16期
关键词:美国综述特征

崔焕珍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当代非关税壁垒的发展,以美国为例,阐述非关税壁垒的特征;并通过案例分析美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最后对其非关税壁垒政策进行综述。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产生发展;措施;特征;美国;案例;综述

一、美国非关税壁垒政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溯源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攻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和手段总和。从历史上看,非关税措施是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市场形成激烈矛盾中产生起来的,并一度在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达到最高峰。期间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筑关税壁垒的同时,还广泛地采取了各种非关税措施以阻止国外商品的流入。下面总结美国非关税壁垒政策产生的多方历史背景:

1.对“夕陽产业”的保护。2002年,美国决定把进口钢铁关税增加到30%,声称目的为了挽救美国钢铁工业。但其他国家认为,美国钢铁工业的衰落不在于外国钢铁企业的进入,其固封自守,停滞不前才是根本原因。

2.对幼稚产业的保护。美国汉密尔顿认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其他国家对其国内该产业的保护措施。所以,非关税壁垒能够抗衡外国的保护政策。美国提出了一份名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美国提倡保护主义政策由此而来。

3.经济萧条时期的对策。1929年-1931年是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设立了进口配额制限制进口量,保护民族工业。受其影响,其他西欧国家也系统的采用进口配额制。

4,维持国际贸易平衡。尤其是当中国与其他国家出现严重的贸易顺差,这些国家就会采取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抵制中国产品。

二、对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特点的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直接限制进口和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包括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包括汇率低估,专断的海关估价,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以及新的未被广泛运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而这些措施,在美国上得到大量体现。

在各类非关税壁垒措施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由早年大量使用关税措施演变成使用敏感性产品事先核准及限制进口制度和技术壁垒等非关税措施。现今美国仍不停通过绿色壁垒包括最严格检测、原材料限制来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通过反倾销、产品质量等起诉打击中国纺织品产业的国际声誉。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壁垒措施制定程序简单,针对性强,而且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非关税壁垒政策没有像关税政策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对于各国情况不一致,就容易对该国实施歧视性贸易。下面通过几个案例分析美国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经济实质以及影响。

三、对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美国农产品配额制

美国《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22款规定,当进口农产品实施了或企图妨碍本国农产品发展的计划,总统有权利采取配额或征收特别费用的措施,以保护本国主要农产品。在紧急情况下,总统不必等待ITC的报告,而直接采取行动。

这条法案实际上赋予了美国实施进口配额制的合法权利,并且暗示了美国科已越过国际贸易委员会而大行其道。

美国是最早自发使用出口限制的国家,早在1957年,美国就迫使日本政府与其达成一个为其5年的“自愿”出口限制协议。协议规定日本将对美国出口的棉纺织品限制在2.35亿平方米之内。可以看到,这种非关税壁垒的实质美国利用其扶植日本的关系从不公正的贸易中攫取大量经济利益。目前,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农产品配额制并非美国对本国农业的统一屏障,而成为了美国限制某些农产品进口而争取其他农业品进口优惠的手段。

案例二,美国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美国凭借其世界先进的技术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壁垒,以破坏环境或危害健康为由,阻止其他国家的大量产品的出口。而对其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输入废弃副产品却似乎视而不见。这样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实际上是美国遏制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的手段。1995年,美国宣布对中国虾类制品实施“自动扣留”,中国输美国的虾类制品大大减少。据中国海关统计,冻龙虾由1995年1203.9万美元减少到1997年56.7万美元,冻鳌虾由23.8万美元减少到2.4万美元。中国渔制业由此蒙受巨大损失。同在上世纪90年代,印度等四国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对某些虾及虾制品禁止进口。四国认为,美国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所制定的609条例按实际是一种非关税性质的贸易数量限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认定美国实施609条款中存在失误。这场案件不仅体现了美国在非关税壁垒制造中的对部分国家的歧视而对自身缺陷的熟视无睹,而且也反映了美国即使作为头号经济强国,也无法随心所欲地制造非关税壁垒破坏正常的国际贸易。

综上所述,可以对美国的非关税壁垒政策有以下总结:体系完整,形式多样并且不断制定新的壁垒,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消极对待非关税壁垒的国际约束机制;善于为非关税壁垒立法,但法律某些方法与世贸组织相悖;非关税壁垒政策的使用效果主要达到的效果:(1)有利于本国部分种类产品的进口优惠;(2)歧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打击其国际市场;(3)不断削弱外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实现“一国独大”是其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美国综述特征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抓特征解方程组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