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期货公司业务战略分化日益加剧

2010-10-20

新广角 2010年10期
关键词:期货市场期货发展

宗 惠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商品期货的总成交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均已发展壮大,连续数年成交量稳步增长。今年4月份股指期货上市,也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强劲发展势头。在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期货公司间的业务战略分化日益加剧。

期货市场的主要矛盾

必须看到,中国的期货市场现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巨大风险管理的需求,与市场本身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相对狭小的矛盾,构成了当今期货市场决定性的主要矛盾。

为什么说它是当今期货市场的主要矛盾呢?从宏观来看,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期货市场提供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下需要中国期货市场在产品的定价权、风险管理的决定权等诸多方面获得相应的地位;而在完善当今的资本市场改革中,也需要中国的期货市场不断提升等等。满足这些需求,现今市场的品种深化、中介机构的服务、证期银合作与协调都需要做长期的努力。期货公司间的业务战略分化

日益加剧

自今年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从期货中介机构这一方面来分析,许多期货公司,尤其是实力较强、盈利较好的期货公司正在寻求突破,它们的变革代表了中国期货经纪业务的方向,这种变化是期货行业的新特征和新现象。从竞争形态来看,就是期货公司间的业务战略分化日益加剧,具体而言就是当前的163家期货公司将按照战略定位的不同分成几类。

第一类是综合型期货公司。这类期货公司的特点是各种业务平衡发展,不过于偏重某一业务。既重视商品期货业务,也重视金融期货业务。既重视传统的经纪业务,也重视投资咨询、CTA和境外期货代理等新业务的发展。既重视总部当地业务的开发,也重视全国各地业务的开发。这类期货公司往往是既具有传统商品期货业务积累,又有券商等大股东鼎力支持的期货公司。既要有经营商品期货的相关经验,又要有相应的资金实力进行新业务探索和开发。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广发期货和华泰长城(前长城伟业)。

以广发期货为例,从2003年开始,广发期货连续六年被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评为前20强优秀会员,其中其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2009年排名进入前五名,从而奠定了公司在商品期货业务上的基础。而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广发期货的金融期货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在母公司广发证券的支持下,公司代理的股指期货成交量始终排在前5名,市场份额在4%左右。此外,广发期货在投资咨询、CTA和境外期货代理等新业务方面也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第二类是专业型期货公司,在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中选择其中的一项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这类期货公司主要是根据控股股东的经营背景来选择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控股股东属于某一商品期货的生产企业或者消费企业,往往依托控股股东的资源,摸透商品产业链,以相应的商品期货作为业务重点。如果是券商控股而且商品期货底子较弱的期货公司,将依靠控股股东掌握的客户资源,以金融期货作为业务的重点。在海外,曼氏金融被认为是专业型期货公司的成功典范。该公司就是依靠母公司曼氏集团在农产品生产运输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发展起来的。具体到国内,主要以金瑞期货、中粮期货和国泰君安为代表。其中金瑞期货因为控股股东是铜冶炼年收入近千亿的江西铜业集团,因此以有色金属尤其以铜作为公司的业务重点。长期以来,金瑞期货在铜期货上的持仓都排在前一、二位,持仓占比接近整个市场的8%。中粮期货因为控股股东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中粮集团,因此以农产品尤其以豆类期货为主。在持仓方面,中粮期货的持仓也基本排在前三位,尤其是在空头套保持仓方面,在多个农产品中排名第一。国泰君安是近年来国泰君安证券为应对股指期货的推出而收购成立的,由于商品底子较弱,除了去年刚推出的钢材期货之外,他们的业务重点基本在股指期货上面。自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国泰君安期货的成交和持仓基本都排在第一位,足以显示公司对金融期货业务方面的重视。

第三类是区域型期货公司,定位于发展成为区域的龙头。这类期货公司通常为中小型期货公司,不追求全国期货市场的龙头地位,主要集中优势发展当地的期货业务。典型的代表为成都的倍特期货和厦门的瑞达期货。成都倍特作为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业务定位在西南地区,多年来其成交额在西部十二省区同行业中排名第一。成都倍特目前共有8家营业部,其中四川地区(含重庆)营业部有3家,占比接近37.5%。瑞达期货的业务重点则在福建省,其中福建省内拥有七家营业部,约占全部营业部的40%。近几年来瑞达期货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期货成交金额最大、盈利水平最高的期货公司。

第四类是将创新业务作为业务发展重点的期货公司。随着投资咨询、CTA和境外期货代理业务的逐步开放,期货公司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届时期货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自己的业务模式。一些既无法在商品期货上取得优势,也无法在金融期货上取得优势的期货公司必将在新业务上努力打造自己的优势,以寻找新的突破。

“大头、细腰”

另一方面,与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不相称的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明显滞后。许多期货公司的利润增长与注册资本金的增长、与客户保证金的增长、与成交量的增长明显不成比例,甚至还有不少期货公司出现了亏损。按照木桶理论,期货经纪行业已成为期货市场各组成部分的“短板”和弱势群体。有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期货公司的利润总额,还不及一个中等规模的证券公司的利润。我国期货市场的这种状况,被监管部门的有识之士戏称为“大头、细腰”。

国务院早在2004年就已明确提出:“把证券、期货公司建设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期货公司是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最具推动力的基础性市场主体,是期货市场的“发动机”,是市场开发的第一责任人,是市场管理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加大对期货公司发展的支持力度,促使期货公司“细腰变壮腰”,实现期货市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与之相对应的,是期货行业人才的匮乏。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不久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学院2010年度期货分析师提高班开学典礼上表示:当前期货业发展仍面临人才瓶颈,与市场服务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0年6月,我国期货从业人员3.1万多人,从事投资咨询和研究分析岗位的人员只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7.61%,也就是说,全国专门的期货分析师不到3000人,数量严重不足,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与投资者和现货企业市场参与需求也有距离。因此突破人才瓶颈对行业发展的束缚,加快引进和培养更多更好的期货分析师,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期货市场期货发展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区域发展篇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展研究
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破解期货市场发展困境的思考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