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日外来语借用方式比较

2010-10-10崔成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外来语原词外来词

崔成子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 150001)

汉日外来语借用方式比较

崔成子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 150001)

中日两国语言中都存在着外来语。汉日外来语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就日汉外来语进行比较,发现两点不同:汉日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汉语外来语倾向于意译,日语外来语则使用音译;在汉日外来语的本土化 (即汉化和日化)上存在着不同。

汉日外来语;音译;意译;汉化;日化

一、汉日外来语定义比较

(一)汉语外来语定义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对汉语中的外来词下了如下定义:“外来词是指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1]

(二)日语外来语定义

日语中的外来语是指“从别的语言中吸收过来,和本国语一样使用。”[2]汉语词汇大多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引进的,从惯用的角度看,不包括在外来语中。日语外来语主要指从欧美各国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其中大部分是英美语系的词语。

本文将汉日外来语借用方式的比较范围缩小在从欧美语系的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

二、汉日外来语吸收方式比较

(一)汉语外来语吸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3]144-147。

1.音译

雷达 (radar) 的士 (taxi)

比基尼(bikini) 奥林匹克(Olympic)

2.音兼意译

这是一种较为巧妙的翻译方式,它尽量从音、意两方面兼顾两种语言的特点。此类词多为商品的品牌名,例如化妆品名多由雅、丝、兰、黛、莲、雪等组合而成,让人自然联想到女性所追求的娇美。

奔驰 (Benz) 舒肤佳 (Safeguard) 雪碧 (Sprite)

3.完全意译

超级市场 (super market) 蜜月 (honeymoon) 软着陆(softlanding)

4.音译附加汉语词尾

吉普车 (jeep) 卡片 (card)

5.半音半译

冰激凌(ice cream) 爱克斯光(X-ray)

(二)日语吸收外来语的方式

日语在吸收外来语的过程中采用音译的方式,模仿原词的发音,尽量忠实地按日语音节结构用片假名符号表示出来,这种方法是世界各种语言体系引进外来语的常用方法[4]2。

1.单纯词从外国语言中吸收的可以单独表达某种事物或概念的独立词。

2.复合词:日语外来语中有如下几种复合词的类型。

(4)英文缩写加汉字

PTA会議 (家长、教师联合会议) OL生活 (白领生活)

(5)短语直接加入[6]

三、外来语在汉化、日化过程中发生的语音变化比较

外来语要想在汉日语中立足就必须在语音形式、词汇形式和语法上适应汉语和日语的要求。汉、日语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同英语的差别很大,这不仅表现在音位系统上,还表现在音位的组合上。外来语的汉、日化表现在语音上主要是:音位、音节结构、语音长度上[3]153-154

(一)以相似音位对译

1.汉语:

2.日语[4]3:

英语中的辅音 /l/,因为在日语里没有相对应的 /l/,转化为外来语时,就全变为 /r/音。例如,

这样一来,在外语的原词中,即使是不同的发音,变成日语的外来语后,有许多词都变成了同样的发音。

(二 )增加元音

1.汉语[3]154

(1)Shock休克 (2)combine康拜因

英语中许多词语以辅音结尾,而汉语则是以元音结尾,因此许多词语在进入汉语时加上一个元音。

2.日语[4]3:

日本的音节构造是十分简单的。由单独元音、辅音元音、特殊音节 (如促音及拨音)构成。但英语的音节构造却相当复杂,以元音为中心,在其前后可以加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辅音。因此,外来语进入日语时,都要在单独的辅音后面添加元音。

(三)大幅度缩略原词词形

1.汉语[3]154

(1)英语中存在许多多音节词,他们想要在汉语中“活命”就必须“瘦身”,否则难以流传下去。如:

Democracy德谟克拉西→民主 ultimate哀地美敦书→最后通牒

President 伯里玺天德→总统 esperanto爱思不难读→世界语

2.日语[4]2:

(1)原词太长,不容易发音或者特殊音节连读,或根据语言表达追求经济性的一般特征而删掉。

(2)省略原词的语法性词尾。

四、结束语

如上所述,外来语在进入日语和汉语的过程中,翻译方法、语音形式、语法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和日化的过程。由于日语和汉语的语音体系截然不同,在吸收外来语的方式上出现了异同。日语主要使用音译的方式吸收外来语,而汉语则使用音译、音兼意译、完全意译等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日语言文字类型不同。日语是一种表音文字,当前世界上各种语言使用的文字绝大部分都是表音文字,这种文字由于书写符号少 (仅 26个字母),因此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很容易相互借用。外来词进入日语后,它可以根据需要在外来词前后加词缀,用日语的构词法对其进行加工,构成新词。这种方法给日语词汇宝库增加了数以万计的外来词。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是当今世上唯一在使用的一种形声文字表意文字。由于表意文字的符号记录的是语言的词与词素,因此符号数量大且繁杂,其灵活性和可塑性远不及表音文字。因此,汉语也就无法向同类“家”借词。现代汉语中数量不多的外来词基本上都来自其他语言的表音文字,而以字母字形为主体的表音文字又很难与表意文字融合,只好用意译的办法将其汉化。

[1]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

[2]皮细庚.日语概说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2.

[3]陈光磊.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 [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中日外来语的比较研究——中日外来语导入中的文化差异[EB/OL].www.51lunwen.com.

[5]徐萍飞,夏菊芬,陈梦然.现代日本语学研究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8.

[6]刘震宇,刘剑.分类译注日语外来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54.

(责任编辑:刘东旭)

H363.5

A

1001-7836(2010)11-0140-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11.056

2010-09-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向资金项目资助 (HEUCF101205)

崔成子 (1970-),女 (朝鲜族),辽宁本溪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日语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来语原词外来词
原来它们是“外来语”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从中韩外来语发展看全球化时代外来语对文化的影响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三姐妹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当成语中的“心”变成“薪”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浅析英语外来语的规范使用
也谈“诈马宴”——兼议汉语中外来语译名词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