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岗:负重拼搏图发展 筑巢引凤谋腾飞

2010-09-28王进江图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办

当代贵州 2010年24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工业建设

■ 文/王进江图/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办

红花岗:负重拼搏图发展 筑巢引凤谋腾飞

■ 文/王进江图/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办

红花岗区委、区政府秉承“坚持工业强区,加快园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和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把红花岗区打造成黔北地区重要的新材料加工基地。

红花岗区作为黔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曾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并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扩容的必然要求与原有的工业产业布局产生了矛盾;同时,由于原有的工业支柱产业,绝大部分属于以高能耗和资源消耗型为主的冶金产业,城市环境与工业发展产生了矛盾,原有传统重工业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换代,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此外,由于工业支柱产业单一,在国家产业调整政策下,工业经济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逐步萎缩,工业带动一、三产业提速发展的作用日渐缺失。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破解矛盾,但如果没有科学的理念,干劲越大,就离目标越远。面对这一严峻的态势,为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推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红花岗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立足区情实际,研究提出了用“坚持工业强区,加快园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撕开了工业发展板结的冻土。从此,红花岗区人便走上了一条漫长而曲折、充满改革阵痛的工业改革发展之路。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强烈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和争先意识,满怀忧患重工业、满怀信心谋工业、满怀激情抓工业、满怀执著兴工业,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资金,苦干加实干、快干加大干,数年如一日负重前行、埋头苦干,不断加大投入,突出抓好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和工业企业招商引资,筑巢引凤谋腾飞,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绽放喷薄的时刻。

遵义市(广东)工业园启动仪式暨和平大道开工典礼。

思路理清了,中心工作突出了,红花岗区的工业改革和发展局面为之一振。通过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领导和服务,在每个规划建设的园区内设立指挥部,并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入,坚持每年由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全力做好工业园区“七通一平”配套建设,近四年来,全区共投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10亿元。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南部新城,红花岗区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园,百花药业、廖元和堂等一批知名制药企业相继入驻生产;在东南部,红花岗区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坪桥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但两个总面积加起来不过5个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还远远不能满足红花岗工业布局未来的发展需求。

2009年,红花岗区召开区委二届三次党代会,围绕遵义市委市政府产业布局调整,提出“要大力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并喊出了要“全面推进工业经济的重新崛起”的呼声。为了给需要搬迁的城区六大企业搭建发展的平台;为了给城市建设和三产发展腾出空间;为了更好地整合工业资源,推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道路;为了满足未来红花岗区工业经济大发展所需的广阔空间,红花岗区投资1.3亿元建成通车了长11.3公里、宽12米的忠深工业大道,为打造15平方公里工业集聚区奠定了坚实基础;长6.36公里、宽40米、投资5.28亿元的湘江大道开工建设,为工业集聚区与城市新区之间搭建了畅通的道路,实现内外交通相互融通,用交通引领经济,为加快优势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红花岗区还注重在加快六大企业搬迁入园的过程中,引导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做大企业、做优企业、做强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截至目前,遵义钛厂新址选址确定,新增1万吨海绵钛项目场址拆迁工作完成。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搬迁技改项目获准列为2010年度省级重点预备项目,新址测绘及控规、详规编制完成。遵义电厂全面关停,原址详规编制完成。忠庄水泥厂原厂全面停产,新厂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面投产。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技改资金约35亿元。

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一景。

栽得碧梧引凤凰,经过全区上下数年的艰辛努力,大投入、大规划建设的工业集聚区带来的“磁场效应”开始逐渐激发红花岗区工业经济重新焕发蓬勃生机。在“十二五”期间,红花岗区将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大力发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贵州精神”,按照“增比、进位、突破”和“六个率先”新要求,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投资拉动战略,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培育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和“六大企业”搬迁三大重点,大力实施工业经济“2710”战略,围绕忠深工业大道、S205省道两条交通主干线,建设湘江工业园区、忠庄高新技术产业园、坪桥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银屏山粮油食品加工物流园、深溪建材工业集聚区、深溪家装与轻工产业集聚区、长沟工业集聚区七个园区,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医药、食品、精密铸造、冶金加工、包装印刷、家装等十大优势特色支柱产业,构建以新材料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和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把红花岗区打造成黔北地区重要的新材料加工基地。(作者系遵义市红花岗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工业建设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